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5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各地建立学校的可能性,偏颇了。

介甫公将学校与科举直接关系起来,这同样也偏颇了。

学校的目的,不是要人人科举,变成人才,而是要普及教育,提高识字率,使人具备自学的能力。

有了这个能力,好学者自然可以精进,成为国家的栋梁。

驽钝者也能读懂国家条令,遵法守礼。

人非生而知之者。

夫子的伟大,是让庶人得到了问礼的机会;学校的伟大,是让天下人都得到了学习的机会!

这就是功利之别。

虽杂役工坊,其中也有大道理存在。然而数千年没有从中提取出大道之理,致用之学,是什么原因?而臣只是小小注力其间,便发掘出一堆学问,这又是什么原因?

其实这就是臣两者粗通,能够找到合理的表述方式,将工匠们心领神会却不能言说的道理,经过搜集整理,提炼出来了而已。

设若大匠们也义理精通,文字扎实,这些事情,千年前的鲁班墨翟就能够做好,何必等到今天?

所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为近利,只为远功。

世上多有聪明而不得学者,学校,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陛下和诸公认为我说的不对,那明年朝廷明算科举事,敢不敢让眉山理工学校初三五班的孩子们,来汴京与各路士子们同场竞技?!

赵顼拿到奏疏,对这件事情还相当有兴趣,将苏油的奏报特意挑出来给王安石和赵抃看:“王公,赵公,苏油此议,可行不可行?”

王安石一脑门子黑线:“胡闹!苏明润前头句句在理,到最后简直是胡闹,还是得到一榜探花之后,再不读书的缘故!”

赵老头最听不得别人说苏油坏话:“介甫此言失矣,苏明润仁性天生,老夫未闻皋、夔、稷、契之时,有何书可读!”

王安石顿时哑然。

赵顼问道:“那赵公认为,苏油此议可行?”

赵老头却立刻翻脸,骂道:“当然是胡闹!”

赵顼傻了,那你刚刚还怼得王安石哑口无言?

赵抃这才反应过来:“哦……这个……陛下,毕竟国朝华选,总要给士子们留些体面……”

王安石问道:“什么意思?你是说,明算科举子,考不过眉山学校出来的孩子?”

赵抃呵呵笑道:“十多年之前,苏油和石薇九岁,第一次见张安道时,小石薇就提到一道算术题,三个五一个一,每个数字加减乘除只能使用一次,最后要得到二十四这个数。以张安道的聪明,花了一个晚上,愣是没算出来。”

王安石有些讶然:“这个很难吗?”

赵顼心有余悸:“想起来了,理工的确很可怕的,我第一次接触理工,是用尺规将一个圆五等分……”

说完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王安石更加觉得匪夷所思:“这个也很难?”

第五百四十九章 再见章惇

第五百四十九章再见章惇

赵抃和赵顼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幸灾乐祸的神色,赵抃立刻淡淡地说道“介甫下直后,回家自己试试,不就知道了嘛……”

沈括如今过得很滋润,河北一趟回来,制作的地图引起了河务和军方的重视,如今也算是皇帝知道名字的人了。

校勘书籍是正职,研究冷知识是乐趣,只可惜几个专家都去了郑州,沈括用小木棍搭建河北苏油所说的地图的时候,还特意利用了三角函数,将高差抵消,如果地面没有曲率,那按理应该得到一个平面。

然而如今大部分地区已经拼接完成,理论和实际竟然完全统一——地面,真的存在曲率!

木棍拼接出来的地图,明显是一个曲面!

这个发现明显很伟大,沈括感觉浑身上下如浇透甘霖一般舒爽,手里拿着小棍,干得更加起劲了。

想来想去,这事情明天只有跟那瞎子术数高手议议,看看他又有什么说道。

想到这里,不由得感觉好笑,这还真应了那句话——俏媚眼做给瞎子看了。

就在这时,租屋外响起了敲门声。

沈括将门打开,却是两名快班“沈校勘,参政有请。”

沈括赶紧问道“哪位参政?”

快班傲然“当然是介甫公。”

沈括赶紧放下手中的木棍“烦请带路。”

来到王宅,就见王安石,吕惠卿,王雱三人围在桌前,几案上有几张眉山石纸,尺规,还有些乱七八糟的圆。

沈括上前“参见参政,见过中允,直讲。”

吕惠卿笑着对王安石介绍“存中是嘉佑六年的县令,嘉佑八年的进士,入仕比科举尚早。治平三年入昭文馆,天文历算术数,在京中也算出名。”

王安石点头“听闻你对水利很有研究?万春圩有图有式,堪行江南,所以苏明润巡检河北,特意点了你的名?这次绘制的北流图经相当精细,是个不错的人才。”

沈括连称不敢“沈括惭愧,出发之前,也没想到苏学士要求细致到这样的程度,所赖平日制图也算有经验,加上眉山三点之法,幸未辱命。”

王安石说道“今日在御前谈起理工,陛下说是只用尺规,可将圆五等分,存中可知此法?”

沈括说道“这在理工中称为几何之学,其实也是思维之学。”

王雱讥笑道“不就是墨翟鲁班的遗技吗?还上升到思维之学了?”

沈括也不好说什么“工技是实证,比如画一根一尺长的线段,只要落笔,总有误差,不可能是完美的一尺。”

“几何之学,是先假定这一尺是完美的一尺,然后推究其理。比如将正圆五分,乃是如此……”

说完在图上作业,很快将一个圆分成了五份。

沈括接着说道“虽然是作图,但是我们据图推究时,都是先假设其完美,再做推究。”

“真正完美无误的图,其实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因此苏明润说它是思维之学,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就拿此图来说,通过推导,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证明得到,按此术割,就是五分。这用已证之法,推求未证之道的学问,乃称几何。”

说完又开始讲解方法证明。

等到验证完毕,三人都是聪明之辈,已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王安石摇头道“苏明润夸口蜀中小儿,其术数之精胜过明算科士子,如今看来也不是虚言……对了,三个五一个一凑二十四那道题你会吗?”

沈括笑道“这个不难。一除以五为五分之一,五减五分之一得五分之二十四,五分之二十四乘以五得二十四。”

吕惠卿问道“存中,五分可取四,取三,取二,取一,何来五分之二十四?”

沈括这才反应过来,在纸上写了一个算式“哦,这是蜀中数理的表述方法,属于分数概念,有配套的公式写法与之对应,翻译成九章的说法,嗯……”

“翻译成九章的说法,当为……一分五乃取其一部,为五一之分,故五为二十五部五一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