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7 章(1 / 1)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他差我送来这个。”

邓禹双手将手上的衣袍展开,轻轻地披在欧阳歙的身上。

欧阳歙用手摸着衣服,垂头看去,见上面花纹繁复,做工精细,细观之下,忽地大惊道:“这是,这是。。。”

邓禹跪坐于地,说道:“这是陛下的龙袍,他担心你在狱中受寒,特地脱下身上的衣服,让我带给你。”

“陛下,陛下的衣服。”欧阳歙脸上的皱纹忽地挤在一处,泪水瞬间填满了那些沟壑,他伏地大哭,泣不成声。

当年他初见刘秀,刘秀便解衣为他御寒,让他又是感动又是欣慰,还有一种被上位者欣赏的荣耀。如今陛下又送来衣袍,这一份厚恩真让臣子难以消受。

陛下真是重情之人,即便他身陷囹圄,还念着旧情,记着君臣相遇的那段缘分,而他自己,却辜负了陛下的信任,让陛下陷入为难的境地。

欧阳歙又是感动又是惭愧,半晌抬不起头来。

邓禹扶起他,说道:“陛下记着欧阳公的功劳,让我好生安慰欧阳公,并允你上书自辨,陛下还说,欧阳公的上书他必会用心去看,让你一定要说出心里的话。”

又一个人走上前来,将笔墨和一幅白绢放在他的面前,那人低声道:“欧阳公,您是饱学之士,有如椽大笔,可要好生自辩,务求陛下宽恕。”

欧阳歙听了这声音,突然抬起头,红肿的眼睛里射出异样的光来,他嘶哑着嗓子道:“卫宏,你,你来此作甚?”

“下吏奉陛下旨意,随大司徒前来,看,望,欧阳公。”

他说得很慢,一字一顿,好像是在斟酌着用词。

欧阳歙没再说话,只低垂着头。此时他白发苍苍的头发披散着,零乱地盖在额头上和脸上,让人看不出他的表情。

卫宏的声音忽远忽近,仿佛飘在空中,“朝中诸位大臣让我代他们向欧阳公致意,请您千万要保重身体,朝廷不能没有欧阳公,尚书不能没有欧阳公,欧阳公身系天下之厚望,儒生们都看着欧阳公,请您一定要多多保重。”

欧阳歙还是不抬头,一言不发。此时的他恨不得搂起地上的稻草,将自己的身体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此时他宁愿自己死了,也不愿见眼前这张脸,听耳边的这个声音。

他曾数次与卫宏辩经,依靠着广博的学识和极高的名望,当然还有远超对手的老资格,欧阳歙次次占据上风。卫宏设古尚书博士的提议在他的一力打压下,一直不能通过。

欧阳歙所传今尚书是当世显学,弟子遍天下,而卫宏所主张的古尚书还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可。在欧阳歙看来,卫宏就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一个不自量力的跳梁小丑。在他这名满天下的大儒面前强辞夺理,出丑露乖。

只要有他欧阳歙在,卫宏想要成为古尚书博士绝无可能。他只要动一动小指头,便能将其压倒、碾碎。他将以自己巨大的影响力,让古尚书永不得翻身。

可是此时,他犯下重罪,狼狈万分,像狗一样蜷缩在阴暗的牢房之中,等待皇帝的一丝垂怜。而卫宏竟光鲜地站在他的面前,欣赏他的落魄和丑态,对欧阳歙来说,这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耻辱。

入狱之后第一次,欧阳歙有了自杀的念头,他简直后悔没有在卫宏到来之前就死掉,以避免眼前的这一番羞辱。

伴随着羞耻感而来的,是痛苦和绝望,陛下明知他与卫宏誓不两立,为何还要派他前来?郎官那么多,随便让谁来不行,为什么偏偏是卫宏?陛下是故意让他受这场羞辱吗?

欧阳歙低头看着身上的衣袍。方才他还觉得是陛下念着旧情,借衣服来表达对他的关切,如今这件皇帝穿过的衣袍有了另一层含义,陛下也在羞辱他!

刘秀是在提醒他,他对欧阳歙有解衣之恩,将其倚为重臣,可是欧阳歙都干了些什么?

刘秀仿佛指着鼻子对着他骂道:“你对得起我刘秀吗?你配得上朕对你如此器重吗?你有脸穿朕的这件衣服吗?”

欧阳歙心中怦怦乱跳,他感觉自己触摸到了真相:陛下是要他死啊!

376.羞杀欧阳

愤怒从欧阳歙的心底升腾起来,憋得他脸色通红,他真想跳起脚来大骂。

他欧阳歙以举郡之兵响应刘秀,随刘秀难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大汉江山,他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付出了多少心血。如今刘秀做了皇帝,就为了这区区的钱财,竟然想要他的命!

自古帝王最无情。

欧阳歙突然泄了气,只觉得万念俱灰,对于卫宏的话再也听不进去,自始至终没有抬头看他一眼。

这时他听到邓禹说道:“欧阳公,您的家人幼子陛下都命人照看着,他们都好好的,欧阳公不必挂念。”

若是方才,欧阳歙必定理解为陛下为了让他在狱中安心,代他照看家人,他必定又会感激万分。可是此时欧阳歙知道了,这是陛下借邓禹的口向他说:“你安心地去死吧,朕不会为难你的家人。”

这是帝王的承诺,他若不按这安排去死,他的家人会怎么样?欧阳歙想着想着,不禁打了个寒战。

他勉强说道:“谢陛下恩典,请陛下放心,罪臣就是死了,也会在九泉之下感念陛下的大恩大德。”

邓禹满意地直起了身子,他完成了皇帝的旨意,得到了想得到的答案,那就是欧阳歙赴死的承诺。

这时却有一个声音大叫道:“夫子,您不会死!陛下就要赦免夫子,让我等仍有良师可求教,让尚书仍可传于后世!”

欧阳歙吃惊地抬头望去,只从牢房的铁栅间隙看到一个闪亮的光头,在黑夜中白得耀眼。

邓禹笑道:“欧阳公,今日一早,太学生千余人去宫门之外,向陛下求情哀告,请陛下下旨宽赦夫子,他们从早至晚守阙宫门,甚为辛苦,为首的便是这褚生。褚生,还不进来拜见夫子”

褚生便钻进牢门,伏地拜倒,欢喜道:“夫子,您不记得我啦?我是褚生,今日与诸位同窗为夫子守阙,因此陛下才命大司徒来看望夫子。”

守阙?千余人?

欧阳歙只觉脑中嗡嗡作响,浑身止不住微微颤抖,他伸出右手,指向面前那个闪亮的光头,说道:“你,你是褚生,褚生,畜生!”

褚生道:“夫子,您想起来啦?我就是褚生,我只听您讲过一次学,我的尚书都是您的弟子所传,但是我见过您好几次,只是远远地看见,就被夫子的风采折服。能从夫子学尚书,是学生莫大的荣幸。听闻夫子被执,下了诏狱,学生焦急万分,夫子乃一代学宗,怎么能以罪加于夫子之身?学生与诸位同窗去未央宫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