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军老将们一条提拔通道,也使枢密有惯战之臣,以佐议战略是否正确妥当,避免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这一条尤其重要,如果枢密不采纳,我建议,皇家独立操作也行,从成立军事参谋室开始,以免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状况!”
“九,明确政治,军事,经济,是国家的实力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中书,枢密,三司,必须有效及时沟通,重大事件,必须有联席会议共同决策。”
“联席会议,可以由皇家主持,王爷,我觉得你就是最好的人选!”
“军事问题,其实就是政治问题的延伸,而政治问题,很多时候是经济问题的延伸。”
“西夏气候调和,岁节丰稔的时候,一般就是我边境安宁的时候。而一旦出现旱涝,白灾,政局变化,他们往往便要抄掠边境,补充其国用。”
赵顼讶异道“经济问题?我还以为你要说是技术不精。用理工提高效率,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呢。”
苏油笑道“理工的确能提高效率。只要器械得力,一人可当五人来用。但是王爷,这会导致一个经济问题,就是会让其余四人无事可做,失去生计。”
赵顼悚然而惊“哎呀!糟了!”
苏油讶异道“王爷何出此言?”
高士林说道“明润,王爷向官家建议,在胄案施行你建议的十条,大用机械,精细度量衡。”
赵顼说道“正是,小妹这两年将胄案工匠们的水平提高了不少,理工致用之学,在胄案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只考虑效率提高,却没有考虑到冗员生计。”
苏油笑道“那太好了,那这次让案判一并带去商州!”
赵顼考虑到另一个问题“明润,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假如……我大宋各处皆满,安置不下更多子民了,那时候怎么办?”
苏油那教鞭指着西夏和大辽“那没办法,到时候大宋只能进取,为自己的子民谋取生存空间了。”
说完又对赵顼拱手“不过王爷,理工学派,一切以统计数据说话,那个时点,或许三十年后,或许五十年后,或者几百年后,是不以人的愿望和期盼为转移的。”
赵顼若有所失“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苏油说道“王爷,我大宋赌输了太多次了,难道还不吸取教训吗?”
韩维即时插话“王爷,明润所言极是,如今大宋要考虑的,是不败,而不是赌胜。”
赵顼撇了撇嘴“好吧!对了,上次近侍以弓样鞋进,持国对我进谏,说‘王安用舞鞋?’把我臊得不行,立刻令人将鞋毁了。明润,这可是跟你提倡的进步唱反调啊。”
弓样鞋就是分了左右脚的鞋。苏油微笑道“要我说,参军所言不差。”
赵顼又开始撇嘴“你理工不是最讲效率和为人方便吗?怎么说一套做一套?”
苏油笑道“就如我刚刚说的,改进,从小地方开始,最好润物无声,不要惊世骇俗为上。”
“弓样鞋,鞋子跟脚,脚部方便舒适,最适合的人群,就是舞者,急递,还有军士。”
“但是舒适这一点可取,却不是连款式也要照搬,如果因此引来反对,那就失了理工的本义了。”
“你是王爷,穿着自有体统,着舞者的鞋子,的确不像模样。”
“小妹,王爷和我身量差不多,去取一双新靴过来。”
苏小妹去取来一双新靴,苏油将靴子交给赵顼“王爷你看,这靴子同样分了左右,但是只在鞋底上做功夫,就如我脚上穿的这双。”
“除了鞋底,其余皆按制度,这就是我说的小改进,不惊世骇俗。”
“王爷说得很对,理工的目的,是致用。但是要做到这点,也并不意味着必须抛弃传统。”
“尽量减少反对声音而得用,才是是理工的精髓所在。技术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而不是全部问题。你再问参军,他还会反对你穿这靴子吗?”
赵顼见韩维微笑着对他点头,表示同意苏油的观点,也老实不客气,将新靴子套上,站起来走了两步“不错,果然舒适。”
苏油说道“但是其本质,还是官靴,不是舞鞋,是吧?”
赵顼点头道“尚衣局那帮蠢材,不识变通如此。”
第三百四十八章 军靴
第三百四十八章军靴
苏油对张麒说道:“小七哥,再取我们的登山靴过来,要新的。”
张麒去了,没一会,取回来一双样子古怪的靴子。
苏油说道:“王爷你看,这款式又不一样了。这是囤安军的制式军靴。”
靴子和后世高帮靴差不多,同样引入了黄铜锁眼和鞋带,底层是多层皮革加胶压制,还添了两排铁钉。
苏油说道:“这是野战军靴,全皮做成,抓地力远超麻鞋,能紧裹脚部,形成有效保护,行军作战,非常舒服有效。”
“致用之学,就像将一个圆五等分那样样,最讲究灵活运用。”
“王爷要讲体面,因此你的鞋子就得如刚刚那双乌靴;军士们追求迅速,因此他们的鞋子就得如这双野战军靴。”
“都是改造,不同的情形,需要不同的改法,绝不是一刀切。”
“如果行致用之学反不致用,那就是闹笑话了。”
说完将鞋底的钉子用张麒递上的一个特殊扳手拧松,然后车下来:“王爷,这双靴子看起来轻易,其实有诸多特别的小地方。”
“鞋钉用了螺钉和螺母的结构,可以更换成平头,也可以更换成更长的钉头,可以两者互用,适合不同的地形。”
“鞋带用丝麻混纺线和第三代结绳机制造,保证强度。”
“鞋底是皮革加胶水,用压榨机压成,然后用冲压机模具切割,然后两片夹嵌钉座后,再行粘合,丝线加固。”
“鞋带下方,加软皮鞋舌,防止进水。”
“皮靴后方,还有个小皮环,方便提鞋。”
“王爷,这款军靴,是囤安军和控鹤军在多年战争中,找老兵们一点一点收集意见,逐渐改进,最后形成的制式。”
“所以致用之学,事情不用一来就做太多太全。重点在于锲而不舍。“
“随着时间延续,能将一件事情做到足够精细,就是大成就。”
“这双靴子能达到什么成就呢?囤安控鹤二军,步军行进,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他们的最高行军记录,是一日夜在山林之间,穿行百里,无人掉队,还能接战。”
赵顼和苏洵还好,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苏颂和韩维却惊得眼睛都鼓了起来。
苏油接着说道:“当然要做到这点,除了这双靴子,还有很多很多方面,士兵的伙食,装备,训练,待遇,士气林林总总加起来,才能形成这样的战力。”
苏颂松了一口气:“我对明润守渭州,总算是有了一丝底气了。”
韩维对苏油拱手:“明润,时候不早了,王爷,我们也该告辞了。”
苏颂道:“一起吧,来前怕明润少年空话,现在见你们如此重视,甚有章法,我也就放心了。”
苏油送三人出门,赵顼说道:“明润,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