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3 章(1 / 1)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眼中钉肉中刺,派了两个骨都侯来监视日逐王。日逐王与单于的矛盾日渐公开化。

呼都而尸单于支持卢芳在汉北部边郡称霸,并打算立他为皇帝,以分裂大汉,从中得利。没料到卢芳不争气,没多久便被刘钰剿灭,遁入荒漠,生死不明。

刘钰的强势崛起打破了呼都而尸单于的如意算盘,也引起了他的警惕。为了不使其过于强大,让中原维持互相混战的局面,呼都而尸单于命令日逐王入塞,以兵威临于边郡,恐吓刘钰,使其不能在边郡立足,继续让大汉北部各郡保持独立于汉朝的态势。

日逐王估量自己的力量,觉得还不能与单于翻脸,再加上他也有入塞掳掠的现实需求,便执行了呼都而尸单于的命令,率兵打破了鸡鸣塞,进入朔方境内。

匈奴初立时,除单于外,其下依次为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并称为“四角王”。汉武帝将归顺的匈奴人安置在边境八个郡县,保留他们的部族结构,依旧由其自治,称为属国。新朝末期汉匈边境再起战火,这些属国很快重投匈奴怀抱,成为匈奴骑兵进攻汉地的急先锋。为便于管理,呼都而尸单于在这里设下八部大人,而以日逐王比作为他们的总头目。这是匈奴第一次改变左、中、右三权分立的格局,一变而为左、中、右、南四部。

日逐王作为仅次于单于和四角王的王,统领八部匈奴,势力十分强盛。此次入塞他领军两万,而奉单于命令监视他的两个骨都侯,每人率军五千,三人合兵三万,在朔方郡内肆虐。

匈奴人自西向东进入鸡鹿塞,迎面便是西部都尉治所窳浑县。西部都尉与田飒不是一路,一直想归顺建世皇帝,正好皇帝进入朔方城,他便跑到朔方去觐见,此时不在治所。

但窳浑县内有西部都尉之兵五千,这支军队虽不敢出城与匈奴人野战,但是却据城坚守,不肯归降。日逐王攻击两日,不能破城,便舍弃了窳浑县,留下单于派来的右骨都侯和自己麾下的左大将,各率军五千,总共一万人监视着窳浑县,免得西部都尉之兵重夺鸡鹿塞,断了他的后路。

日逐王自己则和左骨都侯一道率军继续东进,轻松破了沃野县,大掠数日,得一县之钱粮。

之后匈奴人便面临了方向选择。

向南是两个荒漠之间的一条狭长通道,临戎城横在当道,若是过了临戎,则又有一片肥沃富饶的土地,有两个县城可供掳掠。

日逐王嫌其路途遥远,怕不能及时退回塞外,便有意北上。北上是大河沿岸的肥沃地区,不仅油水十足,而且比南方距离鸡鹿塞近了许多,附近还有另一条出塞通道高阙塞,一旦见势不妙,随时可破高阙塞退回塞外。

左骨都侯难得地与日逐王意见一致,两个人一拍即和,联兵北上,又打破了一座城,修整兵马,大掠三日。

日逐王道:“我共出兵三万,当掠三城而还。”想要北上掠临河,之后顺路从高阙塞出塞。

左骨都侯奉单于之命,极力鼓动日逐王顺河东向,直扑朔方城,与小皇帝刘钰干上一仗。若能取胜,则大汉北部边郡再无安宁,若是失败,也削弱日逐王的力量,有利于单于吞并八部匈奴。

他说道:“朔方城乃郡治所在,繁华胜于他城许多,若能掠朔方城而归,则此次入塞便不虚此行了。”

日逐王道:“朔方城紧固,非窳浑县可比,窳浑尚不能破,何况朔方城乎?”

左骨都侯道:“此去向东,一路连过数城,富饶胜过沃野,若能一路掳过去,别说今年冬天,便是明年冬天也不愁了。”

日逐王道:“汉皇帝重兵集结在朔方,若我等向东,其必向西,以迎我等,虽我有三万之众,然汉皇帝之兵更多,不那么容易对付。吾意已决,破了临河便回兵!”

279.是胡是汉

刘彪率领牧马营出了朔方城,向西疾进。

这是一次高强度的疾行军,过程中不断有士卒掉队。刘彪命令,掉队者自行赶往高阙塞,等待后续张允的队伍,与之一道出塞。

牧马营一日一夜疾驰三百余里,第二日渡过大河,又行军大半日,抵达临河附近。这里距离高阙塞只有二十里,今晚他们可以在塞中过夜了。

大军正在草原上奔驰,忽见前方出现一支队伍,看起来只有百十人左右,全是骑士,远远的望去,竟是胡人装扮。

刘彪一惊,心道:莫非是匈奴军的斥侯前哨?难道高阙塞也落入匈奴人之手了吗?若是如此,那么作战计划就全被打乱了。

刘彪正要下令进攻,忽见对面骑士竟全都跳下了马,一手抚胸,向他们致敬。

到了近前,两个首领模样的年轻胡人上前道:“对面是哪位将军的军队?我等奉县尉之命去临河,帮助守城。”

原来这两人都是归化的匈奴人,属于附近的一个小部族,一个叫高破奴,一个叫聂向汉,应临河县尉之召,率族中青壮前去抗击匈奴。

汉军看着这些匈奴人,不禁哑然失笑,这些人一副纯粹的胡人模样,却喊着要去击胡,看起来格外违和。

这种情况在汉朝很是常见,自从武皇帝打击匈奴以来,有许多匈奴人或投降、或被俘,都被安置在边郡,经过几代人之后,他们已自认为汉人,将原本的族人当作是敌人了。

汉武帝时的休屠王子金日磾,归降之后甚得武帝宠幸,竟以其为托孤大臣之一,死后陪葬茂陵。其子孙世代富贵,七世不衰。

霍去病手下有许多匈奴人,他第一次西征大胜,手下有三个校尉封侯,其中两个是匈奴人,还有一个汉人赵破奴,自小在匈奴长大,算是半个匈奴人。可见当时在汉军中匈奴人应该不少,在校尉这一层的高官中,匈奴人也占据了很大比例。

高破奴和聂向汉都是奴隶出身,因为有勇力受到临河县尉的赏识,让两个人从军,去除了他们的奴隶身份,并为二人起了汉名,破奴应该是取自于大汉浞野侯赵破奴,也是影射他从前的奴隶身份。聂向汉更是归化胡人的常用名字,取其心向汉朝之意。

因为匈奴人入塞,临河县尉征发青壮,固守县城,派二人回去召集部族之人一道守城。两个人召集了九十八名匈奴青年,正要赶回临河,遇到牧马营,生怕被错杀,便上前来拜见。

除了他们两人一副汉朝军人的打扮,他们的族人全是胡人装扮,确实容易引起误会。

刘彪挥手让他们离开,两人正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