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3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乱瞎搞。

六十万贯的投资,经过运作,能让六十万人口脱贫。那中书一千六百万贯的青苗贷放下去后,能脱贫的人口,可不要太多哟!

臣为陛下贺!为大宋贺!不知道中书有没有具体数字,如果有的话,如此振奋人心的大喜事,不是应该通报全国官民吗?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随着陕西贫困人口的减少,明年臣会减少青苗贷的发放。因为《青苗法》写得很清楚嘛,它的目的,是让农人有粮食可种,有存粮可倚,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不会再被欺压兼并。

好,这个目的是真的好!

臣遵照施行之后,明年这十二万户,真的就有粮食可种,家里有存粮了呢!

他们不再需要依靠青苗贷,都能自给自足了!

六十万贯的投资,经过运作,能让六十万人口不再依靠青苗贷救济,那中书一千六百万贯的青苗贷放下去后,今年大宋能自给自足的人口,一定会增加不少吧?

臣为陛下贺!为大宋贺!不知道中书有没有明年裁减青苗贷发放人群的具体数字,如果有的话,如此振奋人心的大喜事,不是应该通报全国官民吗?

邓文约是臣老乡,当年他在庆州上书,说以一州观之,知一路皆然;以一路观之,知全国皆然。

臣以为他说得很有道理,臣在渭州观陕西,真的就是如此,想来以陕西观全国,必定不差!

所以臣在陕西,欢欣鼓舞,坐等中书!公!布!喜!报!

富弼才到洛阳,就接到了苏油进京的奏章,不由得哈哈大笑“好!好一个苏明润!哈哈哈哈,君实你召他来洛阳!我的园子也交给他了!”

司马光也莞尔“这奏章上去,怕是中书和陛下那里都不好看啊。”

富弼说道“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然他们说青苗法是为百姓好,那百姓受益之后,就应该能够自立,不再需要青苗贷。”

司马光说道“对呀!如果青苗贷的目的是帮助老百姓,那么其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不再需要青苗贷!”

富弼笑了“这道奏章的杀伤力在于,如果青苗法仅仅是增加国入,没有让老百姓受益,那青苗法就是聚敛之法,桑弘羊之法!理应取缔!”

司马光也明白了“如果青苗法是助民之法,那随着摆脱贫困的百姓越来越多,需要救助的对象越来越少,青苗法同样也当渐渐消失!苏明润,大才!”

其战略眼光和高度,比如今的反对派们,明显高了一筹。

富弼取过一封信“君实,看看这个。”

司马光展开,是一首诗。

八关漫溯围王气,

五水絪洄注帝居。

雨野搀犁经汉圹,

晴郊浚井现周彝。

河山叠乱灰飘絮,

文武升阶玉荐衣。

局事纷离君莫问,

英雄早在彀中迷。

八关,所指是洛阳周边在汉代设置的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座拱卫洛阳的关卡。

五水,是指洛,伊,黄,涧,洹五条主要河流。

这是一首怀古诗,借对洛阳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屡次兴衰,战争留下的影响等的吟咏,进而引出对时政的批判。

字是如今大宋朝独一份,司马光笑道“苏明润的?进步比他那大侄子,可差得不少。”

富弼将信笺仔细地收起来,笑着摇头“当年介甫参政,我离京之时,劝诫他要相忍为国。如今他写诗笑话我,意思是他做到了,我却没做到。”

第六百一十二章 梳理军政

第六百一十二章梳理军政

司马光说道“如今他打着新法的名目,在陕西因势利导,局面初成。彦国,我们要不要推明润一把?”

富弼摇头“过犹不及,我们参与进去,怕是要引来朝中反弹。就这样挺好,多在地方施政,舆情把控上支持就行,其它的,任他施为!”

“此子手段心思,都称得上老辣,可是对百姓却又慈悯。差不多担得起内圣外王四个字了,何须你我操心,且待时日罢。”

六月,王安石请贬监察御史里行刘挚,御史中丞杨绘于岭南,赵顼不许,改刘挚监衡州盐仓;杨绘罢为翰林侍读学士,出知郑州。

防汛进入关键时期,各地开始爆发汛情。

苏油做事一向都是作在前头,而且陕西地势高,只有旱情没什么水情,不用太操心。

不过两浙,河北,甚至汴京,局势危急。

六月,丁巳,河北饥民为盗者,减死刺配。

七月,辛卯,北京新堤第四、第五埽,最终还是没有扛住,决口了。漂溺馆陶、永济、清阳以北,遣内侍都知张茂则乘驿相视。

甲午,赈恤两浙水灾。

不过总体来说,算是一个丰年,八月,陕西开始收粮,农人的脸上,终于开始有了笑容。

苏油指示常平仓使,按照转运司之前的评估,一边大肆腾出陈粮加工面粉,面条,馕饼,一边收购粮食,避免粮贱伤农。

即便如此,陕西粮价,依然出现了二十年来第一次整体性的下降!

改革派高歌鼓舞,将这个丰年作为新法的成果大肆宣扬。

恰逢西夏使节闹着要大宋归还被劫掠的人口俘虏,中书行文陕西,征求意见。

苏油上报朝廷,说是鉴于西夏面临严重的粮食饥荒,将这些百姓还回去,那是让他们送死。

这部分百姓,是为陕北开发做出了贡献的,同时还附上了五万夏人移民的万言书,言辞凄切,求大宋陛下仁慈开恩。

看着密密麻麻的红指印,赵顼的眼眶红了,不是感动的,是被刺激的。

敌国百姓,哭着喊着请求内附,从古到今,几个皇帝做到过?

历史记载只有周文王,所谓东征则西怨,南征则北怨,皆曰奚我后?

凭什么不先打我们啊?凭什么要把我们排在后边啊?

于是赵顼飘了,指示陕西,一定要做好西夏内附群众的安抚工作,要搞好他们的民生,要稳定他们的情绪。

有了这道圣旨,苏油反手就对夏人说起了硬话,陕西可以归还部分西夏战俘,大致五百人,并且为西夏四十万石粮食援助,但是在人口内附问题上一刀切,从此翻篇不准再提。

一句话,要,还是不要?!

而另外一头,苏油给董毡和李文钊送上情报,西夏今年处境堪忧,从目前情报看,河套减产已成定局,现在正是青黄不接之时,机会自己把握。

董毡表示自己很久没有过过肥年了,西夏那边的熟蕃都是俺亲戚,眼看着亲戚遭难还不伸手,那就不是人。

李文钊回信说天都山的问题就是粮食太多人太少,谢谢苏探花的关心,该做的事情,我已经在做了。

双方都竖起仁义的大旗,大肆在边境招诱西夏熟蕃。

这下西夏人彻底慌了,苏探花,说好的四十万石粮食,不能反悔!

终于,熙宁四年七月末,宋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