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1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争红利’……”

邓绾说道:“还有农田水利法,如今各地推行多不得力,情况最好的在荆湖南北路,各地上报的成果喜人,然而……”

王安石问道:“然而什么?”

邓绾有些尴尬:“然而,投资兴建堤埽,开圩引水之人,都是……蜀商,要不就是吴商,但是吴商的目的,也是为了与蜀中交换货物。”

章惇说道:“相公,不能再被动了,如此一来,怨声尽归于我们,而好处尽归于他们,这个……”

王安石说道:“子厚有何建议?”

邓绾拱手:“施其长而分其势!荆湖开发既然有这等大利,理应成为朝廷的重点,否则就变成苦活累活全是我们干,便宜都被蜀商捡走了!”

王安石有些无语,这事情苏油曾经详细禀报过他,却是吕惠卿和王雱等人嫌收效太慢,认为是苏油的拖延之计。

好在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其实也不晚,毕竟如巢湖那样的大型人工湖,不是国家力量,没人能够拿下来。

不过这就成了改革派被苏油倒逼着执行他的主张,做了,会不会对改革派造成伤害?

想到此节,王安石暗叫侥幸,除了少数人知晓,苏油并未大力宣扬过,这娃只是支使四通商号,在荆湖两路,用帮助各地狂刷农田水利条约政绩的名义,捞得盆满钵满。

现在看来,苏油之前提出的方案的确可行,解决了疟疾问题后,荆湖就成了好地方。

朝廷如果再不积极一点,那国家被商贾们攫取的利益,就太大了。

但是要得利,需要先投入,他又不是苏油那样的强盗,发了一把西夏的国难财,这本金何来?

邓绾建议道:“广惠仓公田无数,如今薛向已经考察清楚田册,反正发运司需要的是稻米而不是稻田,完全可以将其卖与民间,然后将收取的款项作为本金投放到荆湖,来个以少易多!”

王安石拿指节敲着巨弩的弩臂,沉吟道:“这事情,离不开蜀中的支持,离不开他们的机械,技术,药品……”

最终下定决心:“子厚,荆湖的局眼在何处?”

章惇立刻回答:“夔州!”

“夔州上接峨岷,下瞰荆湖,物资周转,一日不下万千。”

“要经略荆湖,必须倚赖蜀中,要倚赖蜀中,就必须把控夔峡。”

王安石说道:“正是,所以此任非你莫属。你知夔州,苏明润那里,当会支持。”

章惇不禁苦笑:“那……我尽力吧。”

苏明润不好惹,而且以章惇的心气,都不敢说能在夔州干得比他更好。

那里还是苏油的基本盘,就好像江陵之于王安石,福建之于吕惠卿,陕西之于司马光,陕西之于种家。

如果保持夔州的施政惯性还好,要是对夔州施政大事更张,那就又算是捞过界了。

不知道苏油对自己放心不,要是不放心,必然导致反弹。

王安石沉吟了一下:“让苏明润和子华分领陕西和永兴军军政。陕西诸军,皆有内官当着监军,陛下那里,应当没有什么异议。”

这也是利益交换,官职虽然没有提升,但是将两人的事权都放大了。

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这是汉唐牧守方有的待遇。

邓绾在心里乐开了了花,让章惇离开朝堂的目的,达到了。

……

来自朝堂的暗示,让韩绛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军事方面,隔壁苏明润就是例子,于是韩绛召种谔前来询问方略,苏明润怎么赢得很轻松的样子?

种谔分析道:“苏明润所依赖的,就是蕃人,情报,寨堡,却敌于国门之外这几条。”

所以,我们应该发起横山攻略,不能再被动了。

韩绛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开幕府于延安,军事方面专任种谔,情报方面专任西夏讹庞家逃奴王文谅,选蕃兵为七军,以种谔为鄜延钤辖、知青涧城,命永兴军路诸将皆受其节制。

永兴军路安抚使郭逵表示不服:“谔,狂生耳,朝廷徒以种氏家世用之,必误大事。”

于是韩绛上奏,郭逵阻挠军事部署,发表不正当言论,我这里用不着他,请陛下召回。

苏厨

第五百九十二章 纵横

第五百九十二章纵横

种谔表现也相当亮眼,克服了后勤不继,士气不振等诸多困难,带兵于啰兀突袭西夏军,占领了此处要冲,并让燕达率领两万人筑城而守。

紧跟着建筑永乐川、赏逋岭、抚宁故城、吐浑川、开光岭、葭芦川等寨,各相距四十余里,相互呼应,开始了横山攻略。

其实这已经是对西夏国土的入侵,第一目标是西夏人的夏州。种谔指挥得干净利落,韩绛向朝廷上报了种谔入夏之功,乞加旌赏,赵顼欣然同意。

郭逵是大头兵出身,和大儒后人种谔相比,韩绛更信种谔。

但是苏油压根没有这样的歧视,伸手截胡,送回京城干嘛?郭逵老韩你确定不要?那正好,你不要我要!

将郭逵要来当自己手下。

郭逵也不客气,一到陕西,就深入巡查各路军队,每至所部,令人自言所能,暇日阅按之。

苏油见郭逵如此精通军务,还一副怕累不死的样子,立即将包袱整个丢给他,放鸽子去了。

真是放鸽子,陕西鸽子很多,当年李元昊坑宋军,就用的鸽子。

石薇怀孕了,苏油其实也不知道鸽子蛋和鸡蛋营养上有啥区别,不过鸽子蛋是苏油见过少有的煮熟后蛋白还是透明的蛋。

后世不少家庭都会给孩子,孕妇吃这个,苏油就照猫画虎地弄起来。

鸽子需要住得高,渭州如今已经成了后方,城头的几处望楼如今已经没啥用了,于是苏油直接让张麒改造成了鸽子楼。

陕西境内,交通道路如今修整得非常好,比如商州到渭州,已经是沥青马路。

信鸽通信系统,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因为鸽子对家乡的磁场记忆,时间并不长,因此需要将渭州的鸽子运往各地释放后,鸽子才会飞回渭州。

而且如今的交通速度并不快,普通驿递一天六十里而已。

因此需要每天往三百里外的商州送几只鸽子,然后商州不管是否有信件,都必须释放它们,让它们主动飞回来。

如果留在商州,过不了多久它们就变成商州鸽子,不再是渭州鸽子了。

要形成一个快报体系,各个城市寨堡,鸽子的饲养量就非常大。

种群很大,蛋就不少。

这个事情其实石通商号一直在做,眉山培养的信鸽,最远甚至可以从杭州飞回老家。

不过渭州到眉山成功率还很低,不是因为别的,而是秦岭上空的鹰隼太多,路上消耗的时间太长。

渭州信鸽的颜色都很深,相当丑。

因为鹰隼害怕乌鸦,深色的信鸽存活率比浅色的高得多。

鸽子咕咕叫着,对苏油这个不速之客表示不满。

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