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们。
杨肇基、秦良玉、戚金都在京城,还有孙承宗也是理论家,也肯定是可以任教的,
于是乎,这四人被朱由校安排去了大明皇家大学给勋贵子弟以及皇族宗室上军事课,
上完大明皇家陆军大学的课,这些官二代皇二代还得去大明皇家党校上政治课。
至于这门课的老师,目前只有朱由校一人,朱由校亲自上课,这种待遇,可真是不多的。
等阁臣韩爌、王在晋、顾秉谦、郑三俊等人培养起来了,能够把朱由校的党章琢磨透了,也要去党校洗脑任教。
或许李养正、魏广微、崔呈秀、吴淳夫四人还能更快领悟朱由校党章的真正意义。
李养正现在是礼部尚书,去大明皇家党校任教肯定可行。
至于军机阁由于人数太少,朱由校还提拔起来了一些人,
其中有练国事、朱大典、邱禾嘉三人进军机阁,可谓一朝升天。
三人都熟知兵事,练国事在历史上镇压过天启二年闻香教叛乱、崇祯时期各种叛乱,杜焕在历史上也是他的手下大将;
而朱大典抵御过西夷,也就是西方洋人,镇压过崇祯时期各种叛乱,吴三桂、刘良佐等曾经都在朱大典麾下为偏将,可见其能力。
这些人朱由校都记得,都会提拔重用,朱大典最后抵御清军全家殉难,练国事最后也病死在南明朝堂官职上。
邱禾嘉也曾多次打败满清军队,不一一叙述。
巍巍大明,武德充沛。
PS:下午作者进城去趟医院,晚上更新可能会延迟。谢谢大家的票票与支持,拜谢大家。求票
第三十八章 杜文焕事发
天启二年八月十七日,
各个出征东瀛的军团卫已经开始行动了,朱燮元的燕山卫等接到军机阁的命令也会开始征讨交趾越南。
南居益帮忙运输完兵力也会回过头对越南进行征讨。
大明京城乾清宫西暖阁,
朱由校看着手中几份折本,怒气大发,沉声道:
“擢曹诏为开平卫军团长,满桂、马世龙、刘肇基一起前去协助,锦衣卫把杜焕押解回京等候发落。”
王朝辅不知所以然,见朱由校大怒也不敢询问,只是默默去做事。
原来朱由校几份折本是锦衣卫、东西两厂以及来斯行的密奏。
里面写到杜焕多报了战功,多要了粮饷,朱由校岂能不大怒?
朱由校原以为重用杜焕,杜焕性格会有所改变,但是没想到杜焕还是老样子。
虽然没有杀良冒功,但是谎报战功这个毛病不能惯,哪怕很有才,也不行。
所有军团卫军团长中,也就只有俞咨皋最有争议,杜焕小有争议,其余哪个军团长不是铁骨铮铮?
这一次算是朱由校走了眼。
只是希望俞咨皋能别辱没他爹俞大猷的一世英名就好。
要是俞咨皋不争气,朱由校就只有把他俞咨皋换下去,换郑芝龙上来。
杜焕现在是先天境界,但是只要是朱由校想要拿他,先天境界也得束手就擒,被锦衣卫押回京城发落。
关于杜焕怎么处理,押回京城削去官职,贬为公民,至于修为就不废了,好歹也是为大明做出过贡献的人,以儆效尤,以观后续。
朱由校也不管杜焕出于什么理由敢多报战功,要是此次不给点颜色,以后杜焕可能就会得寸进尺。
哪怕为大明征战无数,朱由校表示有功必赏,有错必罚。
惩戒一番以后,朱由校多半还是要再次提拔杜焕起来重用。杜焕的军事才华不能忽视。
至于说朱由校手中情报的真假,四份密奏,肯定是不会出错。
锦衣卫、东厂、西厂的情报机构是相互独立相互分开的,大家互不干涉,何况还有来斯行的密奏。
天启二年八月二十日。
辽东,辽东卫大营。
先天境界的王承恩已经赶到了辽东卫大营,熊廷弼带领这诸位将士已经前来迎接。
熊廷弼等人也好奇这次陛下有什么军令,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竟然是自己手下头号大将曹诏升迁。
陛下竟然还让曹诏还带走了几个辽东大将。
曹诏的本事熊廷弼很清楚,他能升迁也是由衷为部下高兴,但是一下子带走三个大将,属实让熊廷弼心疼。
这些都是先天境界的好手,而且都是大将,未来领兵征战一方不是问题。
不过陛下竟然没有把曹诏的侄子曹变蛟调去开平卫,有点让熊廷弼意外。
对于杜焕的遭遇,熊廷弼觉得以陛下的脾气没处死杜焕就是皇恩浩荡了,多半是为了给部下多要点赏银,才多报了战功。
至于说杜焕是为了自己发财才多报的战功,熊廷弼绝对嗤之以鼻。
堂堂正二品官职的军团长,每年有各种丹药以及陛下特质的金元币一百枚,银元币一万枚,加上各种赏赐根本不缺钱。
何况他杜焕不是才打完游牧民族吗?
虽然百分之九十都上缴国库了,但是一般都会留下下的百分之十赏赐将士。
至于个中原因究竟如何,熊廷弼懒得去猜,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了。
熊廷弼送别了天使王承恩以及曹诏以后,就回到辽东卫开始训练这帮子士卒,现在大明各个军团卫的军团长都是狠人。
手下的大将也都不是庸人,
要是一不小心输给了他们,可就丢了老脸了。
这些军团长肯定背后会说熊廷弼就这也能封伯爵?
熊廷弼表示输不起这个人。
万一日后要是军团卫之间有比试,辽东卫定不弱于人。
各大军团卫的军团长肯定也收到了杜焕的事情,除了惊叹于陛下的情报机构以外,
也暗叹这杜焕找死,为一方统帅的基本要求都忘了,要是自己部下有这种大将,不用皇帝下命令,自己的军规都能把他们拍死。
军规不严,何以统军?
陛下从辽东卫调了这么多个大将就是为了镇压住开平卫里面士卒的傲气。
而杜焕这下好了吧,从至高无上的正二品军团卫军团长变成了现在的公民,没了气运加持,也没有各种俸禄丹药,修为注定会跟不上第一梯队。
各大军团卫军团长也以杜焕为反例,反复强调自己立下的军规军纪。
强军,必然有严格的军规军纪,而且严厉执行。
杜焕一事在大明官场的震动可不小,官、勋贵、宗室都知道了此事,纷纷约束自己的后人不要搞一些幺蛾子出来。
堂堂手握重兵的正二品武将官职军团卫军团长都被皇帝一句话撸了下来,想想自己这个小身板,不由得继续教育自己的后人了。
特别是那些勋贵家的纨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