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找到适合的办法,这时杨延寿说话了,“陛下,这事儿要说难办是真难办,但要说好办也好办。”
“少绕弯子,直接说咋办!”刘钰没什么好腔调。
杨延寿凑前一步,说道:“陛下,您该立后了!”
用姻亲来解决问题,是常用的政治手段。
只要皇帝娶了樊桃花,就相当于樊崇在皇帝的公司里参了股,双方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樊崇的股东地位固定下来,就无需死抱着这几十万人不放了。
以樊崇在赤眉军中的巨大影响力,肯定能帮助自己的女婿安顿好几十万军队,虽然他舍弃了一个没有发展前途的旧公司,却在参股的新公司得到了补偿。
“陛下,桃花可是个美女呀!”杨延寿的声音里带着些蛊惑的意思。
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帝,见他的脸上没有笑意,而是越来越严肃,心不由得一点点沉了下去。
皇帝终于开口了,“你的意思,是让朕吃软饭?”
杨延寿连忙垂首弯腰道:“臣冒昧了,陛下恕罪!”
小皇帝依旧面容紧绷,冷笑道:“男子汉大丈夫,要吃软饭。。。”
杨延寿跪下了,以额触地,打算好好地请罪,却听皇帝说道:“怎么能不吃个够?”
杨延寿有点懵逼,却见皇帝弯下腰,头凑近了他的,低声问道:“五大头领还有谁有女儿吗?”
杨延寿张着嘴,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半晌方道:“左大司马有个妹妹,今年三十五,还没出嫁。”
小皇帝捻着下巴上的几根绒毛,说道:“这个太老了,来个小的。”
“右大司马有女儿,这个小。”
“成,朕一并娶了!”
“右大司马的女儿今年五岁。。。”
皇帝看了看杨延寿,“士元,朕没想到你这么变态!”
“多谢陛下夸奖。”变态是什么意思?杨延寿理解大概是说他智计出众。
他躬身道:“还有大司农的侄女,只比陛下小一岁,陛下要不要考虑一下?”
“一个十七,一个十四,年龄倒是合适。虽然两碗软饭少了点,不过也够八分饱了,就这样吧,一后一妃!这事儿你先和徐宣商量。”
“陛下,您放心吧,臣一定把此事办得妥妥当当的。”
杨延寿脸上放光,正要告辞,皇帝忽然叫住了他,“士元,你也老大不小了,朕把你当兄弟,不能不管你的终身大事,你看左大司马的妹妹。。。三十五的那个。。。”
杨延寿扑通一声跪下了,嚎叫道:“陛下,您饶了臣吧!”
156.俊男美女
徐宣这些天很忙,不是忙政务,而是忙于交际,和各种各样的人交际。
徐大丞相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变得特别的和蔼可亲。
皇帝身边的儒生感觉最为强烈。
以前他们见到徐宣打招呼,丞相不过是微微颔首回应,话也未见得能说上一句。可如今徐丞相仿佛突然换了季节,一下子从冬天换到了夏天。
每次见到那些儒生,徐宣远远地就开始打招呼,对他们笑脸相迎,一见面总要亲切地聊上几句,也不说什么要紧的话,就是吃了吗胖了吗之类的废话。
徐丞相最近也特别爱请客,他的家里总是高朋满座。从皇帝身边的儒生,到重新得到启用的更始旧臣,亦或是羽林军中的将领,许多人都在丞相家里吃过饭。
丞相家的厨子手艺相当好,能做各式美味佳肴,每次大家都吃得满意而归。以至于后来每次见到徐丞相,立即联想到在相府吃过的某一道菜。看到徐宣细白的手指,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道烧鸡爪,看丞相头上的发髻,脑海中突然闪现出在相府中吃过的肉丸子。
于是徐宣惊奇地发现,许多人向他施礼时都是嘴巴闭紧,喉结蠕动,他以为对方是有点紧张,其实那不过是他们在努力吞咽着涌上来的口水。
徐丞相昨晚刚和杨延寿在家中小聚,今天便跑到樊崇的家里,和樊老大喝着小酒嘀嘀咕咕,谈话的内容是樊桃花的人生大事。
“三老,皇帝陛下哪点不好?人家要样貌有样貌,要本事有本事。你说说看,他本来就一个放牛娃,要啥没啥,可人家硬生生折腾出这么一大片家业,全军几十万人里谁有这么大本事。。。当然老樊你是有的。”
“老徐,前一阵子你可不是这个口风,当时你还说陛下年少气盛,不太牢靠,怎么今天这说法全变了呢?”
“牢靠,牢靠!”徐宣连忙截住他的话头,“当时我还没看清楚,如今我看得一清二楚,没有比陛下更牢靠的人了。”
“老樊,我跟你说。”徐宣向前凑了凑,一只手搭住樊崇的肩膀,“这小放牛的真有点门道,我细品过了,他说过的话,没一句不实现的,他说九月份长安必破,正好九月,长安城破,他说王匡等人会出来投降,那些人还真就出来投降了,他说六天内打下长安,才两天就进了城,每次都能说中,你不觉得这事儿有点邪门吗?”
“那也许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凑巧了而已。”
“那可不是!从前他说城阳景王托梦给他,说景王一系子孙该有天下,从那儿之后,陛下自觉胸中生出许多韬略,做什么事无有不成。这话从前我还有些不信,现在想起来,这事儿十有八九是有影的。”
樊崇把酒盏重重地放在桌上,说道:“这也说得太玄了,老徐你是不是喝多了?”
“没有,你都没多,我哪能喝多?”
“你的意思是我喝不过你,酒量没你大?论喝酒,我老樊服过谁!”
“好好,我服,我服,老樊,你能喝,我服了总成了吧!”
徐宣赶忙把话头拉了回来,然后从郑县开始,一点一点讲起小皇帝的神奇事迹,他怎么无中生有搞出一个羽林军,怎么筹集粮食赈济灾民,怎么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怎么讲的长安城的攻防之策。
徐宣现在对小皇帝是彻底服气了。
尤其是现在,长安百姓对赤眉军十分支持,全国各郡县争相投效,数郡都被皇帝收入囊中。那些豪强大户抢着来拜见,心甘情愿地送上礼物。
原来根本不用抢,不用打打杀杀,钱粮就会源源不断地送到眼前,这种日子以前连想都不敢想。
这都是皇帝陛下英明,是真正的天选之子啊!
徐宣说得唾沫横飞,说得樊崇也开始信他的托梦之说了。
“老樊,咱们东奔西跑这么多年,也实在是太辛苦了,能坐在长安享享清福多好!刚起兵时,咱们只想着能吃饱肚子,谁承想能做下这一番事业?现在进了长安,你我兄弟都变成了侯爷,自己享福,还能传给子孙,享受世世代代的富贵,人生如此,还有什么可求的?当年在青州时,我可是做梦也梦不到有这样的好事儿!”
“老徐,你这是给我添烦恼,你明知道我没有儿子,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