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9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征说道“选择之后?”

家梁说道“小王子夹在三股势力中间,本来是可以连横合纵,获取生存空间的,不过如今情势有变。”

木征一愣“请家先生讲来。”

家梁笑了“如今小王子已然无法自立,其实选择也就很简单。”

“其一,当然是举族迁往香子城,托庇于你叔父之下,老老实实将部族交出去,然后装痴卖傻,也不失为安乐公。”

木征摇头“叔父恨我父亲入骨,手下也多是他自小同伴。就算叔父宽宏大量,我怕他手下小人作祟,到时候随便给我安上个什么罪名,这项上人头,便是别人的功劳。”

家梁点头“聪明!那就剩下两个选择了,大宋,或者大夏。”

“不过我想问小王子的是,大宋有了你叔父,还需要你吗?从你父亲开始,你们部族处境就如此艰难。从河州到江安,从江安到新城,董毡煎迫如此,大宋可为你主持过一次公道?”

木征艰难地摇头。

家梁说道“大夏新败这是事实,但是正因为如此,对边陲屏障,才会更加看重。”

“大夏还有五十万大军,总体军力,较大宋西军犹胜。那个所谓的益西威舍,如今也早就离开渭州,在宋地其余各处打转呢,西军还有多少战力可惧?”

“小王子,你是做老了生意的,如今你的手里,就好比拥有一宗货物。大夏这个商人穷,但是对这宗货物非常急需;大宋这个商人很富裕,但是对这货物的态度,是可有可无。小王子,你觉得,卖给哪家更好?”

木征说道“我想问,穷商人,准备开什么价?”

第四百八十一章 种谔的攻略

第四百八十一章种谔的攻略

家梁站起身来“兀卒临去时让我全权负责西寿,和卓,静塞沿边机密事,如果小王子答应投夏,兀卒给出的条件,是妻以宗室女,封驸马,西市新城升保泰军,小王子就任统军,受命镇守。”

木征叹了口气“这条件,却是难以拒绝……家先生,我很好奇,你本是宋人,因何为大夏如此忠诚卖力?投效他国,与同胞相抗,是种什么滋味?”

家梁笑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也。我家梁因为出身,在大宋便是泥涂中苟活的人物。所以我只是想证明自己,不比你们那什么益西威舍差。小王子,你难道不想证明自己,不比你叔父差?我们还有资格挑三拣四吗?如果在同胞手下都活不下去了,难道不能有别的选择,只能让人家扛着大义的旗帜,让我们引颈待戮吗?”

木征噌地站起身来“我决意投靠大夏,今后便与家先生同殿为臣,还望先生提携!”

家梁扶住木征的手臂哈哈大笑“正当如此!到时候让瞧不起我们的那些人看看,什么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延州,清涧城。

渭州大战,种谔战绩其实也相当耀眼,然而苏油一个大炮仗放过后,这边就有些黯然失色了。

种家人的重点一直是横山,而苏油的战略,则是以渭州为中心,青唐横山并重,相应的,资源分配上,种家传统势力范围就摊薄了。

虽然这个薄是比例上而不是数量上,虽然如今渭州与延州的生意往来相当频繁,延州火油的收益让种家在延州的产业利润丰厚,但是因为这生意是苏油给的,种谔心中感觉横着一根刺。

一个川耗子,在陕西两年,声望竟然比种家还高,凭什么?!种家两代奋斗规划的横山攻略,会因一个小儿改弦易辙?!克复西夏的大功,一句话就易主了?!

于是在数月前,种谔加快了自己的大计划。

渭州之战,损失的不光是西夏党项人,横山蛮战没的蕃人也不少。

横山一直是夏人对抗大宋的抽兵重要地区,以前跟着夏人在宋境烧杀抢掠,因为没怎么输过,所以蕃人们也乐此不疲。

渭州一战,让横山蕃人真正知道了什么叫痛。

对西夏不满情绪日增,加上渭州大宋商品的诱惑,不少横山蕃部愿意投向大宋。

种谔开始趁机抓紧策反原属西夏的蕃部。

朱令凌的归宋,就是其中很大的成果。

但是延州守帅陆诜害怕事端,本不打算接纳,还是种谔据理力争,这才让朱令凌得以举族内附。

然而麻烦果然跟着就来了,西夏人派来使节,要求种谔遵守两国年前的条约,交出朱令凌。

陆诜害怕得要死,拼命下令种谔将事态平复,恢复原状。

种谔硬邦邦的一句话还了回去“要人可以,那就拿叛逃到夏国的宋人景洵来换!”

事后种谔给赵顼写了一封密信,很快,朱令凌的赏赐下来了,田十顷宅一区,陆诜才无话可说。

厌恶地看着延州转来的要求安静的公文,种谔狠狠地将杯子砸向地面“还是大哥运气好!老子怎么就摊着这样的无胆鼠辈!”

副将燕达进来了,被飞溅的瓷片吓得一缩脚“哎哟五郎,这是咋了?夷山来了,见他吗?”

种谔将公文收起来,起身出帐“当然要见!”

来到帐外就换了一张脸,种谔眉开眼笑“哎呀我的夷山兄弟,哈哈哈哈好久不见了,这次又带了什么货品?”

夷山虽然是夏人,但是明显和种谔交情深厚,热情地和他拥抱了一下,这才说道“青盐,牛,马,羊!这次的羊都是好羊!尾巴又大又肥!我的种五哥,我带你去看看?”

种谔笑道“燕达,刘甫!带上大哥送来的烤架和新品调料,咱们去夷山兄弟那里狠吃他一顿!”

夷山开心坏了“还有酒,你们的永春露,一定带上!”

夷人商队中,肥羊被烤得吱吱冒油,种谔一手抓着根羊排,一边和夷山觥筹交错。

酒酣耳热之际,种谔才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夷山兄弟,这次你们准备换什么货?”

夷山说道“茶叶,要那种大叶子黑茶砖,味道浓的;还有绸子,皮具,锡器也不错,就是天冷了只能在帐篷里用,要是能换到铜器和铁器就最好了。”

种谔面露难色“这个……不瞒兄弟,如今和大宋往来的蕃部有点多,渭州那边两川五十四部,都是饿昏的穷鬼。他们有那什么……益西威舍罩着,如今日子过得欢实了。都转运使说,陕西榷市物资,先满足延边熟蕃,但兄弟你毕竟是夏人……”

夷山怒了“什么夏人?我们不是夏人!我们是横山蕃!”

种谔啃了一口羊肉“兄弟你可得了吧,人家两川六谷蕃人,可是接受了朝廷册封的,陛下的近侍在那边整出了三万强人,两万健马,颁发兵器号鼓旌旗,拨钱给他们修筑寨堡……”

夷山一把抓住种诂的手“还给钱?”

种诂点头“啊,协防嘛,当然要给钱,你指望他们能自己修起来水泥砖石的寨堡?”

夷山都快哭了“大宋为什么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