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2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四个月一代,汰换了这么些年,如今也有了些蝶尾,望天,龙睛之类的品种了。

鳞片颜色也分了黑,红,白,金四色,还有一种透明鳞片。

苏小妹在研究一个现象,她发现透明鳞片金鱼和不透明鳞片金鱼杂交,会得到一种新品种——五花金鱼。

这其实是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的知识了,苏小妹将五花与正常鳞片后代杂交,发现后代中三种金鱼都有,如今正在做数量比例统计,作为一个有趣的问题来研究。

于是在苏油的暗示下,苏家院子里多了不少花盆,里边没花,都是豌豆。

苏小妹很认真的在记录,连苏油一行人回来都不知道。

苏油觉得小妹瘦了,不由得心疼:“这么冷还在院子里干啥?回屋子里去。”

苏小妹回头,惊喜道:“呀,哥哥你们回来了?”

苏油笑道:“嗯,还带了个人,薇儿你有时候没看到了吧?”

石薇从后面冒出头来:“小妹!你这么大了?!”

苏小妹笑道:“姐姐来了?这是木客?玉奴它在暖房,今年没冬眠!”

石薇说道:“啊?还是你厉害!我们赶紧看看去!”

看着两个女生朝苏油的卧室,如今被改造成的暖房的屋子行去,苏油喃喃地对张麒说道:“看她们如此熟络,我身边这是一直潜伏着忘雨听风出身的间谍啊。”

找了一圈,老堂哥不在,再问小妹,说是外出访友,寻欧阳修去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颂

第三百三十三章苏颂

说起这个苏油想起一件事,正月里大朝会,自己如今也是朝升官了,到底要不要参加?

想想觉得不稳当,必须得找个人问问才行。

找谁呢?刚刚回京,还不知道有没有眼睛盯着自己呢,第一个找谁,搞不好就会被贴上标签。

算了,老堂哥在礼部做事,这些应该懂,还是等他回来比较合适。

想到大宋的党争,苏油便有些蛋疼,站保守派这边吧,会被猪队友连累;站改革派那边吧,很可能会被黑心队友背后捅刀子;自己早就打定了主意——不党。

不无聊站队,走张方平赵抃的路子,成为能吏,以事功出头,这是哪一方都需要的人。

可能会遇到磋磨,或者一时的弃置,但是功名都是自己挣的,稳。

和各种人都能够合作,这才是一个成熟政客的应有素质。

然后一路搜捡人才,形成自己的力量。

想远了,先做饭。

厨房里清锅冷灶的,老堂哥和苏小妹操持着这个家,效果可想而知。

一个痴迷文科,一个痴迷文科和理科,这好歹是过年呢!连腊肉香肠都木有还怎么过年?!

苏油对张麒说道“去隔壁周大家里拎两块腊肉回来,偷我家腊肉香肠方子还有理了他。”

张麒去了,没一会儿又回来了,笑得打跌“周大同意了,周大浑家不干,拦着门呢,说是香肠方子没给全,香肠不香,小苏探花欺负人。”

苏油哈哈大笑“你看,家中就是要有个会理事的女人才行。明明告诉她拌料的时候十斤肉得加半斤永春露,就是嫌贵!”

“你再去告诉她,周边都是外国使节,有的是钱。将本钱折进去,多的都赚回来了。要是害怕不妥,从我这里借酒,到时候赚了记得还我本息就行。”

没一会,张麒扛着好大两块腊猪腿回来“这回妥了!小少爷你也太逗了,多少大事忙不过来,还帮周大家的搞产业做买卖。”

苏小妹和石薇看过白龟,现在也站到门口,啐道“帮人还不正经帮,非要弄得吵吵闹闹的才开心。”

苏油笑道“我就喜欢这市井气儿怎么着?哇塞周大家的今年算是开窍了啊,这可是阉猪腿呢,看看这臀上的肥油!”

苏小妹说道“一头当过去两头,司农寺的人傻,郑州的农人可不傻,这法子如今已经传开了。”

苏油笑眯眯地摸着猪腿“你当他们就真傻啊?揣着明白装糊涂呢。大宋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的……对了家里风萝卜总有吧?”

苏小妹摇头。

苏油叹气“你叫我怎么说你们才好?小七哥!小七哥你再去周大家叨扰一趟!猪腿都给了,不差几个风萝卜!”

苏小妹有些无语“你就非得吃人周大家都风萝卜?差什么东西买不行,非要借来还去的。”

苏油笑道“小妹你就不懂这个了,这是邻里亲睦之道。还站着干啥?去菜地里摘点青蒜。”

风萝卜就是开水烫死丢屋顶上吹到半干的萝卜,切块炖腊猪腿,那是一等一的滋味。

做成一个锅子,围炉而坐,再烫点萝卜白菜,味道也不错。

豆芽就别想了。

饭菜做好,苏辙也回来了“就说门口大黄马是谁的,薇儿来了?可长成大姑娘了。”

石薇很不好意思地施礼“明允堂哥。”

苏辙笑道“你和明润本就自小相识,还要故意隔离,呵呵,石亨之那一套,反而做作了,一家人,自然就好。”

苏油说道“眉山自然不需要忌讳,不过石家老太君那里怕是难过关,薇儿待会儿你还是回去比较好。”

苏小妹促狭地搂着石薇肩膀“你跟哥哥不是有老办法嘛,到时候还是丢石子联系呗。”

石薇顿时满脸通红,跺着脚不依“小妹!”

苏洵端着杯子,乐呵呵地看着几个小的胡闹。

苏油怕石薇面子薄,赶紧转移话题“堂哥,这回来就赶上大朝会,没经历过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苏洵说道“按理你应该是大朝会后,先去中枢述职,然后再去审官院待选,之后再得授职吧?”

说着说着自己先怒了“你都做到运判了还弄不清楚这些?反倒来问我?!真是岂有此理!”

苏油赶紧赔笑道“这不是被轰出去然后又被拎回来的吗?这里头的弯弯绕都没有过过手,就跟提线木偶一般。”

苏洵也在琢磨“你在夔州做的好大事体,朝廷不会看不到的,这样,我给你介绍个人,你去找他打听打听。”

苏油问道“谁?”

苏洵说道“说起来,这位也算是我们的宗亲,是福建芦山堂的那一支。你该叫宗兄才对——苏颂,苏子容。”

“芦山堂那一支男少女多,得亏你这位宗兄侍奉供养的周道,大家融洽无间,富相公称他为‘古之君子’。”

苏油问道“如何问他就可以?”

苏洵说道“他呀,从皇佑五年任馆阁校勘开始;到后来大理寺丞,同知太常礼院;到后来集贤校理、校正医书官;再到后来太常博士。小十年间,一直就在馆阁太常寺和图书典籍打转,刚换了一个开封府界提点诸县镇公事的差遣,转眼又升为修起居注了。”

这就是当了十年图书管理员,转眼就要发达。

苏油便对苏小妹说道“看吧,也有当官不挪窝的,这宗兄打考上进士后就没出过开封府。”

苏小妹“切”了一声“还不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