第 547 章(1 / 1)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反之论,方才还暗暗为他抱屈的诸将此时都暗叹道:“原来侯太守是真的谋反,大司马并未冤枉了他。只是大司马在千里之外,如何能知道得如此清楚?”

想到这儿,众人心里不免都存了些畏惧之心。

赵熹亲自率众前去围剿,皮理势单力薄,眼见不能抵挡,便向新任太守乞降。西陵尉吕完喜道:“待皮理归降,详加训问,便可将侯登同党一网打尽。”

没想到赵熹严厉地道:“背主反贼,不可姑息,杀!”

一声令下,将皮理乱箭射死。

随同来的亲信十分不解,偷偷问道:“侯登在江夏经营多年,党羽众多,若是准皮理归降,不正可揪出其同党,将他们一网打尽么?太守必要致其于死地,是什么道理?”

赵熹道:“你没见杀皮理时诸将有多么奋勇?我看很多人都不想他活着。若是允其归降,人人心中不安,难免狗急跳墙,这西陵城就要大乱了,我等初来乍到,没有根基,到时别说是平乱,就连自己的性命都未必保得住。”

赵熹非常清楚,虽然眼下他貌似掌握了局势,但是西陵城里依旧危机重重,一个不小心他便会粉身碎骨。

在敌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想要投降保全身家是很合理的选择,城中这么多将领,谁敢说从来没想过要投降?

侯登之事,必定会有同党,但是赵熹不想深究,也不敢深究,有的事就是这样,要学会装糊涂,不能较真,如果非要揭开盖子看,很容易引火烧身。

如今他要做的是迅速安定人心,稳定西陵的局势,最重要的是要让众人看到胜利的希望,尤其是那些墙头草,只要对取胜有了信心,肯定会重新倒回他的这一边。

赵熹宣布,侯登谋反之事已处置完毕,首恶侯登、从犯皮理都已伏诛,除此二人之外,诸将都是大汉的忠臣,都有重赏。

第二天他便大开府库,奖赏三军将士,从官员到士卒人人有份,将侯登这么多年的积蓄送出去大半,全城齐声称颂,好像过节似的,原本颓唐的气氛一扫而空,军队的精气神为之一变。

赵熹觉得,应该出城打一仗了。

450.背约小贼

在沙羡的越骑将军刘宏通过强征的方式,将自己的军队扩充到了两万,其中水军多达一万人,江夏一郡的渔民几乎被他搜罗殆尽。

沙羡在大江东岸,突出在西陵上游几十里处,此时正面对马援军的攻击。

刘宏在江上、陆上与马援军大战,战况极为激烈,在沙羡的下游,孙易和张允的军队正在围攻西陵。在两城之间几十里的江面上,有沙羡和西陵的水军,也有马援和张允的水军,两城之间的联络很不稳定,有时船能过去,有时船过不去,航道随时可能被完全切断。

沙羡的压力越来越大,刘宏要顶不住了,不时派使者过来,要求侯登打通两城间的航道,派兵支援。侯登因被孙易、张允围攻,自身难保,不敢逆流用兵,何况他一直有心保存实力,并没有下定决心与敌军死磕。

赵熹代替侯登主持西陵防务之后,便欲用兵于江上,打通两城水上通道。但是他知道,自己在西陵地位不稳,将领中的投降情绪仍然很浓。如果这一战打输了,他刚建立起来的权威就会丧失殆尽,西陵很可能会崩盘,如果西陵不守,位于上游的沙羡绝不能独存。

赵熹是个谨慎的人,他一边向刘宏送信,表示近期就要出兵,让他一定要坚持住,一边派人出去,四处打探江上的消息。

这一天,斥侯来报,说是城外的水军好像有异动,有船队往上游去了,江上船只少了许多。

赵熹立即觉得机会来了。

毫无疑问,敌军是想集中兵力先拿下沙羡,沙羡陷落,西陵也将难以保全。

此时西陵城外的军力一定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

赵熹召集众将,商议进兵,几乎遭到了全体反对。他们共同的理由是:“敌军势大,不能力敌,当固守城池,等待大司马援军抵达,再行进兵。”

也不知道是赵熹忽悠得比较成功,使这些人真的相信吴汉大军将至,还是他们胆小不敢出战。

赵熹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他说道:“敌军千里来此,粮草转运,全赖水路,我军若能掌控水道,断其粮道,则敌军不战自乱。今日东风甚劲,可抵逆流之弊,正应出战。”

他说到了此战的关键,江夏军陆战是不行的,几乎是出不去城门,但水战能力相当强劲。西陵有八千能征善战的水军,在之前的战斗中也占据了优势。

敌军虽是乘船而来,但船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作为运输工具,在江面上的作战能力有所欠缺。

赵熹下决心从水上着手破局,强令出战。

对于西陵城的防卫,赵熹下了大功夫,以他从庐江带来的亲信领兵两千,新提拔的西陵尉吕完领兵两千,两人共同守城。否则在目前的状况下,他前脚出战,城内的不安定分子后脚就可能把城献了。

赵熹尽起八千水军,出了西陵,进入大江之中。

正如赵熹所料,此时张允已率水军西进,与马援共击沙羡,西陵城外只有孙易驻守,水军只有三千人。为了弥补水军军力不足,孙易将水军靠近北岸布置,并在岸边广设强弩,在平坦之处,安装有连环霹雳车数十,想要水陆配合,抵挡西陵水军。

应该说他这个布置算是比较周到的了。

双方甫一接战便十分激烈,孙易军船上、岸上强弩连发,威力十足,江夏水军也以强弩还击,双方各有伤亡。

等到逼得近了,忽然岸上霹雳声响,硕大的石块从天而降,落在水中,浪花飞溅,转眼之间,有几艘船被砸中,沉入水底。

江夏水军畏惧,不敢前进。赵熹亲自督军,他的旗舰冒着巨石向前冲去,石块不时落在船的两侧,浪头来回涌动,士卒们几乎不能站立,全都伏在船上。

忽然一块石头砸在船的左舷之处,船身倾侧,士兵纷纷落水,眼看船就要翻了。后面的众人见了,都大声惊呼。

等到浪头止歇,再看那艘旗舰,竟然神奇地稳住了。虽然船身有些残破,但还是顽强地留在水面上,湿淋淋的大旗虽然没有展开,但还是竖在那儿。而他们的太守赵熹,全身盔甲,笔直地矗立在船头,远远望去,颇有些英雄气概。

这副画面给了全军以极大的震撼,太守冲在第一线,与他们共生死,让全军鼓起了莫大的勇气。江夏水军大声呼喊着,冒着矢石向前猛冲,一时杀声震天。

孙易的情景很有些不妙,连环霹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