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9 章(1 / 1)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次他刚回到邯郸,前线祭奠的战报就追着到了,主要是说董宪又招募了上万五校流民武装,进兵据住了建阳县,对汉军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刘秀刚从前线回来,对东海的战局了如指掌,当即回信说道:五校流民新败,是流蹿之师,暂时依附董宪,其心不坚,再加上五校军无粮,董宪又新丢失了大批辎重,他们必定有粮食问题。汉军不须与之交战,只要略待数日,敌军必定自行逃散。

祭遵收到圣旨,准备遵照行事,知会庞萌等人按兵不动。

庞萌与祭遵同为前线主将,却没有收到圣旨,顿时起了疑心,他觉得祭遵一定是怕他先进兵灭了董宪,抢了头功,因此在皇帝面前说了他的坏话,以致于皇帝起了疑心。

世上最难测的便是人心,一个念头起来,便会自动生出无数念头去佐证。庞萌一个念头想茬了,再看祭遵的调兵,怎么看怎么是针对他,以致于祭遵请他去营中商议军情,他也不敢再去。

也是巧了,此时董宪正好差人来游说庞萌,这个游说其实也就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连董宪自己也没抱多大希望,却恰恰赶上这个关口,竟然将庞萌说动了。

庞萌当夜便调集兵将,猝然发难,向祭遵部发动进攻,祭遵完全没有防备,被打得大败,狼狈退兵,直跑出一百多里才稳住了阵脚。于是庞萌与董宪联合,乘胜又夺得兰陵,杀了汉将贲休。

这一仗,使桃城之战的胜果化为乌有,原来已是强弩之末的董宪起死回生,又重新张起势来,祭遵只得屯兵蕃县,独立支撑,等待援兵。

东海的局势逆转,将刘秀的战略完全打乱。原本只是留两个将领收拾残局,结果又成了一个乱局。

最让刘秀恼火的是,庞萌是他极为倚重的大臣。

庞萌出自绿林军中的下江兵,是王常的部下,更始元年被刘玄拜为冀州牧,与尚书令谢躬、破虏大将军刘秀共同攻打王郎。

王郎覆灭之后,刘秀有了自立之心,击杀了谢躬,庞萌见敌不过刘秀,就直接投降了。刘秀即位后,任命庞萌为侍中,侍中这个职位一向是皇帝近臣,可见刘秀对他是比较信任的。

庞萌为人谦逊和顺,很遂皇帝的意,深得宠信,刘秀曾经说他“吾常以庞萌社稷之臣”,“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庞萌是也。”意思是说庞萌可靠,可以托之以大事。

如此信任的一个将领背叛了他,刘秀的恼怒可想而知。他怒气冲冲地将战报丢到案上,向着身边的大司徒邓禹道:“朕常说庞萌是社稷之臣,诸臣一定会笑这话吧?”

邓禹道:“人心隔肚皮,谁能轻易看透呢?”

刘秀怒气不减:“老贼当族!传令诸将,各厉兵马,会睢阳,朕要亲征,灭此老贼!”

邓禹迟疑了一下,起身拜道:“遵旨。”

邓禹出了宫,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建义大将军朱祐府上。

朱祐刚刚听说庞萌谋反之事,正要入宫去,还没有出门就被邓禹堵在了家里。

“仲先,你往哪儿去?来来,先别急着走。”

邓禹、朱祐与刘秀曾同在长安求学,三人算是发小,关系一向亲密。

“我正要进宫,怎么了?这么急匆匆的?”

邓禹看起来确实有点急,直接扯着朱祐回房,说道:“庞萌谋反,东面局势又乱了,陛下大怒,下令诸将会睢阳,要亲征庞萌。”

“陛下亲征,庞萌必败,怎么?你觉得不妥?”

“不妥!”邓禹回答得很干脆,“如今四方不宁,北有彭宠,南有邓奉,如今又跳出个庞萌,而放牛皇帝刚刚灭蜀,一统西部,不日必将东征。陛下此时应迅速平定关东,才好与放牛皇帝争雄。刘钰向东,大概是要从太行及洛阳东进。陛下最好是坐镇邯郸,居中调动,若是亲征东海,仗打得快还好,若是迁延日久,放牛皇帝乘机东进,到时怎么办?”

“那你为何不当面直谏,却来和我说?”

“我是想说啊!可是陛下正当盛怒,必定不听,得待他慢慢平息下来,才可进谏。”

“那就。。。明日?明日你去找陛下说去。”

“我不能去,得你去!”邓禹道:“不只是说东征之事,还有彭宠、邓奉之事,我不好说。”

朱祐想了想,恍然道:“你是说,让陛下宽佑了他们,稳定关东?”

邓禹点了点头,“彭宠此时在建威大将军的攻击之下,支撑不了多久了。可是邓奉在南阳很有根基,他又骁勇善战,要想平定南阳,恐怕没那么容易,万一他投了放牛皇帝,南面的局势就危险了。”

朱祐点头道:“这个我信,你们邓家兄弟都有通天的本事。”

“战场之事,我不及邓奉。”邓禹略有些尴尬,说道:“他这个人心高气傲,受不得委屈,本事又大,难免自命不凡。其实他未必就想反叛,只是吴汉此僚做事没有分寸,居然在南阳撒野,滥杀无辜,邓奉起兵保卫家乡,也算。。。情有可原。”

朱祐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如今局面僵在这儿,邓奉不肯低头,自来臣子要服从主上,难道要陛下向他低头不成?”

“你先去探探陛下的意思,若是陛下有意怀柔,对于邓奉。。。咱们可以慢慢地劝。”邓禹又补充道:“他怎么也是我的兄弟,这事儿我不好开口,只好拜托你了。”

朱祐摇了摇头:“我看这事儿难成。”

347.有情无情

刘秀站在院子里很久了,自从朱祐走后,他便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树上的黄叶飘落,沾在他的头上、肩膀上,他拂也不拂,任由它们留在那儿。

阴丽华慢慢走过来,将一件长衫披在他的肩上。

“陛下,天凉了,回房吧!”她的手顺着他的肩膀滑下,手指刚碰到他的手背,便被他一把握住。

“丽华,”刘秀并没有回身,这使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遥远,“我总是在想,要是你没有嫁给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比现在更快乐?”

这话带来了一阵沉默,半晌他才听到阴丽华低低的声音:“我不后悔。”

刘秀心中顿时一阵刺痛,这一刻他甚至有点恨她,为什么不立即否定他?为什么要说得这么直白?

阴丽华的话就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刘秀的心上,他明白了,她是真的不快乐。

当他还是个在家种地的穷小子的时候,便立下誓言:“娶妻当娶阴丽华”,当时她只不过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但是已经令刘秀惊艳不已。

阴丽华出身豪门,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刘秀是破落皇族,一介白丁,在王莽当政时期已没有任何特权。阴丽华能许配给他,是纡尊降贵的下嫁。

刘秀二十八岁时娶了阴丽华,当时他正处在朝不休夕的境地,大兄刘縯被杀,刘玄的屠刀悬在他的头顶,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