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经对这宗兄佩服得五体投地。
为何沈括比这位更出名?那是因为沈括的《梦溪笔谈》,算是普罗大众的科普读物。
而这位的著作,基本上都是专著!
所以在后世,许多人知有沈括,而未知有苏颂!
苏油有些坐不住了“不行,遇到行家了,得给你看看我们理工的东西,我这就去给你取来……”
苏颂笑着拉他坐下“不急不急,你看一聊就没个完,正事儿都忘了说了。”
苏油一看天色,不知不觉都已经黑了,起身拱手道“都这么晚了,不好打扰宗兄休息,明润明日再来拜访吧。”
苏颂一把将他拉住“别别别,平日里我也难得遇到聊得来的,一直以为你文学优进,谁知竟然是个杂货铺!再说说了都一天了,都还没有说道《图经本草》的正事儿……”
苏油也不好意思“其实我来,也是想问问回京述职的流程的,还有就是大朝会我是不是应该参加……”
说完两人都觉得滑稽,不由得一起大笑起来。
苏颂直接给老门子打招呼,让他叫外卖,然后去宜秋门告诉宗兄苏洵,就说明润要在他这里住上几日。
待到细聊起这部书,苏油才算是真正知道这位宗兄的厉害。
这部书,是苏颂在集贤院校理任上,与同时代的药物学家掌禹锡、林亿等人,一起编辑补注《嘉祐补注本草》,校正出版《急备千金方》和《神农本草》的时候,借工作之便,利用业余时间独立编著的!
其中目录一卷,内容二十卷!
集历代药物学著作和中国药物普查之大成,是于今为止最完善最科学的医药书。
书中除了继承华夏千多年来的古代医药学遗产,引用文献两百多种外,还补充了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和发现。
除了文字说明,还绘制了大量的药物图形,准确地记载了各种药物的产地、形态、性质、用途、采集季节、炼制方法、鉴别方法与配伍、禁忌等,图文并茂,使用准确方便。
书中记载了三百多种药用植物和七十多种药用动物或其副产品,以及大量重要的化学物质。
其中包括了食盐、钢铁、水银、白银、汞化合物、铝化合物等多种化学物质的制备。
还有动物化石的记载、潮汐理论的阐述、植物标本的绘制法式!
所有这些,这还只是这位族兄学问的冰山一角。
十年冷板凳,没一天白坐!
说起这个,苏颂也有些小得意“十年馆阁也没干别的,就是接触的书籍多,每日抄录我认为重要的两千字带回来……”
说完一指书房三面墙“这里只是一小部分,一文钱没花。”
苏油看着一屋子的资料,喃喃地感慨道“看来,四通商号,该在汴京开一个书坊了……”
ps盟主生日,要求加更……
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
第三百三十五章制度
苏颂说道“别说那么远,我这套图书,图很重要,全用雕版的话,费时费力,听闻明润你有一法,堪称至便,《梅都官诗集》,已经洛阳纸贵了。”
苏油点头“是,蜡纸油印,印刷图画的确方便。不过兄长你著作煌煌,不是小工程,得有一个配套的工坊来完成才行,还有这部书籍,大可以增广。”
“不瞒兄长,小弟在西南,也在收集农本纲要,定名为《西南农书》,于今已经八年,即将大成。其中也有药物一部,记有四川,大理,吐蕃,羌蛮用药,多为兄长书中所不载。”
“我的意思,是按照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分十六部。各部按‘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组,以便检索。各药标名为纲,下列图例、释名、集解、辨疑、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目,庶几一目了然。”
苏颂悚然而惊“那这书动静大了。”
苏油笑道“既然有了蜡纸,总比雕版轻松许多,如果兄长同意,一年可成。”
苏颂哈哈大笑“传言眉山苏明润,翻来覆去就三路招数——益精,益细,益纯。初识者以为化简为繁,细究起来,实为化繁为简,提纲挈领,果然妙哉!”
苏油说道“兄长如果同意,我就召眉山程家姻伯遣人备办此事。”
苏颂说道“此乃万世功德,为兄岂有不从之理。宦囊羞涩,正愁无法刊印,这下我可不管了,是赚是赔都是你自找的。”
苏油笑道“论钱财这个肯定得赔,不过嘛,名声是件好东西。”
两人都不是迂腐之人,不由得又是一笑。
聊完了这桩,苏颂才对苏油细说起官场之事。
大朝会事先就要准备演礼,苏油都到临门一脚了才回来,时间上肯定来不及,没有参加的必要。
朝会之后,大家开始正式上班,前几天也干不了正事儿,基本上就是陪皇帝各处宫观转悠。
等到转悠完了,大家才开始收心工作,已经是一月底了。
苏油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知州和运判的差遣,去中枢述职。
述职完毕,再看朝廷的意思,通过什么方式诠职,也就是分派新差遣。
北宋官职的升除也政出多门。
最苦逼的就是选人。
除了进士高科、制举出身或者高官子弟恩荫外,大部分人进入仕途时都是选人,一般担任幕职官和州县官。
这些是低级官僚,升除方式叫“限考受荐”。
主要包括三类人——进士出身,无出身及流外杂色补官出身。
他们要成为京官,按照正常流程,要先做两任知县,有关升状,方得做通判;
再做两任通判,有关升状,方得为知州;
做两任知州,有关升状,然后可分两条路走。
一条做各路提点刑狱,提刑满一任后,升为转运使。
一条担任中央郎官,以郎官身份除中央各部要员。
要是步步顺利,三年一步,合计下来也是二十四年。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还要涉及到考核。
一年半或者两年,会对官员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履历出身、业绩、过失、请假等事项,以及所在机构长官批写的评语意见——这叫考课。
接下来对完成任期和考课的官员,再勘验其档案文书是否齐备及真伪,并审核业绩与推荐意见等情况,以决定其能否迁转——这叫磨勘。
通过磨勘的低级官员,依据规定改换官秩,一般给予晋升京官序列的待遇——这叫改官。
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幸运地留京——这叫朝升。
每走一步,还需要有五位以上的保人,这叫举主。没有点名声政绩,光找齐举主都很难。
然而所有这些,才仅仅与官职挂钩,对大宋官员来说,真正重要的其实是差遣。
没有差遣的官员,叫阶官,又称寄禄官五品以下的寄禄官收入很少,基本上家里人上了五口,在汴京生活都有些问题。
官多活少,差遣就成了稀缺资源。
到了苏油所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