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9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下令,边州不得行青苗法。

旨意一到,渭州,雄州这些地方,百姓无不感恩戴德,欢声遍野。

新政终于进入短暂的稳定期,看起来一切向好。

通进银台司范镇离职之前,向赵顼推荐苏轼为谏官。

王安石是绝不可能让苏轼入台谏的,他的姻亲,侍御史知杂事谢景温立刻上奏,弹劾苏轼兄弟几年前丁忧归蜀之时,利用皇帝特批的御舟,载货物卖私盐!

而且说苏油必定知道实情,要求赵顼召苏油询问。

苏轼立即居家待罪,苏油被赵顼叫进,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说明规定问题。

苏油听闻后,不禁摇头,新党也是肚子里藏不住二两香油的东西,这才刚刚勉强坐稳,立刻翻手打压本可以成为助力的改良派,终于还是对自己动手了!

但是藏不住二两香油的,更有可能是赵顼,绝对是自己密奏之事,已经被新党知晓!

大小苏卖私盐!谢景温怕是见到苏轼天天在狐朋狗党家里趁饭,自己不招仆从天天吃食堂,不知道苏家到底多有钱!

小苏赢娶白富美天天忙着生娃不去说他,光程夫人留给苏轼在四通商号的遗产,就是一笔不菲的数目。

但是人家出招了,自己这边就得应手。

询问的地方在法司,苏油进入堂中就对吕惠卿笑了“吉甫,这是将我也列入同犯罪囚了?”

苏油一向对比自己年纪大的朝官称呼官职,更老的直接称某公,以表示尊敬,现在对年纪比自己大得多的吕惠卿直接以字相称,这意思相当明白。

就是不满!

吕惠卿苦笑,没有答言。

谢景温疾言厉色“堂下之人,先报履历!”

苏油有些吃惊“真的要报?有点长呢……”

谢景温一拍惊堂木“这是规矩!”

苏油歪着脑袋看他“你是谁呀?”

谢景温傲然道“侍御史知杂事谢景温!官职卑微,然纠核奸邪,也不遗余力!”

苏油直接不理会他了“吕检正,有这规矩吗?”

只要吕惠卿敢说有,苏油转头便要弹劾他。

吕惠卿只好将谢景温手底的惊堂木取过来。

本来还想欺负苏油年轻,先用声势震慑他一下,现在反应过来,这娃可是当年在渭州被谅祚包围十数日面不改色,最后一把火烧掉几万人的主。

脸上换了笑脸“明润,我这也是不得已,官家让问话,我们走一遍过场就好,无论子瞻子由兄弟如何,要说明润参与其中,我首先是不信的。”

苏油也换了笑脸“这才是讲道理嘛,不知官家让检正问什么。”

吕惠卿说道“你是苏家兄弟的叔叔,当时也在眉山……”

苏油立刻制止“不然,检正所知恐怕有误,当时我人在嶲州。眉山倒是也待过,不过那是因为身上沿边转运使的差遣。之后因兄嫂去世,告假奔丧,前后一共也没有多少时日。”

滴水不漏。

吕惠卿点头“原来如此,看来是下面人没弄明白。那他们兄弟俩抵达眉山之时,船上可有货物私盐?”

苏油答道“这个就不清楚了,我再次抵达眉山之时,二子尚未到达,之后兄长归山,我又去了一次,那是二子已经在守庐,这船嘛,我根本就没有见着。”

还是滴水不漏。

谢景温怒道“花言巧语,你作为他们长辈,对他们的作为岂能不知?!”

苏油从容答道“自然是不知。不然的话,一个侍御史知杂事,既不是法司胥吏,也没有召命,却能如此无礼,依照问案坐审之法呵斥上官,参政也一定也是知晓的喽?”

吕惠卿赶紧举手打住,扭头对谢景温说道“明润所言乃是朝廷法度。谢御史,还请起身站到一边。”

谢景温心头郁闷至极,但是苏油攀扯到了王安石,也不由得他不站起来。

吕惠卿待谢景温退到堂下,才对苏油说道“明润误会了,等待明润到来的时候,我们有些无聊,便坐在一处聊天,刚刚忘了规矩,还请见谅。”

苏油笑道“没关系,检正那我们继续。”

王介甫口中的纵横家学苏家人,跟我们比口舌,你谢景温还差着几条大街!

吕惠卿问道“那你觉得,兄弟俩有没有私贩的可能?要知道帮商人逃避税收,提取分成,也是如今的官场陋习。要是有的话,不妨直说,想来官家也是一笑置之而已。”

“明润,要知道私贩事小,欺君事大啊。”

处处都是陷阱,苏油不禁笑了“检正说的,倒的确是如今大宋官场一大弊端。”

抬起手,对吕惠卿身后照壁上的獬豸用剑指点了点,然后对吕惠卿说道“检正,你知道如何区分獐与鹿吗?”

就听屏风后方,有一声轻微的声响传出。

苏油对着屏风上的獬豸说道“獐与鹿,很相近,但獐有香气,而鹿没有。就算靠眼睛区分不出来,鼻子也没带吗?”

“我只能说,造这个谣言的人,蠢到獐鹿不分,总是缺少实务经历所致!”

“利用官员身份,搭载商贾,运送货物私盐,谋求免税之利,固然是如今大宋的普遍现象。”

“但是我只想问一句,眉山本就是食盐产区,其食盐之精,为天下之冠。子瞻子由搭载的商贾们,到底要蠢到什么程度,才会从汴京往眉山拉私盐?拉过去做什么?卖给当地盐商吗?”

“造谣也是一门学问,麻烦认真一点好不好?这种谣言传出去,能骗过坊间三岁小儿?完全给政敌送人头啊!”

“找什么货物不好找……哎哟,忘了如今眉山产出丰饶,这货物还真有些不好找……”

苏厨

说说外官

今天再说说外朝官,宋代的外朝最高等级是路,然后是州府军监,然后是县。

路一级管理机构统称监司,有三个机构,转运司,提点刑狱公事司,提举常平公事司。

转运司名义上管经济,其实还兼管行政,还管监察官员良鄙,其实是什么都能管的权力最大的部门,简称漕司。长官叫转运使,都转运使,简称漕帅。

后来因为权力太大,分出了管刑狱的部分,叫提点刑狱公事司,简称宪司,长官叫提点刑狱,简称宪台。

后来还是觉得转运使还是权力太大,又分了个提举常平公事出来,简称仓司,长官简称仓使,仓大使。

三处合称监司,又称外台。

除此之外,各路还有些杂监,比如提举茶马司,提点坑冶司,提举市舶司,这是根据路内特殊情况设立的机构。

路下边是州,州分出上中下很多等,各种等级又有对应的军级,分了都督州,节度州一直到军事州。

这是五代军阀治国的体系残余,各州的长官就称为都督,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

后来以文官体系取代这个体系后,州官一般就被成为“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但是不能直接这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