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灌入炼钢炉。
炼钢炉也分燃烧室和还原室,汴京的铁料和煤料都是含硫的,因此炼钢炉是酸性炉。
但是非常可惜,酸性防火砖勉强可以有,石棉砖却没有法子从二林部运过来。
除非赵老头愿意再拨一万贯。
就算一万贯,那还是亏。眉山二型的大船,用来运石棉,实在是有些浪费和奢侈了。
但是苏油不知道如今的大宋什么地方才有这东西,那就只好先凑合。
炼焦的尾气,也有大用。通入清水,可以产生氨水。
还能产出煤焦油,不过煤焦油对现在的苏油来说,除了制造油墨,还真没法大量分馏。
石家对苏油感恩戴德,石通这就算是有了实任差遣,不再是个散官了。
不少设备从郑州石家基地制造出来,再通过四轮马车运到这里。石通负责设备安装指导,苏油和苏小妹负责造预算,张藻张麒分派项目计划,监督工程进度。
只多了五个人,但是有了这五个人组成的工程部,眉山速度便体现了出来。
苏油的第一件事,是改善匠人们的伙食。
太学馒头,在汴京城非常出名,官家视察太学的时候,曾经拿着这种其实就是后世包子的东西,夸口道:“以此养士,可无愧矣!”
大家都在忙,苏油则领着李二家的在做胄案馒头。
李二家的手巧,麦酱炒臊子都让苏油觉得相当不错,现在用上了眉山调料和香葱,滋味立马升级。
汴京人吃得很讲究,也有极少几家做内脏的字号,都是传家的秘方。
苏油如今是堂堂探花,顾忌就少了很多,他不去害人夺方,就该别人烧高香了。
川菜的绝妙之处,就是专找便宜材料下手,然后翻为美味。
因此一个顶级吃货的到来,直接让胄案的饮食水平从地狱上升到了天堂。
李二家的对这个小官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哪里是曲星转世,简直就是灶王爷投胎!
小官人说了,重体力劳动,盐要给够不说,一天必须三顿保证!这上哪儿说理去?
工匠们也吓到了,被自己吓到了。
不是说多能吃,而是因为自己的工程。
好多东西,用上了官人嘴里的大石头带来的那什么零件,效率惊人。
比如水力风箱,靠水力驱动水轮,然后通过巧妙的构件,将旋转运动变成往复运动,这些是匠人们做老了的东西。
但是这些古老的机械,重新改造装配上一种叫齿轮的东西,再配上一种叫轴承的玩意儿后,大匠作感觉出风口的风大得能把石子都吹走。
小官人说得很清楚,到了这一步,才说得上控制进氧量的问题,因为要在炉内构造出完美的还原环境,将纯铁还原出来。
水力还有大用处,除了以前的驱动风箱的水轮,还多了一排出来,连接的分别是碎料机,震筛,林林总总稀奇古怪的机器。
小官人说了,他的本事没什么,说到底三个字精,细,纯!
都是内行,大匠作见到流星齿轮的第一眼就跪了,作为几十年的老匠人,一眼就能看出这种精度的东西,根本就不是纯靠人力眼力所能够达到的。
可既然这东西出现在了自己眼前,那
就必须有一种仪器,一种单位精准到比厘还小的仪器,才弄得出来!
小官人无奈地摊着手,不是不教你们,这东西必须有比朝廷明算科出生的士子们还要高深的算学本事才能掌握。
这样的人有,不过除了太学那边的明算博士,剩下的都是将数学当做兴趣爱好和对义理思考有帮助的进士大老爷们的学问。
想想其他大老爷,会跟小官人一样跑来跟我们搅马勺?做梦哟
第二百九十二章 马上草赋
第二百九十二章马上草赋
李二家的从烧着开水的大缸里捞出碗筷,然后用锤子敲响铁板,开饭了。
匠人们也习惯了这种通知方法,放下手里的活,排成长队开始打饭。
两个带馅大馒头,一大碗夹杂着肚内碎块,撒了香菜的红彤彤香喷喷的糊糊。
小官人说这东西叫炒肝儿,好吃不说,还能治夜盲。就是吃多了对肥胖的人不好,容易爆血管。
匠人们哄堂大笑,表示小官人你可真的逗!
肥胖,家里往上细数五代,都没见出过这样的品种!
看着小文曲星一脸尴尬不好意思的赧笑,匠人们觉得更好玩了。
……
烧窑的烧窑,选矿的选矿,制作铁粉的制作铁粉……温度得到突破,其余的技术问题早在眉山就已经解决,嘉佑六年十二月初,赶在朝廷大假之前,第一锅灌钢水出炉了。
生铁和熟铁的配比,石通已经是绝对的行家,虽然用量比眉山铁坊大了许多,但是比例是不变的。
苏油终于见到了眉山钢铁那种青凌凌的反光,这说明这炉钢铁的品质非常高。
武散官也是官,加上有了差遣,石通如今也抖起来了,随身配着剑。
抽出来往钢上一剁“师父,成了!”
“嘚瑟!”苏油白了他一眼,打开一个盒子,里边是从高碳到低碳的各式硬度的铁笔。
用不同的铁笔在钢锭上划了几次,确定硬度在五十六,这才满意地拍手“真成了。来人,装车报喜去!”
大匠作高喊道“小官人等等。”
说完跑去库房,取出一根钢条来,往钢锭上狠狠地敲了下去。
苏油吓了一跳,接着翻起了白眼“测试硬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今后谁也不许学我那么干!必须使用实验器材!”
大匠作哪里还管他,跪在地上搂着一个钢锭,已经哭的哇哇的了。
石通将那根钢条捡拾起来,扯了扯嘴角“呵呵,磁州真钢,硬度和这一炉差不多,在我们的二林锰钢前就是一个笑话。”
大匠作转过身来,满脸的鼻涕眼泪“还有比磁州真钢更猛的钢?”
苏油拍着大匠作的肩膀“赶紧起来,把脸擦擦,别擦太干净啊……就这样满脸黑灰的去报喜去。我胄案上下人等,忠勤王事,终于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炼出了品质上佳的好钢,正好作为献给官家的正旦大礼!”
找来一架四轮马车,驮上两个钢锭,红绸扎花,敲锣打鼓,一边往盐铁司送,一边让石通快马去叫高案判过来,大家在盐铁司衙门集合。
钢锭很重,这一炉上万斤精钢,也就十个钢锭,一个重达一千斤,因此车辆走得慢。
苏油打开书包,取出鹅毛笔,又拧开一个玻璃瓶,蘸了墨水,在笔记本上刷刷刷地写了起来。
高士林正在家中听曲儿涮锅子,被石通拉了出来,骑上快马一路奔过来,一热一冷,激得满脸铁青一身哆嗦“明……明润你可让哥哥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