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5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士何出此言?”

“刚刚看到一个白色的人影……”司马光伸手一指接生婆子“她!怎么一身白,还戴着孝巾?”

富弼也进来了,一边靠着门喘气一边拿邛杖杵得青石地面笃笃笃地响,痛心疾首地说道“到底怎么回事?不是说苏石氏体格强健,尤胜男子吗?!苏明润呢?如今如何了?”

蔡挺这才反应过来,腿一软,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相公和学士可吓死我了,这些……这些都是苏明润弄出来的花样……”

老婆子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都在这署里,吓得都有些结巴“娘子安好……孩子也安好……是……是探……探花……要我们……穿成这样的……老……老身也说……不太吉利……”

富弼和司马光也觉得有些脑袋昏,众将赶紧扶住,将他们扶到椅子上。

等到富弼缓过劲来,看着局促的老妈子,怎么看那身装束怎么不顺眼“这位婆子,郡君没事儿?”

老婆子赶紧福了两福“没事没事……老身……老身就是来报喜的,母子平安……内堂……内堂还有些支应……各位官人宽坐……”

说完以老妈子绝不该有的敏捷,跑了。

早知道不抢着来报喜了!探花郎府上规矩客人太吓人了!

……

石薇母子已经移到了整洁干净的床上,苏油腻在她身边,亲吻着她的额头“薇儿,苦了你了。”

石薇看着襁褓里的孩子,脸上露出幸福满足的笑容“小油哥哥,我们小苏轶真可爱。”

新生的婴儿皱巴巴的,其实不怎么可爱,但是自己娃就不一样了,苏油看着自己的骨肉“胎发挺浓密的,以后可能会是大胡子。”

石薇白了他一眼“你想得可真远。”

苏油说道“小孩子还是别叫大名,越贱越好养活。”

石薇问道“就跟小鼠瘦娃,还有狗剩哥那样?”

苏油说道“嗯……要不叫扁罐吧,当初土地庙那么多陶罐,就那几个不像样的丢后头屋檐下,我到中进士后回眉山都还在那里好好地摆着,青苔都老厚了。”

只要是苏油说的,石薇都觉得有道理“嗯,那就再把小扁罐给我抱抱。”

小扁罐还在熟睡,浑然不知道已经被无良的父亲取了个非常难听的小名。

窗户上想起了两声敲击,接着张麒的声音响起“少爷,富相公和司马学士还在堂上等着呢……”

“哎哟!”苏油这才想起来,早把这事儿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起身给石薇扶好枕头,又亲了她和小扁罐一下,苏油这才匆匆回到堂上。

富弼和司马光正在和蔡挺交流陕西治政,一群将领在下边坐蜡,就种诂偶尔还插得上几句。

见到苏油出来,司马光第一句话就是“明润你让接生婆子穿一声白是什么用典?”

呃……不是该先恭喜我吗?苏油只好先回答问题“医疗上的事情,对卫生条件要求很高,浅色衣服有点污垢立即就能看出来。”

富弼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又是理工实用之道是吧?”

苏油再也忍不住了“不是该先庆祝我当父亲了吗?”

说完转身对张麒说道“三班接生婆子,助手每人赏一贯,稳婆每人两贯,这一班每人两贯,婆子五贯。还有奶妈可以进府了。”

张麒答应,然后去了。

富弼觉得苏油很可怜“还是家中没有老人仆役,丫鬟侍妾,明润这些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苏油说道“也还好了,现在是玉娘在帮忙,很快龙首村那边会来几个婆子。”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露出一副了然的神色,郡君对探花郎果然是严防死守,估计蟑螂不到四十岁,都进不了院子。

看着众人的神色,苏油转了个弯才反应过来“你们想哪里去了!乡下婆子凡事都亲力亲为,养过很多孩子的,她们经验比城中新妇更多!”

富弼很善良,强行转移话题,嘴里还一副苏油活得太难,大家不要再让他难堪的语气“听闻朝廷要派员下来勘察陕西诸法,我和君实有些不放心,特意过来看看你们做好准备没有。”

第六百一十四章 检查组

第六百一十四章检查组

苏油笑了:“陕西诸法条令虽然细屑,但是各有专人负责,公使钱我也懒得动,都是当年的老规矩,交给蔡公支使,别的都有账簿核查,反正就七个字——事无不可对人言。”

司马光问道:“不过明润你的青苗之法……”

苏油说道:“呵呵,青苗之法,陕西下等户那是承两宫和陛下的荣辉,走的慈善基金的路子。上三等户的贷款,因为与小农机械和工坊配套,各户贷款积极,虽然贷息比外路低一半,但是我收回及时,总体说起来贷息收益不比外路差。”

这其实就是变相将贷息加到了农器的成本上去,因为有商州胄案的工业加工,铁器成本大幅度降低,为了减小对手工工坊的冲击,苏油不能将农器价格定得太低,中间的差价,很大部分作为让利,用于上等户的贷款利息补贴。

一通操作不显山不露水施展下来,落实到账簿上,就是陕西青苗贷虽然利率低,但是规模庞大,总收益不让外路,而且无需摊派,大家还很积极。

富弼问道:“那保甲法呢?”

苏油说道:“应朝廷裁军的号召,陕西汰裁了两万多正军,这些军人回到地方,因为都曾经过战阵,自然就被乡亲们选为保甲。”

“朝廷的敕令,十户一保,这些军人加上原来县里汰回乡的弓手,比这个比例之多不少,每个乡村都有治安室,配备了上次缴获的军器。保甲法,陕西执行得没毛病啊?”

司马光说道:“校阅呢?朝廷要求保甲还要每年校阅上番。提高保甲的战力。”

苏油一摊手:“我相信朝廷使者对各地保甲的战力应该是有个正确了解的。既然上番的目的,是为了校阅保甲的实效,那就让他们下去抽检呗。”

“如果抽检结果不合朝廷要求,陕西保甲战力差于外路,尽管追究我们地方官不上番不校阅的罪过好了。”

下边众将都露出心领神会的笑容,这次大军转业,结合了土地赏赐,那是功勋老卒的福利。

这些人的战力,丢到外路,担任个县巡检都头都是轻轻松松,探花郎又想欺负人了。

司马光又道:“农田水利不说了,谁都知道你们蜀中人的能耐,使节不会在这上面挑刺。但是保马法呢?”

苏油笑得不行了:“学士,这青呢轿子人抬人,人家的任务就是下来挑毛病,你让人家一点毛病挑不出来,这不是让人难堪吗?总要大家都过得去才行吧?”

“所以有狼渡马场打底,保证军马数量胜过它路就有了底气。至于法令执行上出点毛病,也不是多大的罪过,这才是地方上本应该的样子嘛。”

司马光都傻了,还有这样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