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2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理办法,及时解决了海船上各种机件的防锈问题。

包括鱼钩也是用了烤蓝工艺,不过平时浸泡在提纯后的鲸油里。

所以苏油真不是瞎吹,他的钓具,真是大宋顶尖科技的集大成。

其实到了后世,鱼竿工艺也同样体现了不少高端科技,比如当年日本顶级鱼竿使用的超高密度碳布,人家都禁止对种花家出口,理由就是那玩意儿还能造战斗机用。

小船上的侍从仔细地测量了水深,然后将鱼线上的棉线结抹到了恰当的高度,在线结下挂上了赛露络制作的浮标。

苏油就对着李舜举感慨:“当了几十年鱼童,奋斗到今天,咱也算是有鱼童伺候的人了”

李舜举就不由得感到滑稽:“明润你章义理,战功政绩,再不济陶朱之能,鲁班之技,哪样不能拿出来夸耀?至于用钓鱼说事儿?”

苏油看了一眼拿饵料撒水里逗弄水面小鱼的石薇:“如果我告诉都监,我的立志,是从小时候一次钓鱼开始的,那时候我连个鱼钩都没有,用的竹丝为钩,可能都监都不会相信。”

石薇还是看着水面,不过嘴角勾起一个浅浅的微笑。

李舜举不明白苏油的意思,只看到浮漂动了几下:“明润你浮漂好像动了”

苏油还一脸痴相:“哪里有这么快”

“哎哟真的动了!”李舜举大呼小叫起来。

苏油这才赶紧掉头,只来得及看见长长的漂尾如一支箭般斜着没入水下。

“哎呀真的!”苏油赶紧摇了几下轮子紧线,然后猛然向后一挥竿:“中!”

“呜”钓线顿时被水下的大鱼拉紧,从近处切向远处,渔轮“哒哒哒哒哒”响起金属棘爪在齿轮上弹动的悦耳声音。

“哈哈哈哈”苏油跳上边上的小船,回头对石薇喊道:“薇儿,今天有大鱼下锅了!”

石薇笑道:“别高兴太早,跑了就不是大鱼,是大笑话了。”

得到了石薇的提醒,苏油变得更加小心,只管多放缓收,保证不跑,这下就只有慢慢折腾了。

不少打鱼的小船,岸边船楼上的居民,纷纷围观。

大湖水质清澈异常,渐渐的,大鱼的影子在水下显现了出来,长度过了小独木舟。

王船上,渔船上,湖滨,全都发出了惊呼声。

大鱼被吓着了,又朝水底栽了下去。

苏油连忙连比划带招呼,让周围小船用竹竿,船桨拍击水面,让大鱼再次游动起来。

如此折腾了两个时辰,最后还是苏油的渔具和钓技经受住了考验,大鱼终于耗尽力气,横躺在了水面上。

王船上的军士抛下粗大的船缆,苏油接住,将上面用作攀舷的铁钩钩入鱼鳃,军士们发一声喊,合力将大鱼拖到了大船上。

这是一条巨大乌黑的暹罗鲤,长逾一丈,重逾五百斤!

范胜凯惊得瞠目结舌,范师哲对苏油躬身感叹:“少保真乃神人也!”

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

第八百五十一章支持

湖岸上传来阵阵山呼之声,不少真腊人跪在湖边,对着王船虔诚礼拜。

苏油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快要累傻了,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手抖得像在打摆子一般。

石薇过来给他按摩推拿,笑着打趣:“平日里叫你锻炼你总是推三阻四,现在一条鱼都差点钓不上来!”

苏油只剩下翻白眼的力气也不看看你家相公钓的是多大的鱼!

李舜举递上凉茶:“这不到底还是钓起来了吗?不过风月雅事,楞给明润弄成两军对垒了。”

倒是平正盛比较淡定,平家在日本靠海,三米长的鱼见得多了,而且这娃现在是邵伯温的脑残粉,这时候还不忘给自家偶像立旗:“小邵先生打过两条鲸鱼,比这大多了”

对这种解嗨党,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他空气。

苏油休息了好久才缓过劲来,起身对李舜举笑道:“要行雅事儿那还不容易,我立马给都监变个戏法!”

大鱼离水这么久,已经死了。

苏油让军士们将大鱼平放在甲板上,并在鱼体下方加上木楔子,让鱼体稳固。

用清水和精盐将鱼表面的粘液洗净,小心地不让鳞片脱落。

然后用布吸去鱼表面多余的水分。

接下来就是定形,将大鱼摆成游动的姿势,用纸塞入鱼口,鱼鳃,使鱼形挺括,将鱼鳍系上细线,牵引舒展,整理好形态。

一群人在周围围观,少保这到底是要干啥?

接着苏油叫人磨墨,用刷子在鱼体涂抹,根据鱼身上的颜色调制不同浓淡,背部和鱼鳍骨墨色最深,到鱼腹最浅。

暹罗鲤通体都是黑色,倒是不用调制其它的颜料。

整理完毕,取来一匹素绢,剪出合适长度,小心铺在涂了颜料的鱼身上,均匀地按压刷匀,然后拍打,干了的地方还要喷水,等到鱼身的颜料被拓印到素绢上后,最后将素绢轻轻揭起。

船上众人都是大声惊呼,素绢上,印下了一条大鱼的身形!

等到苏油在缺墨和脱甲的地方细心补全,再用毛笔勾勒出鱼的眼睛之后,一条活灵活现的暹罗鲤跃然于素绢之上!

“妙极!”李舜举是书画之道的行家,这画上之鱼的浓淡设墨,形态姿势,与真鱼一模一样,不由得赞叹:“闻所未闻!世间尚有这等技艺!”

苏油笑道:“添上莲荷水草,这就是一幅画,不过那些我不擅长,得找人后补这是我给自家儿子拓印海鱼练出来的手艺,都监,可还能看?”

李舜举赞不绝口:“活灵活现啊!哈哈哈,明润真是奇思妙想,这都想得出来!”

苏油取过一支大笔:“这叫鱼拓,还请李公与我题记,当个见证人。”

李舜举将笔接过,略加思索,提笔唰唰唰写下一首诗。

少年不得意,落魄无安居。

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

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

然后在诗后写下:“熙宁十年十月廿一日适真腊,入大湖。太子少保明润,施纶获巨鱼,拓留其影,皆异术也。录太白诗以记。领内侍都监,提举海宁市舶司,节度留后李舜举,识证。”

苏油高兴坏了,连连拱手:“李公思之妙,令苏油叹服。”

这首诗不是李舜举自己写的,而是抄的。

诗取自李太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但是抄得堪称绝妙。

诗中有两个典故,一是庄子里任公子钓吞舟之鱼,一是汉武帝派遣驷马高车入蜀迎司马相如。

一应苏油今日钓鱼之事,一应苏油当年出蜀后高中科举,龙颜大悦的旧事,写在这里,那是要多妥帖有多妥帖。

明面上将苏油比作任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