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们神庙的地方,邵伯温发现了这些人的祖先留下的上古岩画。
岩画上,有一艘来时路上见过的旺佳锡岛上的那种小船。
那艘船看起来像汉字里的“庸”字被压扁了一般,于是邵伯温将这群人称为庸古人。
这个地方民风淳朴,于是科考团决定将观测站建立在这里的山顶之上。
经过一年的时间,在当地土著的帮助下,他们建立起了一个据点,也教会了当地人造木头房子,耕作,放牧,烧陶
这里有大量的玳瑁,贝壳,海参,这几样东西在这里分不值,前两个,人家吃完肉之后便将壳到处乱扔,最后一个,压根就不吃。
邵伯温记着苏油的教导,在定好天台地点之后,就准备返回。
结果风向不利,于是邵伯温留下林遂建基站,自己则带领一半船员,继续向西南探索航行。
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在一个巨大的海湾里。
绕过海湾的东北角后,才能继续沿着海岸向西南航行。
结果越航行越是惊讶,整整航行了两个月,风倒是越来越大,船也越来越快,而这条海岸线,一直没有尽头!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小岛,这是一片新的大陆!
大陆东面这片海域,海水很温暖,水下是无边无际的珊瑚森林。
真的是森林!什么五尺珊瑚树,七尺珊瑚树,在这里遍地都是!
这片大陆上的动物,也刷新了科考人员们的认知,都是些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肚子上有袋的两足巨鼠,长着鸭嘴鸭脚的野兽,不会飞的巨大鸟类,总之就是一片山海经里描述的那种古野洪荒!
当地的土著也和宋人很相似,不过还是原始部落模式,结草为裙,构地为灶,也会酿酒,也有古代吴越人的纹身和雕题习俗,有木雕,石器等加工工艺。
他们热爱歌舞和音乐,喜欢围着篝火敲着木鼓歌舞。
邵伯温认为这是古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山海经中记录的那种蛮荒时代的宝贵遗存,在这里重点考察了两个月。
直到风向重新变化之后,才带着各种各样的标本和记录返回,因此耽误了不少的时间,不过他认为非常值得。
这是比南天星图还要重要的东西,对于揭示三代之治以前的社会构成,有重大借鉴意义!
同样的,这片土地上也有战争,有贪婪,有部落曾经想要对他们发动袭击,不过邵伯温非常谨慎,从来不远离水道,警戒也放出去很远,谁袭击他,只有吃亏的份。
白白给考察团增加了不少上古三代战争模式和军器的标本而已。
越往南,风浪越恶,而且岸礁和珊瑚礁都非常可怕,邵伯温便没有继续,最后在抵达了一片如同撒了金子一般的沙滩地带,进行了经纬测量之后,驾驶船只返回。
邵伯温最远到达的地方,在大宋经纬制的东经四十二度零二分,南纬二十七度二十八分。
这个地点,被邵伯温命名为金滩,后世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
这片大陆,被命名为南宋洲,而他们建立天观测站那个岛,被命名为明组岛。
山海经:“明组邑居海中。”
邑,即邑落,应该说邵伯温取名字的本事儿,比苏油自己强出了不少。
第八百四十六章 大利
第八百四十六章大利
“南宋”这个字眼,深深地刺激了苏油,几回提笔想改,但是事先说好的,冠名权,归发现者所有。
只好悻悻地安慰自己,莫慌,照这个架势发展下去,很快就会有东宋与西宋出现,莫慌。
邵伯温的科考队人数虽然少,但都是精英,跟张散带领的那帮眼睛只会扎钱眼里的东西不一样。
理想大很多,觉悟高很多,科考资料,完备得多。
而且都是特选出来的一专多能之辈,邵伯温航海的时候,科考小组也没有闲着。
他们在明组岛西面,南宋洲西北半岛的突出部,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矿藏。
有了科考船带过去的机械设备,小组成员们很快利用发现的矾土,煤,铁,铜,锰等矿藏,自力更生地玩了起来。
用矾土制作高温砖,炼出了高锰钢和精铜!甚至开始了造船!
这不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的情节!这是神秘岛!
在当地土著人的眼里,这帮人就是神灵,等到第一季麦子收获下来之后,包子和馅饼的滋味让他们欣喜若狂,敲着木鼓狂欢了好几天。
不过邵伯温出于稳妥考虑,出发前还去海湾里了两条鲸鱼,给岛民和留守人员获取了大量的油脂和肉食储备之后,才带领一半人开始了返程。
除了标本,邵伯温也带了一些活物回来。
有样学样,苏油有木客装逼,邵伯温也养了一只长臂猿,通体漆黑,两个脸颊却是白色。
小猿聪明得很,被邵伯温教会了很多动作,不过比木客能打手语相比还差一些。
此外船上还带了不少种类的鹦鹉,以及好几种如今被宋人成为“倒挂鸟”的美丽鸟类极乐鸟家族成员。
这东西饲养起来非常娇贵,需要吃水果和蜂蜜,中南半岛上的王公贵族们,喜欢养白象,孔雀,倒挂鸟的珍贵程度,还在白象孔雀之上。
这名字太难听了,苏油还是将之改名成极乐鸟。
邵伯温展开一张大图:“这是回程路上,根据整理的资料绘制的航海地图。”
看着南宋洲那熟悉的北部和东部海岸线轮廓,苏油表示赞赏:“路过广州的时候,记得将这些资料丢给沈存中一份,他的九州禹贡图,我看还够呛画得完。”
沈括如今是宣州太守,就在广州与广南西路交界处,和苏油的郡封梧州相邻,他在那里无聊得只能画地图玩了。
还有就是学王安石,天天练书法,翻来覆去三个字“福建子”。
八月,交趾郡宁海军,组建完毕。
这是一支水陆两栖部队。
王韶手下的将领,除了孙能,吴逵,王德甲,还有本地的刘纪,黄金满,韦首安。
王韶用兵,从来都是以情报和谋略为主,手底下也一贯汉蕃交杂。
这人似乎有一种魅力,能统合各种乱七八糟的部队。
而且这样的部队,在他手底下颇有战斗力,总能打胜仗。
有四分局面,对王韶来说,仗就已经基本赢了。
这一点上跟苏油不一样,苏油和郭逵有点类似,喜欢苟实力,力争少犯错,然后给对手制造各种假象,等对方犯错之后,一路平推。
其实人家王韶的指挥统御,每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才堪称战争艺术,苏油这种就是渣。
不过苏油有强大的理工背景,比如这次战交趾,偏偏就是利用理工巅峰之作的纵帆战列舰,打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