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6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1个月前

是要瞎。

苏油说道:“陛下,天心民心,生黎至重。”

赵顼下定决心:“盐铁副使吕诲,为天章阁待制,复知谏院;用司马光之言。”

“御史中丞滕甫、知制诰吴充,任河北安抚使,都转运使;”

“翰林学士司马光,将作监苏油,临河按察,并考民事军政,临机举措……嗯,如朕亲临!”

司马光和苏油同时躬身:“臣,领命!”

……

出得朝堂,司马光和苏油走在一起:“明润,关于治河,有什么看法?”

苏油想了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次临河,我准备带上工程测量队。”

说完停下脚步:“学士,据我说知,自景佑元年黄河首次改道横陇,庆历八年,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决口,河水形成北流以来,朝中一直力图使黄河回复故道。”

“但是我想要说的是,能否回河,真不是我们说了算的。”

“历任宰执,都水监,只看到了黄河北流后,有可能改入辽境,中原无天险可倚仗,辽人可以沿河而上,侵入宋境。”

“还有就是黄河夺御河入海,导致御河漕运荒废,河北输调之费,顿时上涨过半,朝廷失了大利。”

“却没有从实际出发,考虑过引黄河回归故道的真实可操作性。”

“历任屡治屡溃的原因,是因为对治河没有综合性考量,没有用事实数据说话,没有考虑历年黄河水位。”

“随便举一个例子,凡大溃之年,其后水势必定有数年平缓,学士,这是当然之理吧?”

司马光点头:“料来是如此,除大禹之世,连续九年洪水不断的记载,史上连年水灾的记录极少。”

苏油说道:“所以大宋于大水之后,耗费岁盈之半投入河工,所得不过是数年平年不决而已。”

“数年之后,真正的大水一到,几年的心血,顿时化为乌有。苏油遍翻史料,竟然无人注意过这个问题,实在是让人费解。”

司马光顿时也停了下来:“等我回忆一下——果真是如此,老夫也未注意此事,明润竟然还懂河工?”

苏油苦笑道:“我不懂河工,或者说,我只懂蜀中水利。都江堰鱼嘴和宝瓶口工程,水底有石马,水上崖壁有刻尺,枯丰年岁,一目了然。”

“赵公治蜀时,宝瓶口的刻尺换得更加精细,枯丰情况尽数统计,如今的都江堰,已经能控制六十年一遇的洪水,我跟随赵公学习的时候,也知晓一些水势的常理。”

“河流改道,其实是常势,因为河流必定带来泥沙,泥沙必定带来淤塞,这是自然之理。”

“随着河流的渐渐改道,入海口堆出三角洲,淤积出冲击平原,这反而是好事。如长江口的松江,便是河利之一。”

“黄河的问题在于,携带泥沙过多,淤积太快,改流过于频繁,导致人事变迁不及,因此成患。”

“水势因下,黄河之所以改道,必是因为故道下游淤塞,要想回河,从理工角度思考,总觉得是天方夜谭。”

司马光楞了一下:“何为天方夜谭?”

苏油哑然失笑:“哦,这是我家中两个大食人讲的故事,大食当地传说,古代印度与华夏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

“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这一千零一个故事,便是天方夜谭了。”

司马光顿时怒道:“荒谬不经!如此桀纣之君,宰相不力诤死谏,还嫁女于他,岂非助纣为虐?其女诱惑人君,通宵达旦,天明如何料理政事?君臣父女夫妻,皆不是正人!”

s:推书,《我是宠物猫》,嗯,下面是小姑娘的自荐词。

重生为一只小猫咪,在都市里流浪。

一天,一只流浪猫改变了他的一生。

让他重新拥有了美好的生活。

并且在自己铲屎官的领养下,过上了没羞没躁的日子!

不过,他却依旧想着变强,因为,那段翻垃圾时光,让他终生难忘。

我是李睿!我为猫罐头以及小鱼干代言!

我的天和我的书太不搭了!

苏厨

第五百一十八章 孙能

第五百一十的小钞,自己这还穿着朝服呢,你都敢不先见拜,当真是到了京城才知道自己官小。

来的是女眷,那就是拜访石薇的。

这就奇怪了,宋代富贵人家女子出门准备工作挺麻烦,只有到了石薇这里是跨上马一鞭子的事儿。

所以一般都是石薇主动去别人家,很少有亲自来家里的。

于是苏油也不去给可贞堂的读书人送温暖了,直接回家。

进入花园,却见自家院子门前跪着一个半大小子,手上还裹着纱布。

张麒在门后边挤眉弄眼,意思是让他过去有话说。

待到问明白来龙去脉,苏油有些忐忑:“这是家长上门问罪来了?”

后世这种新闻看得多,孩子打架,打着打着演变成家长群殴的,多了去了。

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进到大厅外,就听一个女子声音哭哭啼啼:“县君,我家出了这么个闯祸的太岁,如今公主车驾都敢冲撞,过两天是不是连官家的仪仗都敢不避让?那我与其等着到那时候拖到朱雀大街受刑,还不如现在先死了算了……”

就听石薇安慰道:“郡君莫急,先别说先夫乃是为大宋捐躯的烈士,朝廷优容,就说两位公主的性子,怕是都已经不记得这事情了。”

苏油在门口咳嗽了一声,有等了片刻,这才进入室内。

石薇站起身:“小油……夫君回来了?”

一个穿着素净的中年妇女站起身来,插烛般拜了一拜:“未亡人张薛氏,见过探花郎。”

苏油将幞头取下想放到帽架上,想了一下又递给石薇,石薇这才赶忙结果拿去放好。

苏油对张薛氏行了一礼,请她坐下,这才说道:“事情我了解了,张留后乃国之忠烈,郡君尽管放心,些许小事,不足挂齿。令郎的伤势如何?”

张薛氏心痛得不行,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嘴里却说着硬话:“这般惹祸的根苗,我恨不得他死在外头才好!”

苏厨

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

第五百一十九章河害

苏油赶紧摆手:“言重了。要不请令郎进来,让薇儿与他看看伤势?十四五岁的少年郎,正是好强倔强的时候,跪在外边进出人看到了,他面子怕是下不来。”

孙薛氏说道:“且让他跪着。探花郎,县君,未亡人有个不情之请”

苏油说道:“郡君但说无妨。”

孙薛氏说道:“我家小子经过这次事后,性子有些变了,只在屋内发呆,以往那些狐朋狗党来唤,也只作没听见。”

“听闻朝庭正收录烈士子弟入禁军,我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