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8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的风帆,向昌国诸岛驶去。

第二批小渔船又再次围拢了过来。

三岛巡检王德甲,让兵士划着小艇,一脑门子汗,来回招呼捕鱼的秩序。

一条大海狼鱼从海面上跃起,大尾巴扫得王德甲一屁股墩坐在了甲板上。

“直娘贼的……”王德甲扶着被打歪的斗笠,坐在那里两腿哆嗦,激动得起不来。

常年被海风吹得黝黑的脸上又是眼泪又是笑容:“这个年,直娘贼的好肥啊……”

昌国诸岛,有了两浙路最高行政长官的批示,年前可足了劲的存盐,苏油的批示是,淘汰浪费资源的生产方式,淘汰口味不佳的海产品,今年昌国必须生产尽量多的黄鲞,满足大宋人民餐桌上的需要。

什么海水洗黄鱼,少来!

所以岛上的妇女儿童都动员了起来,杀鱼!腌鱼!晾晒!

鱼类还有一种重要副产品——鱼鳔。

石首鱼胶,是如今大宋最顶级的粘合剂。

所以这是一门大生意,必须依靠四通成熟的商业模式。

所有参与打鱼的渔船,钉牌,登记册籍,由四通商号统一安排生产,运输,销售。

渔农们组成渔业社,在商号指导下进行生产作业,实现人力和资源产品的最大化利用。

商号组织给渔农们运来粮食,油料,食盐,几乎管理到了方方面面,包括家中的菜刀,铁锅,都当做福利奖励发放。

相对以前打到鱼吃鱼,打到虾吃虾,没鱼没虾吃蛤蜊的日子,现在家中有米有面,院子里有鸡鸭,只靠打鱼都能过上正常的生活,海上作业辛苦,甚至商社没月还要发放一斤药酒祛湿驱寒,有个头痛脑热还有医生上门诊治。

这样的日子对渔民们来说,相比以前,简直就是到了天堂。

同样的道理,苏油指示舟山附近水师,都是渔家子弟,现在不出力什么时候出力?农忙时节,军方必须出动帮助地方百姓生产。

以后的大宋水师,将是组织最严密,训练最苛刻,技能要求最复杂,知识储备最高深,眼界最开阔,战力最强悍的精锐中的精锐,战舰,将是大宋漂流在海上的国土。

这支部队如何打造?远航万里如何控制?必须从思想上找到根源。

根源就是这里,即使漂流万里之外,这里有你们的父老,你们的兄妹,你们的家!

你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为了皇宋!

苏油都发话了,又是自家人,那还有啥好说的,所以当金悌和平正盛来到昌国的时候,从港口向岛上看过去,整个岛屿都飘扬着一串串的黄鱼鲞。

苏油在今年进行了大量的体力劳动,肌肉重新变得结实,不过明润是明润不起来了,黑里透亮倒是真的。

金悌是来辞行的。

苏油将高丽使臣转达的国王善意传报给赵顼,赵顼很给面子。

许高丽大僧统义天入朝觐见,赐紫衣,紫金钵盂,禅杖,檀香。

答应义天的请求,让他在杭州跟从净源大师修习佛法。

义天求请赵顼,希望能够将本宗的佛教经典复刻翻印,除了自己学习之外,学成之后,还要带去高丽传法。

这是要做高丽唐三藏,赵顼很感动,大手一挥同意了,将这事情丢给苏油办理。

南风起来,金悌此次回高丽,顺便带来义天给苏油的书信。

苏油看过信件:“陛下亲自召见,这么高的规格,大使回去不但无过,反而有功了吧?”

金悌拜谢:“多谢少保周全。”

苏油笑道:“跟我有什么关系,早与你说过,两国君王仁德,不会过多计较的。对了,王相公正在筹划废弛铜禁,就从舶来钱开始。”

“回去与你们国王商量,高丽需要多少铜钱才够流通之用,报上个数字来,两浙路神泉监给你们铸钱,以后不用偷偷摸摸走私了!”

金悌大喜过望:“当真?这实在是天朝莫大的荣宠,小国举国上下,莫不铭感上国之恩。”

苏油摸了摸鼻子,感觉很惭愧,还有哭着喊着求你进行货币侵略的,真是没地方说理去了。

见平正盛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苏油,苏油只好放下手来:“日本也照此办理。谁叫我们是一衣带水的亲戚呢?”

这真的是大恩德,如今两国和大宋走私贸易铜钱,其中的差价是非常恐怖的。

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

第七百八十六章沈括的外交

大宋官府,肯定不会比刀头舔血的走私商人更加心黑,因此两国在交换中,必然会得到比以往更加巨大的经济利益。

但是同样的,大宋官府能够组织的贸易规模,那就不是走私商人们那点小打小闹了。

所以说白了这就是赤裸裸的经济侵略,不过鉴于两国如今还非常落后,这种侵略,给两国带去的,竟然是不小的好处。

而大宋将在这样的贸易里边,极大地加强对两国的控制力,使之成为商品倾销地,还要小心的控制顺差,先得把两个小国扶持起来,增加其国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不然想剥削都无从剥削起。

这就是事情的本质,也是两国感恩戴德的原因。

苏油就是这么苦,不但要操心国内,还得操心海外,要做生意,先还得要把贸易伙伴培养出来,简直是见了鬼了。

平正盛没打算回家,他就是闲得无聊跑来送信的,递上了邵伯温的信件:“小邵先生说,琉球也有这样的要求。”

平正盛如今是邵伯温的脑残粉,邵伯温是什么人?没有理工的臂助,都是上知天下知地理的人物,后世街上算命的,十个里有五个都打着他的招牌!

忽悠一个梦想如桃太郎那样建功立业的单纯日本少年,那是连嘴都不用张几回。

桃太郎苏油有感觉自己鼻子有点发痒了,平家的家纹,到底变成了一只蝴蝶停在了桃子上。

打开信,还是两个月前从麻留甲发出来的,观象科考队与商船队在这里分道,招募了当地的土著,顺着群岛向西南驶去。

科考船上装载了大批给养,药品,武器弹药,渔网,绳索,建筑工具,各种精密仪器,包括六分仪,罗盘,巨大的望远镜,甚至还有一架最先进的航海钟。

此外还配备了大量和当地土著搞好关系用的货品。

船队配备了五十人,包括水师军人,炭笔画家,天学家,矿物学家,经验丰富的老农,医生,财会人员,统计人才,分别来自司天监,四通商社,翰林院,太常寺。

甚至还有潮报和两浙新报的两名记者。

要求很高,每人都必须是一专多能的好手,才有登船的资格。

邵伯温年纪虽然小,但是却是这次航行的首脑,因为这娃是苏颂,陈昭明,苏油调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