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打下来的,南阳的豪强大都追随更始帝,对于刘秀的创业贡献有限。
但刘秀依然想扶持南阳派,他让邓禹为方面大将,分给他一半的精兵,让他进兵长安,可惜邓禹连长安的门都摸着,就被打了回来,灰溜溜地退兵邯郸。
你们自己不争气,又怪得了谁?
在刘秀看来,邓奉要求处置吴汉,是逼他在南阳派和河北派之间作出选择,这是一个想都不用想的选择题,邓奉太不自量力了!
刘秀感觉再一次遭遇了南阳豪强的背叛。
这一次后果很严重,在他要西进与建世帝争雄的紧要关头,南阳的反水不只是丢掉了一个郡,而是使他和长安汉的力量对比失去了平衡。丢掉洛阳,本就使他处于下风,丢掉南阳,更使刘秀丢了里子又丢了面子。
南阳是帝乡,也是许多高官的家乡。拿不下南阳,对于刘秀和整个建武汉来说是一种耻辱。
刘秀不想再用河北人马去平定南阳,那样会给人一种两派大战的印象,加剧朝中两派的矛盾。就如同用河北的耿弇去平定同为河北派的彭宠一样,刘秀派出南阳人岑彭,去对付南阳的邓奉。
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邓奉竟然如此强悍,名将岑彭也在他手里吃了憋。要是算上上次吴汉的大败,邓奉已将刘秀手下南阳和河北的大将都打了个遍!
难道真的要他这个皇帝亲征才行吗?
刘秀动起了亲征的心思,但是南阳与河北距离遥远,建世汉又在西面虎视眈眈,刘秀不敢离开,至少不敢离开太远。
更重要的是,洛阳横亘在河内和南阳中间,若要南下,需从洛阳以东绕行,而且要随时防备洛阳方面的进攻。作为一个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城来说,洛阳的体量太大,有建世汉河间王驻守,对周边的威胁太大。
刘秀想起洛阳就头疼,从前他的领地到处是敌人,没有力量攻占洛阳,如今周边敌军已被他清扫干净,能全力以赴向洛阳进兵。可是建世汉也同样获得了安定,可以全力以赴支援洛阳,洛阳若是开战,必定会打成一场大战,说不定成为两大势力集团的总决战。
要不要现在决战,刘秀没有拿定主意,他刚刚平定周边,需要消化新占领的地盘,巩固统治。另外,还有一个要命的问题:缺粮。
关东一直在打,老百姓连安定种地的机会都没有,粮食出产本来就少,再加上连年用兵,军粮损耗巨大,如今建武汉几乎就靠河北和河内两地的粮食维持,刘秀面临严重的粮食问题。
从这一点上来说,长安方面就有利得多,屯田几年,成果斐然,粮仓充实,百姓生活安定。河西五郡从未罹兵火,完整地归于刘钰,巴蜀之地也在公孙述治下安定了数年,虽然定蜀时有损失,但天府之国本就富足,一场大仗打完之后,还有许多余粮。
两汉的差距,从不断越境去关中的流民身上就体现出来了,百姓在关东无法维持,纷纷越境入关,投入建世皇帝的怀抱,尤其是流民,天生对流民建立的长安政权有亲近感。
刘秀对人口外流采取了严厉的措施,西逃者捉回之后都面临很重的惩罚,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挡不住的,流民西进依然屡禁不止。
刘秀左思右想,决定采取守势,一边消化新占地区,一边学着建世汉屯田,力争解决粮食问题。
吴汉已率军平定了董宪,刘秀命他继续南下开辟第二战场,占据扬州广大地区,向西包抄荆州。
至于南阳,就让岑彭先顶着吧!
361.公主称意
正是盛夏时节,太师樊崇平定了西河叛乱,回师长安,刘钰亲率百官出城迎接,对樊崇大加赞赏,给足了老丈人面子。
借着这个机会,皇帝恢复了樊崇的封地,让他依旧作为不折不扣的大汉第一侯。
朱虚侯府又热闹起来,百官都来拜望,络绎不绝,赤眉旧部更是来了一茬又一茬,樊崇忙于接待,日日高谈阔论,夜夜饮酒高会,让他不胜疲劳,简直比出征打仗还要累。
最让樊崇难以忍受的是,他根本没有时间逗弄自己几个月大的女儿,这个宝贝千金是侍妾杏仁所出,长得白白胖胖,很是可爱。虽然不是樊崇企盼的能继承家业的儿子,依然得到了极大的宠爱。
樊崇一有时间就把女儿抱在手上,看着她笑,自己也笑得前仰后合,可是没等玩上几分钟,又有客来访,他只能放下女儿出去待客。
这让樊崇不胜其烦,于是他命令家丞,不管谁来,一概挡驾。朱虚侯开始闭门谢客,专心享受天伦之乐。
可是有一个人他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的,那就是他的大女儿,当今的皇后樊桃花。
樊桃花一个月前刚刚生产,她心心念念的皇子还是没有踪影,大汉多了一个小公主。
父女两个都想儿子想疯了,可是费尽力气,谁也生不出一个带把的,这件事成了朝臣和百姓的谈资,虽然他们不敢公开谈论,但背地里没少拿这事儿开心。
有一个说法流传很广,说是皇后哪哪都不像樊崇,只有一点随了父亲,那就是能生女儿。
皇后听说了这话十分生气,请求皇帝查找流言源头,加以严惩,可是刘钰只是一笑了之,没有太在意。皇后再吵闹的话,皇帝就说:“桃花,你生了孩子,说明身体没问题,你没毛病,我也没毛病,咱们夫妻两个这么年轻,有的是时间慢慢造人。要不哪天再去一次上林苑,咱们昆明湖畔小树林里转一转?”
皇后立即顾左右而言他,把话题茬到别处去了。
刚一满月,她便抱着小公主回了娘家,也不管礼部和太常的劝告。皇帝也由着她,还说什么“小孩子就要多出去走动,活动活动,晒晒太阳,健康!”这话让太医们听了简直目瞪口呆。
皇后出门可是大事,尤其是带着刚满月的小公主,那更是声势浩大。宫里的太监宫女跟了一堆,奶妈、婆子和女医都随行。
自从皇帝在太医院开了女医署以来,大汉有了专门研究妇产科的女医,自首席女医淳于昭以下,女医署共有女医六十余人,除了为皇室服务之外,也给长安豪门贵妇看病,或者接生。
中医本是不分科的,不过妇产科要男医生来看,终究不太方便,因此女医署一经成立,立即受到长安贵妇的欢迎。
皇后带小公主回到朱虚侯府,樊崇正在逗弄女儿,两个女孩见了面,竟面对面互相咿咿呀呀起来,好像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