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百里之外,执政官此话是如何说来?”
邹时阑冷笑道:“大帅所守的,怕只是三个孤城吧?据我所知,守城军不敢出城五十里。”
“这还是对付那些盗匪,要是宋军一来,岂不是望风披靡?!不战而降?!”
“须知汝等合门良贱,都在王都,真要造反,好好想清楚!”
良保怒极抽刀:“连先王都不敢对我如此说话,待老夫先宰了你这佞臣!”
故伦赶紧一把将良保抱住:“大帅息怒!使不得!”
说完又对邹时阑说道:“大帅的意思,是我军粮秣已然不足,按道理第二季稻米下来,国中应当启运十万石来横山关,可至今一担粮食都没有运到。”
“如今三州之地,只能靠将士们就地征粮,搞得怨声载道,三州民人,更加倒向大宋。”
“执政官,我军粮草何时可以抵达?只要粮草一到,我们立即组织攻势。”
邹时阑冷笑道:“粮草一时不继,这就是你们的借口?那往年王城下书,横山关要有三年之蓄,我问你们,那些粮食,哪里去了?”
良保和故伦顿时哑然。
“说不出来了吧?”邹时阑冷笑道:“是不是换做金银,和王珍那逆臣做交易,发财生利息去了?”
“呵呵呵,恭喜二位日进斗金,我这就回禀王上,告诉他横山关缺粮的真相!”
故伦赶紧一把将邹时阑拉住:“使不得!”
将邹时阑按到胡椅上,故伦赔笑道:“执政官言重了,咱这也是被逼无奈,给将士们谋点衣食嘛。”
说完偷偷塞过去一张纸票:“执政官大人大量,莫与我等粗人动怒,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第九百零八章 陈田
第九百零八章陈田
邹时阑将纸票打开,竟然是一张交趾市舶务的提货单,上面写的是“发字仓碾花罗一千匹,见票发付。”
见两人还算知趣,邹时阑又将货单插入袖中,放缓了语气:“王上那里,得亏我与两位遮掩,可别当朝中全都是傻子。”
“是是……”故伦赶紧赧笑:“还请执政官说动王上,早日拿下王珍,如今不少货都压在市舶务那边,提不出来啊。”
说完又低声道:“不一定要拿下,只要王师回返都城就行,以后我们这里,每年孝敬执政官一成干股,如何?”
邹时阑似笑非笑,还未答话,就听良保一拍桌子:“小气!以后还得多靠执政官在京中周旋,一成怎么能够,两成半!”
邹时阑笑得满脸花:“爽快,我就喜欢大帅这样的耿直性子!”
良保被人拿住了痛脚,只好忍气吞声:“在下性子粗野,刚刚……执政官原宥则个。”
“好说好说……”邹时阑不以为意:“大家同殿为臣,都不容易,些许的冲撞,哪里计较得过来?”
故伦谄笑道:“那今后大家就合作了,王上哪里……”
邹时阑说道:“两位再坚持一段时日,稳住局面就行,给你们透个底,王上本意也是旧州,而不在横山关北。”
二将顿时松了一口气。
邹时阑整理了一下衣袍:“那就这么着,我这就回去禀告王上,催促他早日开战,不管是胜是负,也耽误不了我们的生意。”
说完笑道:“不过下次再有这种事情,可不能瞒着某家偷偷摸摸哦……”
二将赶紧俯身:“是是……”
“走了,不送。”邹时阑站起身来:“不出半月,就有消息。”
两人还是将邹时阑送出大寨,故伦吐出一口浊气:“这直娘贼的佞臣,为政昏聩,鼻子倒是灵光,大帅,刚刚是不是给多了?”
良保看着邹时阑嚣张的下山仪仗:“如果王上拿下旧州,那两成半一点都不多。”
说完眼神变得阴狠:“要是拿不下,难道老子就不能效法王珍?那这两成半,还需要给?”
故伦惊道:“那京里家人怎么办?”
良保说道:“趁现在国主离京,京中纷乱,派人去打听联络,宋人市舶务那里有一帮亡命使伴,他们敢接这种单!”
旧州,王珍在大堂来回踱步,焦躁不安。
通判黄永匆匆进来,王珍转身:“大宋市舶务那里怎么说?”
黄永躬身道:“明公,宋人说了,此乃占城内政,大宋那边不好干涉。”
王珍脚下一软:“完了……”
黄永赶紧拱手:“不过宋人还说……”
王珍立即骂道:“还说什么?文绉绉的你能不能一次说完?”
“宋人还说,虽然一时不能出动正军,但是大理国那边,还有可以雇佣的军队,那些人只想发财,只要刺史能下血本,他们可以代为联络……”
王珍手扶脑门:“就怕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黄永说道:“刺史毋忧,现在正好有一批人,有两千之众,原是应湄洲沈太守之召,前去那边服役挣钱的。”
“首领说了,如果刺史愿意,他们给谁干都是干。因此,下官赶紧回来与刺史商议。”
王珍说道:“两千人,怕是也不济事啊……”
黄永说道:“不然,这两千人,据说都是陕北杀人吃粮的主,他们甲胄齐全,用的是罕见的锋锐长刀,还有一种劲弩,能穿透三层犀甲,端是犀利!”
王珍喜动颜色:“那他们说了价钱吗?”
黄永说道:“那老首领说,一人,一天,一枚舶来银币!”
王珍跺脚:“两千人,三十天,就是我一年的收成!”
黄永拱手,小心地道:“刺史,要是这六万贯都舍不得,以后,怕是就再没有收成了……”
王珍一咬牙:“只得如此了,你带三万贯去,叫他们进城,剩下的,诃黎退走之后再给!”
……
三日之后,一支古怪的军队从会安镇市舶务进了城。
虽然入冬,但这里地处热带,这帮人穿着贴身的蓝色麻衣,麻布用锤子锤过,又薄又亮,身袖紧贴。
人人都裹着绑腿,绑腿下是皮革的靴子,腰间一柄黑鞘长刀,一些人还多了一柄铲子,大部分则是背着弩筒,肩头挎着一支古怪的黑弩。
领头的首领须发尽白,还是个瘸子:“老夫陈田,见过刺史。”
王珍心中已经把手下黄永骂了个狗血淋头,吹得天花乱坠,领头的竟然是一个瘸子?!
但是定金已经交出去了,现在反悔也来不及,只好拱手道:“老将军,旧州城,便多多拜托了。”
陈田这些年一直窝在邕州,是当年苏油最早认识的两名军人之一。
他主要就是负责培养小辈儿军人,不断给驻守在陕西的囤安控鹤二军输送新鲜血液,郭隆在西疆大展神威,最后捞着个别驾致仕,可他一点都不羡慕。
邕州这边人情好,有唐淹,有二林部老鬼主,还有苏弥。
陈田守着个县尉的差遣,却拿着幕府的薪水,收入比大宋知州还高,隔三差五还能跑去二林部找老哥们儿喝酒打猎吃牛肉,滋润得很。
这次带了不少退伍复原的汉子,沿着茶马古道过来帮油娃,算是三十年来第一次出远门。
就见陈田一摆手:“娃子们就是搏命挣钱,城主你看怎么用,防城也好,守关也罢,哪怕是派到城外挖沟,只要给钱,我们都没有二话。”
人残话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