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1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受这个职务,所以现在还是翰林学士,是侍从官,同时还是右谏议大夫,于事无不可言者。”

于是朝廷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家总结为——王安石因为必行新法而坚卧,司马光因为必罢新法而力辞。

司马光还私下里想做王安石的工作,两人书信来往不少。

都是文豪级人物,你来我往中,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两篇古文经典出炉了。

司马光留下了“彼忠信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或龃龉可憎,及失势之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介甫以自售者矣。”的精准预言。

而王安石则留下了“度义后动,不见可悔”的豪言。

两人在政治立场上,正式走向了决裂。

王安石称疾,求分司,赵顼干了件大蠢事,这娃让翰林学士批答王安石,却没注意到那天当直的是司马光。

于是司马光抓住机会来了两句“今士夫沸腾,黎民骚动,乃欲委还事任,退取便安。卿之私谋,固为无憾,朕之所望,将以委谁!”

这话实在过分,又骂别人做事,又骂别人不做事,其实就是骂别人没有按照他的办法来做事。

还让不让人活了?!

王安石当然大怒,抗章自辩。赵顼赶紧封还其章,写亲笔信安慰王安石“诏中二语,失于详阅,今览之甚愧。”换成由吕惠卿来谕旨。

“安石固请罢,帝固留之。”

不过事情很快有了转机。

按照程序,条例司应当疏驳韩琦所言,对青苗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王安石出告之前,令曾布为之,然而这头还没有按下去,另一个大佬发声了——文彦博,亦言青苗之害。

赵顼有点慌“我派了张若水、蓝元震亲问民间,都说很得便利啊。”

文彦博是什么暴脾气“韩琦三朝宰相,不信,而信二宦者乎!”

赵顼真的有点怕了,将还在当班的执政都叫来,讨论罢青苗法的可能性。

曾公亮、陈升之准备奉诏,赵拚却想讲原则“安石不在,我们这样做不合制度,或者还是等他回中书,自罢之,比较好一点?”

陈升之称是,曾公亮默然。

当晚,曾公亮沉吟良久后,终于下定决心,将儿子曾孝宽叫了过来“去王介甫宅邸,让他速出,否则,事恐有变。”

曾孝宽是秘阁修选、提点开封府界镇县。闻言大惊“父亲不是也不赞同新法吗?”

曾公亮叹息道“赵阅道不识变通,机会已然错过。为父自是不赞同新法,奈何今上意欲革新,所赖者,唯安石也。”

“为父自当求致仕,以全名节,令绰啊,以后家族,还需要你来支撑。我们不是附安石,也不是附司马。”

说完伸手指了指屋顶“懂了吗?”

曾孝宽目光闪烁了一阵,最后还是下定决心“那儿子去了。”

次日,王安石入见,这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再次折服了赵顼,青苗法继续施行,诏以韩琦奏付条例司疏驳。

事情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向。

赵抃大恨,告病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

第五百六十三章郭淮

苏轼曾私下责备曾公亮,曾公亮叹息:“上与介甫如一人,此乃天也。”上表请致仕。

军器监,石薇又进山了,苏油只好亲自打早饭。

军器监的早饭同样很体现大型国有军工企业优越性,饭菜不能带出食堂,但是只需缴纳十钱,爱吃多少吃多少。

一个壮硕的士子正在据案大嚼,面前的餐盘里堆着六个大馒头。

苏油端着餐盘坐到他的对面。

士子见到苏油不由得有些尴尬:“学学士”

苏油笑了:“厉害了,你就是郭淮吧?”

士子羞愧无地:“贪吃的名声,都传到学士耳朵里了,我这就把馒头放回去”

“别别别!”苏油赶紧制止:“能吃是好事啊,再说你这也只是叫能吃而已,不能叫贪吃,不能侮辱这个美好的词语。”

郭淮对顶头上司的逻辑有些莫名其妙。

苏油耐心解释:“真正的老饕,无论食材,食器,烹饪方式,调味研究,季节,环境,那都是有说道的。那样的行家,才称得上贪吃,你这就是牛嚼牡丹,还差得远呢。”

郭淮裂开嘴笑了,说得很有道理呢,如此说来,小苏学士才是真正的贪吃。

苏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圣人都说了,治大国如烹小鲜,饮食之道和治国之道,有很多相通之处,不扯这些了,你这名字倒是与三国一名将相同。”

郭淮说道:“是,曹魏夏侯渊司马,学生碰巧与他同名,读书后看了贞候传记,仰慕其功业,因此取字也是伯济。”

苏油点头:“夏侯渊战死,郭淮收集残兵,推张郃为将,这才稳定了败局,其后计料诸葛,战退姜维,屡次破蜀。你这体格,倒也是做武将的料。吃饭吃饭,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见到郭淮开吃,苏油也开始自己的早餐:“将作监制度,饭菜不带出食堂,吃到自己肚子里,就不是浪费,以后要有人笑话你,你就说我说的,能吃也是本事儿!”

“将作监馒头多的是,我还嫌大家吃得不够呢,很快每天早上,所有人都要参加体锻,胃口打开才好大造,身体都养不好,如何为国效力?”

当天下午,郭淮还在计算实验数据,就有两位军士过来找他:“谁是郭淮?”

郭淮赶紧上前:“我是。”

两位军士说道:“王都监有命,调郭淮加入新式武器试验小组,走吧。”

郭淮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我要不要给勾管报备?”

军士拿出调令:“已经报备了,这是军令,耽误不得!”

很快郭淮就被两位军士扶上马,押送一般送到一个长长的隐秘山谷内。

就听一个声音骂道:“直娘贼的有力气的不会操炮,会操炮的没把力气,要是耽误了官家来巡查,大家伙一起上吊得了!”

郭淮听得毛骨悚然,啥意思?当今上桀纣之君吗?

赶紧上前:“枪炮司杂佐郭淮,参见王都监。”

王中正上下打量:“好壮大的肥人!你是士子?”

郭淮很尴尬:“卑职是治平年间进士,在京待选了好些年,因明算上有些心得,被小苏学士录入军器监报效。”

“哎呀还是进士老爷!”王中正肃然改向,不过对军器监的人事体系还有些闹不清:“杂佐是啥官身?”

郭淮更加的尴尬:“这个,就是啥都会点,不过那啥啥都不太精。”

王中正一把揽住郭淮的脖子,将他拉到一门充满工业美感的火炮前:“这个认识不?”

郭淮点头:“这是改良后装霹雳铳,子铳减薄了弹壳,减少了重量,以尾部撞针击发。”

“嘶”王中正倒吸一口凉气。

郭淮不好意思:“下官参加过这款装备的身管数据计算。”

内官都是演技派,王中正在御药局里质彬彬,来到军中,没几天就一副样子,一个没卵子的内官,满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