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3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都不置可否,相当于默认。

司马光接着转移话题,说道“陛下,此番巡视,河北境况触目惊心,臣还是想请外任。”

赵顼说道“这个……学士,真不行。”

见司马光还想说话,赵顼说道“是这样的,我想要学士随侧,提醒得失只是其一。苏颂此番使辽,辽主都动问起学士因何不为御史中丞。卿名闻外国,奈何出外?”

司马光叹了一口气“那河北,尤其是苏油计划中的郓州,需干臣充任知州转运。”

赵顼叹气“人才难得。”

苏油拱手“陛下,要不,臣请此郡?”

赵顼翻着白眼“不行,你赶紧给我将胄案事务料理好是急务。这又耽误半年了。郓州之任,再议吧。”

如此直到傍晚时分,司马光和苏油才得出来。

司马光还遗憾“探花郎的料理,从今吃不成喽……”

苏油笑道“要不现在就去我家?”

司马光说道“没这道理,《资治通鉴》都耽误几个月了,书局的事情,不去看看不放心,你赶紧回去吧。”

两人告辞,苏油骑马返家。

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

第五百三十六章平戎策

回到家中,沈括,陈昭明,苏小妹,还有库罗和艾尔普五人正在讨论地图和测量的误差问题。

陈昭明坚定地认为不是测量中出现了错误,沈括坚定地认为不是自己制图出现了错误。

其实两人都没有错,但是因为地球存在曲率,因此化为平面图时必然产生误差。

河北地图,是沈括和陈昭明,采用了“飞鸟法”,其实就是平面投影法,结合眉山地图用过的三点关联法一起制作出来的。

这是纯理工的手段,问题解决了,误差原理却需要继续追究,如今五个人就在一起讨论得热字。”

“临行前来看望,见你不在,抄留了一份待你指点。”

苏油将王韶的册子打开,大体内容就是国家欲平西夏,就要先以威令制服河湟;欲服河湟,最好先以恩信招抚沿边诸族。

招抚沿边诸族的目的,是为了威服唃氏蛮;威服唃氏蛮的目的,是为了威胁河西。

现在延边诸族,对大宋有归附的意愿,所以只需要挑选通材明敏之士、周知其情之人,往来出入于其间,招揽到大族首领五七人后,其馀小种,皆可驱迫而用。

诸种既失,则唃氏敢不归。

唃氏既归,则河西入股掌中矣。

从此大宋掌握对西夏的主动权,快则可以荡覆其巢穴,慢则可以胁制其心腹,这就叫“见形于彼,收功在此”。

然后还提到了具体方案,延边有玛尔戬诸族,数次款塞,愿为中国之用,其本意也是想要借中国爵命以威其部内小宗。

但是边臣因为他们是早年依附我朝的栋戬之敌,所以不敢为国家通恩意以招抚之,这是弃近援而结远交,贪虚降而忘实附,使栋戬得利邀功,但是对大宋并无任何好处。

玛尔戬诸族皆唃氏子孙,其领地离大宋控制地区,远的不过四五百里,近的只有二三百里,正可以并合而兼抚。

所以应当遣人前往河州与玛尔戬计议,让他入居武胜军或渭源城,与汉界相临,派遣一名有文武材略的官员,与之相处,共同发号施令,渐以恩信招抚沿边诸羌。

有不从者,则令玛尔戬挟汉家法令以威之。

至于瞎征、欺巴温那批人,既有分地,也可以用爵命柔服其心,让他们习用汉法,渐同汉俗,既成为我们的肘腋之助,也使夏人不得与之结连。

苏油摇头道:“王子纯到底还是看不起羌人,这是打着无本买卖的主意,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啊……”

“不行,这世界上谁都不傻,我得回信提醒他。”

于是抽出信笺来,好好给他写了一封信,大体就是以商榷之利动其心,以公平待遇结为伙伴,以家庭式棚养畜牧业分其众,使其首领成为无本之木,使郡县长官成为真正的管理者。

这才是实收其民为我所用,待其首领老大,部族自解为郡县,再有反叛者,自有其族中既得利益者与之制衡,这才是高明的政治之道。

当然这些只能慢慢进行,刚开始采用你的那套方法,可以收到快刀斩乱麻之效,是对的,但是一定要记住大部族收服之后,细致管理办法要跟上,不然就不是终极解决办法,还是汉唐边镇的换汤不换药。

这办法在汉唐不可行,只会演化出藩镇和军阀,不过在大宋可能会有效,因为大宋没有诸侯,只有流官。

将信写完,苏油又继续回复其它信件,直到深夜才睡去。

石薇搂住他的脖子,低声说道:“卫国公主怀孕了。”

苏油说道:“哦?那明日准备些礼物送去?”

石薇不理这茬:“我也想要宝宝。”

苏油搂着她滑腻的脊背:“我们其实不急的,你现在这么忙,我也不清闲……”

石薇说道:“你这个官这么早就做到这么大,以后还不得更忙?不行现在就要。”

苏油不由得在心里偷笑,一般薇儿主动的时候,就是自己偷着乐的时候,玉女经里有一套古怪秘法,那滋味,啧啧啧……

苏厨

第五百三十七章 唐介病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唐介病了

次日苏油先去将作巡视了一番,过问了一下诸多工程的情况,然后又去三司胄案。

一到胄案,才知道老唐生病了。

再一问,竟然是气病的,而且病得不轻。

下属说得活灵活现,数月不见,中书的矛盾已经激化到白热的程度,唐介是被王安石气病的!。

唐介一直对王安石就不感冒,当初赵顼想要任用王安石的时候,曾公亮是大力推手。

然而唐介却对赵顼说王安石不可大任。

赵顼对此很不满,问唐介:“那你认为王安石是学不足任呢,经术不足任呢,还是吏事不足任?”

唐介说道:“安石好学而泥古,议论迂阔,若使为政,恐多变更。”

等到退朝,唐介对曾公亮说道:“安石果用,天下困扰必矣。诸公当自知之。”

赵顼又问侍读孙固:“王安石到底能不能当宰相?”

孙固说道:“安石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即可。宰相必须有度量,而安石狷狭少容。如果陛下一定要求宰相之才,我推荐吕公著、司马光、韩维。”

赵顼后来又问了三次,孙固都是如此回答。

赵顼心里其实已经认定王安石了,有一次和王安石聊天,问道:“人皆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王安石回答:“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但后世那些所谓的儒者,其实大多数是庸人,所以才让世人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罢了。”

赵顼又问道:“那如果由你来施展,以何为先?”

王安石回答:“变风俗,立法度,就是当今最急迫的要务。”

赵顼深以为然,对王安石依赖日重。

直到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