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小君子所言不差,诸君皆读圣贤书,还记得温良恭俭让、孝悌友恭否?老夫当后食,请诸位乡邻列队,莫失了郑县士人之体面,也莫要难为小君子。”
这话一出来,众人纷纷响应:“夫子说得对,排队,排队!”
“别挤,别挤,都有吃的挤什么?别给深井巷丢人了!”
慢慢地,拥挤的人群散开来,百姓们自发地排起了队,差点失控的秩序重新建立,几个牛吏都忙了起来,一个一个地为大家盛粥来吃。
看来郑深在此地颇有声望,而且也得说深井巷人也确实是有化,素质很高,在要饿死的边缘还想着守规矩,比起两千年后动不动就插队的现代人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众人喝过了粥,个个像是活过来了一般,脸上有了血色,纷纷向翟兴等人道谢。
一个老婆婆涕泪并流,捉住翟兴的手不肯松开,好像对方是自己的亲人一般。
“小君子,明天要来呀,你要是不来,婆婆就要饿死了!”她叫道。
张老丈已连喝了三碗,胡子上满是粥汤,他激动地道:“陛下,陛下真是仁德啊,昨日我就见他相貌不凡,观其言行,将来一定能成大器,若是得一位贤良女子为内助,则谋事必成,事半功倍,小君子,你可要告诉陛下,千万要记住,吾家三女皆贤良淑德”
“知道了,知道了!”翟兴收拾了东西,落荒而逃。
少年们个个兴奋莫名,他们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帮助了别人,被人感激、视作救星。这种感觉非常舒服,好像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成了别人的倚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变得重要。
不知不觉中,这些淳朴的少年已把赈灾救人当成了责任,他们想的是明天要如何做,怎么让更多的人能吃得上饭。
在皇帝的行宫里吃着饭,少年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没完。
只有牛马校尉刘侠卿满腹心事,连饭也吃不下,只看着那些半大小子一会儿的功夫就抢光了几只饭桶,心一抽一抽地在滴血。
尤其是那个饭量最大的王猛,每当他盛一碗饭,刘侠卿就忍不住打个哆嗦。
王猛吃饭,不是吃的,而是倒的。碗送到嘴边,一仰脖,一碗饭倒进去,嘴巴动两下,咽了。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转眼间,已干掉了八碗干饭。
“陛下,是不是以后跟着你,天天能吃饱饭?”他盛了第九碗饭,忽然奇怪地向着刘侠卿道:“刘校尉,你是不是冷?”
刘侠卿忍住了哆嗦,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后又紧紧地闭上眼睛,我他妈的受不了你吃饭,我我眼不见为净!
刘盆子说道:“你们放心,朕绝不会让兄弟挨饿,也不会让郑县的百姓挨饿,明天再多送些粮去,今天知道赈灾的人少,明天人数肯定会更多”
“陛下!”刘侠卿大叫着跪下,吓了皇帝一跳,“这是怎么了?”
“陛下,今天熬粥用了三石粟米,宫里一共只有十多石粮,陛下赈灾,哪儿有粮食啊?”刘侠卿简直是痛心疾首,“宫里的粮食每天就这么多,陛下几十个侍卫,一个比一个能吃,尤其是这个王猛,简直就是个饭桶!哪儿有多余的粮食接济别人?陛下,不能赈灾,不能再赈灾了啊!”
刘盆子道:“朕乃大汉皇帝,所有百姓都是朕的子民,子民都要饿死了,朕这个当君父的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刘侠卿,你儿子要是没饭吃,你怎么办?”
“臣没有儿子。”
“朕是打比方,比如说刘彪,刘彪要是快饿死了,你这个做叔父的能看得下去?”
“那个兔崽子,饿死他才好!”刘侠卿恶狠狠道。
“你这个没人性的家伙,真是丧尽天良啊!连亲侄子都不管,朕绝对不能像你这样禽兽不如,赈灾一定要赈,这义粥必须要接着熬下去!”
刘侠卿抱住了皇帝的大腿,嚎叫道:“陛下不行啊!不能再熬了!”
小皇帝嫌弃地把腿抽出来,“你才不行,朕行着呢!”
不过看刘侠卿这个表现,刘盆子是相当满意的,这才赈灾一天就受不了?受不了才好,老子就要干这些你们受不了的事儿!
“宫里的粮朕先征用了,都拿去赈灾!你快去找丞相要粮,说行宫断粮了,朕没有饭吃,就要饿死了!”
“陛下这样太败家了!”
“你这意思,朕是昏君?你们都听见了,牛马校尉说朕是昏君!好啊,这皇帝我不做了!”
17.仁德之君
“什么?陛下施粥赈灾?”徐宣皱着眉头道:“一日需粮多少?”
刘侠卿胆战心惊地道:“三,三石。”
徐宣脸上的肌肉立刻放松了,这个牛马校尉,眼皮子也太浅了,让他哄个孩子安心做皇帝,可他怎么就这么拎不清呢?区区三石粮就把小皇帝惹得大发雷霆,闹着要退位,说什么也不干了。
他徐宣管着几十万人的口粮,每天往前线运送的钱粮成千上万石,一天三石算个P啊!就是三十石,三百石又能怎样?几十万大军牙缝里的一点点残渣,都够皇帝折腾几年的了。
虽说谁也没把这个皇帝当回事儿,可是也不能随便就换,这要传出去,天下人会怎么说?把皇帝逼得退位,相当于随意废立,是超级权臣才能干出来的事儿。大汉有史以来,只有当年的大将军霍光和新太祖王莽才做过这种事。这两个人的下场大家都知道,霍光自己是寿终正寝了,可在他身后,霍氏被灭了族,王莽更不用说了,整个天下都视他为逆贼,堂堂皇帝被悬首长安。
谁知道将来什么时候,他徐宣会不会被秋后算帐呢?不行,这个皇帝必须得稳定,刘盆子不干也得干!
徐宣脸色一沉,斥道:“刘侠卿,你为了三石粮来烦扰于我你是不是看徐某太闲了,
“丞相,我老刘没,没这个意思,只是,陛下的几十个侍卫太能吃了,陛下又用大汉的粮食来赈济百姓,太费粮了,我,我不是心疼吗?”刘侠卿是真有点怕丞相。
“大汉的粮食?陛下所赈者难道不是大汉子民?大汉的子民吃大汉的粮食有什么不对?”
徐宣向着身边的谋士方阳叹道:“当年武皇帝设羽林军,足有数千之众,出行仪仗,宿卫宫廷,耗费钱粮不知凡已。咱们的陛下不过找了几十个小伙伴儿,玩一玩赈灾,用了几石粮食,便有人说他靡费。难道武帝是大汉皇帝,咱们的陛下便不是大汉皇帝么?”
方阳笑道:“陛下乃数十万将士一致推举,城阳景王选中的帝王,当然是大汉正统,岂能儿戏?陛下的先祖是高皇帝长子,武帝的祖父却是高皇帝四子,同是庶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说起来陛下一系的血脉比武帝一脉更正,早就当立了!”
刘盆子的先祖是刘邦的长子齐王刘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