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0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很多,减轻了自重,使得这艘夔州型具备了海船的坚固程度,同时又具备了内河款夔州型的运载量。

一次能够运送三百吨货物,达到了杭州型的标准!

如今这艘船在交趾和西贡之间来回运输,有时候还要跑跑真腊,大多数时候是沈括在用,成为他建设湄洲的得力助手。

李道成来信了,要苏油回交州过新年。

涉及到明年改元,很多事务要处理。

于是苏油给西贡的建设者们提前发放了福利,和石薇登上被命名为“飞鱼号”的柚木纵帆船,开始返航。

现在返航要切风,因此花了近一个月,苏油才回到了交州,刚好赶上年底。

这一年来交趾的发展,让李道成看到了盛世发轫的征兆,如今他对大宋的忠诚度可谓是满点。

又逢改元,李道成准备组织一次大庆活动,加强交趾民众的向心力。

其实苏油觉得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不过既然老人家这么热心,苏油也不好反对,笑道:“苏油尽在外瞎跑,这一年来多亏李老主持政局”

李道成觉得很惭愧:“就是准备不周,交趾路给陛下的献礼不充分”

苏油笑道:“我已经给陛下送去了浮稻,那东西怎么着也得成为嘉禾吧?就算是方物了”

“风物,那是风物。”李道成对字眼抠得很细,风物是国内说法,方贡指的是海外贡物,老人家在这上头讲究得很。

苏油点头:“对对对,是我口误了,那我们就按照大宋新年的风俗,过一回春节?”

李道成问道:“还来得及吗?”

苏油笑了:“来得及,大宋过节嘛,除了风俗就是活动,推广风俗大约是来不及,不过挂灯笼,关扑,游赏,蚕市,灯谜这些活动,完全可以搞起来。这次的奖品,我来出!”

一年来交州城的模样已经大变,城墙已经变成了水泥砖铺设,临元江一侧的码头也扩建了一倍,铺上了石子混凝土,旁边全是仓库和店铺。

码头周围还有一圈廊榭,不过现在还是草顶,中间是校场。

交州城周围,几处高地山头上还有碉楼兵寨,新军们经常在王韶和孙能的指挥下进行拉练。

城郊几处重要通路是旧军的营寨,而元江水师现在在支援交趾路建设,负责通过富良江水道,在太原和锦普之间运输铁矿。

交趾军队敢勇善战,苏油让他们成为了归宋后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后,这批人对大宋的忠诚度更胜旧朝。

这里边有苏油的努力,李舜举的努力,更多的是王韶的努力。

这次改元,交趾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交趾境内很多与内地地名重复的地区,中书的旨意下来了,要换成新名字。

比如苏州和茂州,就合为一地成为苏茂州。

比如太原城,改名为铁州。

锦普港,更名为冶州。

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

第八百五十八章交趾新年

农税可免,商税难逃,今年交趾路成果丰硕,主要是发行货币带来的巨大收益。

还有就是冶州工业的巨大辐射作用。

张散带走了大量的椰子香皂和香精香油,还有大量的钢铁制品。

说得好听,就是兵器。

新年到来,交州城头挂起了红灯笼,彩锦幔帐,搭起了戏台,苏油还特意命人从广州城拉来了戏班。

社戏,烟花这些东西也能准备。

校场内还有不少活动区,比如各种小游戏筷子夹钢珠,竹圈套奖品,射箭,灯谜,摸福字

最吸引交趾人的,是环城的赛马。

还有各乡选拔出来的斗鸡和斗牛,在交州城西面的牛马市,展开为期三天的比赛。

孙能和平正盛兴致勃勃,这俩货觉得把小姑奶奶和师父的坐骑偷出去,赛马那是十拿九稳。

然后就被李道成告了。

苏油将两人揪到都厅里一通臭削,要不要再好笑点,一个是堂堂左藏库副使,宁海军都指挥,一个是鸿胪寺挂了号的著名国际友人,跑来和交趾百姓臭显摆?!

要跑可以,徒步!

总算是老实了。

猜灯谜的奖品很简单,一包盐瓜子,一包小鱼干,一小瓶新出的酱油,醋,蚝油,都能让交趾人开心好久。

宋代的灯谜不适合交趾人,反倒是苏油这一年来给扁罐编制的谜语儿歌立了大功。

什么“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

什么“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家,衣服就扯破。”

本来会识字的就够少了,这种谜语才皆大欢喜,王安石出过的“画时圆,写时方,冬日短,夏时长。”那就堪称顶级难度,真要出什么“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没人跟你玩儿了。

但是将节日热闹气氛推向顶峰的,不是猜灯谜,而是苏油精心设计一样活动彩票!

赛马和斗鸡斗牛还有一个玩法,那就是博采,可把交趾人乐坏了,还是宋会玩!

节日里的美食是必须的,校场周围有专门的美食区炒河粉,香菇烧肉米线,烤鱼,烤豆腐干,豆腐脑,炒肝儿卤煮,粉条,发糕,糍粑,春卷,糖油果子,米花糖,盐焗坚果,蜜饯,果干

为了让四里八乡的乡亲们能够方便携带和保存,苏油还给大家准备了各种罐头鱼丸,午餐肉,火腿肠,红烧肉,烧白

还有调料和酒类十三香,咖喱粉,酱油,醋,清酒,料酒,豆豉酱,蒟酱,韭菜花酱,蟹黄酱

校场上摆起了各种食档,小商品买卖的棚子,主打就是涂州生产的各种商品,锄头,镰刀,冲压的锅碗瓢盆

还有交州工坊的丝线,木棉布,绸缎,椰子油

聪明一些俘虏工匠们,已经跟大宋匠人学会了制作竹木家具,编制簸箕箩筐,这些也是好商品。

还有雏鸡,雏鸭,猪娃,种子

可怜广大军士民工官吏为大宋卖命了一年,刚领了苏油给他们发的年末加俸,这下又被收了一半回来。

但是大家都很高兴,这是大宋市井化和生活方式在交趾的一次完美展示,是从“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可喜转换。

各地官府还组织慰问孤寡老人,解决家庭困难,看望孤儿院的小朋友,对种粮大户,养猪大户,养牛大户,对孝子,孝妇,义行提出表彰,戴着大红花游街,奖励农具,钱帛

总之花样很多,处处让交趾人感受到这个官府和以前的官府的不一样。

这才短短一年,大部分交趾人已经不怎么怀念那个李朝了,失去亲人的仇恨,也转移到了李常杰兄弟和后党阉党身上。

苏少保和石薇的名声,在交趾大地上传扬,其中南海时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新年的第一期南海时报特刊,特别用红字刊印了首页大宋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