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难道皇帝真的喝了刘秀这碗迷魂汤,休兵罢战,任大汉东西分裂?
“朕欲听从刘秀之言,让百姓休养生息,不过有三个条件。”
皇帝稍停了停,又说道:“其一,为解黎民之苦,朕欲请刘秀免关东之赋税,和朕一样,免两年之后,再恢复大汉旧制,三十税一;其二,今年天下有旱灾、蝗灾,眼看又是个欠收之年,因屯田之利,关西仓廪充实,尚无缺粮之忧,但关东人多,百姓乏食,饿殍遍地,朕怜百姓之苦,不忍见其惨状,欲请刘秀开关塞,使关东无粮之民,皆可入关求食,朕将大开官仓,赈济百姓,绝不使百姓饿死一人;其三,刘秀欲以函谷关为界,分东西二汉,如今洛阳在朕之治下,为将士血战所得,若是白白给了刘秀,将士们焉能答应?若是刘秀以邯郸来换,朕可以考虑,洛阳为天下之中,城大而坚,更胜邯郸,朕为了天下百姓,不与他计较,宁可吃了这点亏。卿等看如何?”
郑深道:“刘秀提议要息干戈,分东西而治。陛下若是答应,则中其缓兵之计,陛下若是不应,刘秀便可说陛下穷兵黩武,不恤百姓,将天下纷争的罪名,加在陛下身上。陛下提出三个条件,条条在理,刘秀若是答应,则失其民,失河北,无以争天下,若不答应,则将承担兵戈不息的罪名,陛下此举,实在是高妙。”
郑深这话,正说在了要害之处。
刘秀明知道刘钰不会答应息兵,为什么还要写信来说这些废话?
他不过是在打舆论战。
刘秀是想告诉天下百姓,他们得不到和平,一直在遭罪,其罪不在他刘秀,而在长安建世帝。他想让天下人看看,他刘秀都不想打了,刘钰却不肯善罢干休,非要动刀动枪,害得天下不宁,黎民受苦。
说到底,这是刘秀在甩锅,自己占据道德至高点,把屎盆子硬扣在刘钰头上。
刘钰虽然名字叫盆子,可不想接这盆臭狗屎。他的应对就是把锅再甩回去,刘秀制造的这盆屎还是让他自己消化吧!
朝堂上众臣齐齐拜下,都说道:“陛下英明!”
刘秀收到刘钰的回信,却不敢拿到朝堂上讨论,只是与他的几个重臣私下商议。
刘秀将刘钰的信向案上一丢,说道:“刘钰小儿只会胡说八道,如此奸滑,实在可恨!”
邓禹道:“放牛小子真是牙尖嘴利,明知道这三件事一件也不可行,却非要提出来为难陛下。”
369.河南大案
刘钰提出的三个条件条条要命,哪一个实行了都会要了刘秀的命。
第一条免赋税。
关东一直实行的是十税一,按理说已经不重了,可关西却是三十税一,而且还有两年免税。相比较而言,刘秀的十税一简直可以说是苛政了,这也是关东流民一直向西跑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秀本就缺粮,要是再免税,邯郸朝廷就要破产了。
可是刘钰提出来了,刘秀要是不答应,关东的百姓会怎么想?必定会心中不平衡,一样的大汉子民,人家都能免税,你刘秀为什么不免?是不想让大家过好日子吗?
第二条开关塞。
建武五年又是个灾年,旱灾、蝗灾,这是从王莽时期就开始的天灾,好不容易消停了几年,今天又赶上了。关东百姓已经开始挨饿,甚至饿死了不少人。刘钰说要大开官仓赈灾,长安有粮食吃,只要跑到建世汉就能活命。可是刘秀为了控制人口外流,就是不开关。
那个年代,人口就是财富,人口就是实力,人口多就是关东对于关西的最大优势。他刘秀敢开关,百姓就敢往关西跑,人都跑光了,谁还替他卖命?
如今刘钰说要赈灾,要给百姓粮食吃,妥妥的仁德之举。可刘秀非要拦着,不给大家活路,那他就是恶人暴君无疑了。
第三条洛阳换邯郸。
洛阳这几年一直在打仗,人口外流,经济很差,几乎都要被军事化了。在刘茂封闭伊洛盆地之后,才开始有了点起色,但比起安定了几年的邯郸还是大大不如。
洛阳是比邯郸更大,地理位置更好,比邯郸更有作为帝都的潜力。可是刘秀的根在河北,在幽冀二州,这是他的基本盘。要是让刘钰进入河北,幽州冀州都可能一朝反水,刘秀就成了光杆司令,连争天下的资本都没有了,占了洛阳又有什么用呢?
后世打过三国志系列游戏的人都知道,要先占一个角落城市,有稳定的后方基地,再向外慢慢发展。可是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四战之地,意味着四处都是敌人,比起稳定的幽冀之地,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刘秀要打舆论战,将刘钰一军,没料到刘钰一个反将,把他给难住了。
人家刘钰答应了分治,提出的条件也都是为了百姓着想,条条有理,现在刘秀怎么办?免税、开关、换城,这事儿到底办不办?
这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刘秀问邓禹道:“事已到此,如之奈何?”
邓禹说了两个字:“不理!”
还能怎么办?就当没说过,不再提这茬,装傻。
可是刘钰有汉情局,这两封信自然又会通过不知什么渠道流传出去,让天下百姓看一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仁德之主。
不仅如此,刘钰又光明正大地向天下人下了一道诏书,大汉建世皇帝允诺,各郡从归入长安朝廷治下的时候算起,全都免税两年,关东也是一样。
当时的通讯条件实在是差劲,传播渠道有限,只能靠发传单、众口相传这样的方式,若是像后世人手一部手机,全国几百万个基站,恐怕关东百姓立刻就得集体造反,投奔长安大灯塔。
刘秀对着他的重臣们说道:“放牛皇帝虽然得位不正,但他确实是个人才,他所施行的屯田之策,确是积累粮草的妙法,朕效关西之法,今春开始屯田,今年虽有天灾,亦有所收获,朕将在各郡置屯田官,在明年扩大屯田范围,招蓦流民,使其耕作荒田,积蓄国力,为长久之计。”
刘秀也算是好学的典范了,他本来就是个好庄稼把式,当年在南阳作农民时,种田种得有声有色,如今要搞屯田,相当于重干老本行。
关西的屯田搞了好几年,套路都已经成熟了,关东屯田却是从今年春天才开始在河内郡试点施行,没想到赶上了灾年,所得不算多,可也不算少。
关东普遍缺粮,但是从局部来说,河内粮食还是很充足的,如今与洛阳的对抗,全用的是河内的军粮,冯异和岑彭向南进兵,也靠河内供应军粮。
只要前线能顶住长安方面两年时间,等到全国的屯田大规模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