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2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下,相公,种谔纵然有罪,但局势演变到现在,绥州已经不可放弃了。”

“这盆夹生饭,大宋只能硬吃下来,否则才真会演变成司马学士所说的那种局面。”

“嵬名山会认为大宋不义,先是招诱,其后又抛弃之,不但横山会出乱子,渭州,青唐,蕃人可能都会思变!”

曾公亮说道:“可如果占据绥州,夏人来攻,又当如何?”

苏油说道:“今日之际,只有派遣重臣赶紧出发,将朝廷旨意带给陕西,妥善安抚横山蕃人,然后——重起种谔!”

赵顼问道:“可台谏那里如何交代?”

苏油说道:“孟明、西乞、白乙,丧师辱国,秦公犹释之。许其待罪,其后如何?况种谔此番本是克复大城,收纳强蕃?”

“三千里外,机会转瞬即逝,有罪者,其种谔一人?”

“延州转运使陆诜,怯懦迂钝,不明韬略,延误时机,措置失当。绥州当取而不取,这才导致种谔临机专断,难道他就无罪?如何未闻有一弹章涉及?”

“还是地方官员抱着不做不错的心思,朝廷对武人独断过于忌惮,诸公宁愿国家错失良机,也不愿承担风险,影响仕途!”

“我的建议是,种谔妄作,固是大罪,纵收绥州有功,不足抵其过。然朝廷用人之际,不得已而用之,应许其功过相抵,并待罪立功,严加申斥,以儆效尤。”

“同样的,原延州转运使陆诜,对局势出现严重误判,纵然改知秦州,同样应当惩戒!”

第四百八十四章 谅祚之死

第四百?”

红衣大和尚吉多坚赞,如今在夏国讲经说法,声誉崇高。

谅祚自南征回来,就开始出现不适,先是头晕,失眠,之后肌肉无力,麻痹,再后来恶心,高热,烦躁,如癫痫那样抽搐,如今常常精神发作,或者陷入昏迷。

诸方医治无效,唯有吉多坚赞入内诵经后,会好转一阵,然后重新变得严重。

于是批阅奏章,处置国事,都落到了梁皇后和其兄梁乙埋的肩上。

谅祚惨然一笑,露出齿龈间蓝黑色的铅线“皇后,我怕是……”

梁皇后打断了他,对内侍喊道“水!去叫吉多大师进宫,替兀卒施法镇魇!”

一位侍女上前,从装饰着精美珊瑚,绿松,蜜蜡,镀着金银,雕饰精美细腻的铅锡合金九龙宝瓶里倒出清水。

谅祚被皇后侍候着用了饮水,怔怔地看着她手里精致的龙杯“宋人的东西,当真精致……”

梁皇后轻轻一笑“也是兀卒洪福齐天,屹多埋费了好大功夫,才从宋国劫到了一纲皇贡,里面最好的物事,就是这套九龙金杯。”

“不过器用就是器用,有朝一日,兀卒宣兵十万,直抵汴京,这样的东西,还不是应有尽有?”

谅祚拉着梁皇后的手“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党项人改行汉制之事,要尽快完成……景洵呢?近日怎么不见他来探视?”

梁皇后说道“景大夫去视察冬麦了,要明年三月方才能回来,兄长早就禀告过兀卒,怎么又忘了?”

谅祚眼睛有些失神“是吗?我记忆出问题了……”

梁皇后说道“那就多休息,别老想着国事伤神……”

这时吉多坚赞来到御榻前,对两人施礼。

谅祚喃喃地说道“吉多大师,给我颂颂祖音吧,党项人的史诗,我还没听完呢……”

吉多坚赞躬身领命,盘坐下来,取出法螺和铜铃,准备念诵。

谅祚却又抬手“皇后,刚刚那杯子……”

梁皇后问道“怎么了?”

谅祚停了一下“……有些暗淡了,让内侍们擦拭一下。”

梁皇后低声道“是。”

在吉多坚赞充满空灵的诵诗声中,谅祚终于重新睡去。

梁皇后放慢了步子出来,一个中年人上前问道“妹子,兀卒他怎么样?”

梁皇后咬了咬银牙“临死还惦记着那贱人!渭州回来就丢了魂儿了,哪里还有个男人样?!”

中年人正是如今的国相,梁皇后的兄长梁乙埋,闻言大惊“临死?兀卒不行了?”

梁皇后说道“已经开始尿血,医官说,大抵过不了这个月,兄长,该布置了。”

梁乙埋说道“兀卒登基后的作为,族中多有不满,你我兄妹皆是汉人,如今想要自保,唯有一策。”

梁皇后点头“拨乱反正,剃发易制,恢复武烈皇帝旧制,重拾党项风俗!”

梁乙埋说道“正是!那就要处置一人。”

梁皇后悠悠地说道“景大夫……御围内六班直都是蕃族,派遣他们缉拿他,会不会引来境内汉人的惊惶?”

梁乙埋琢磨了一下说道“也不是无人可用,家梁文武双全,胜景洵百倍。如今安定了夏国西线,正好召他进京叙职,命其掌班,擒拿景洵!”

梁皇后微微一笑“对呀,家将军也是汉人,用汉人对付汉人,就不会引发争议了。”

梁乙埋点头“还有几个旧臣,一直与我兄妹过不去,便将屹多埋也一并召回,顺便料理掉!”

梁皇后问道“京中事务,是永能掌握,为何不能用他?”

梁乙埋叹气“永能固然忠勇果敢,但秉性过于刚烈直爽,对旧臣开刀,他怕是下不去手,还要反过来劝谏;屹多埋与大宋贸易往来,灵活多智,见识明白,让他们俩换一换位置,正是因材授用。”

梁皇后点头“兄长说得也有道理,那就如此行事吧。”

治平四年冬十二月,谅祚病重两年后,不愈而死,年仅二十二岁。

死后葬于安陵,谥号昭英皇帝,庙号毅宗。

谅祚死后,其长子李秉常继位,是为惠宗。

当夜,毅宗旧臣李崇广趁梁永能出京,希图造乱,一度杀至宫门。

城外奇兵突出,梁屹多埋率天都锐卒赶到,斩杀李崇广,并大搜叛党,族十五家。

梁皇后成为梁太后,垂帘听政,梁家成为西夏的实际控制者。

苏厨

第四百八十五章 诛叛

第四百八十五章诛叛

兴灵渠边,景洵峨冠博带,一身儒服,和家梁面对面饮茶。

看着滔滔的渠水,景洵说道:“投夏的宋人里,不是孱弱臣,就是粗鄙武将。武兼资者,唯元修一人耳。”

“景洵不才,欲使夏国承华夏衣冠,行儒法,正明堂;去游牧,起农桑。元修因何不屑与我同道?”

家梁剃了个西夏头,头顶空空如也,边上一圈薄发,耳朵上还挂了个大金环。

加上一件蕃人的袍子,里外里的,是一个完全的蕃人。

给景洵倒了一杯茶,家梁说道:“先生志向高远,我是佩服的,但是过于冥顽不化,不识变通,致有今日此劫。”

“投夏之初,我便告诫过兀卒,西夏地狭民贫,要立国扬威,必须保持国人的战力和血勇。先生举效农桑,兴办学校,欲夏人敦敦然如宋人,这是南辕北辙之举。”

“先生这是欲用董仲舒之术,治战国之世,虽孔孟复生,亦不能耳。”

“夏人血脉中,尚利使武,这才是他们的立国之根。”

说完拱手道:“这是特意从边境带来的峨眉雪芽,是蜀茶中最好的极品,先生尝尝。”

景洵嘬了一口,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