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5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心里都在暗自得意。

张象中想的是,天师道创道千年,为了秘银之术,收集了不少这些东西,用这些无用之物,二两换一个窥天镜,天师道拿着窥天镜去各大道观刷声望,那是平趟!

苏油想的是,这道兄还是傻,我的酒精喷灯用石棉,你就用铂金,殊不知只需要一个铂金细弹簧灯丝就可以了,这么搞纯属浪费。

一两铂金丝,可以弄出好多好多的白炽灯哦

两人都很满意,对视一眼,相互礼敬,兄友弟恭,基情满满。

从内室出来,苏油才说道:“兄长智慧究天,愚弟只能叹服。今后有何需要自管提出,愚弟就算不能解决,大家一起切磋一番,也是进益。”

张象中稽首道:“自得贤弟之助,不少事情,如云雾拨散,蹊径别开。如今同道们正在研究列子之说,钦天监也在抓紧观测,或者不久便可有发现。”

苏油笑道:“不以望远镜是妖物就好。”

张象中笑道:“道理解析得通透明白,还有图示,看不懂的,那叫傻子,不是我大道精英,钦天高人。”

苏油躬身:“我是用来观测水面船只的,你们要拿去看星星看月亮,以后争得狗脑子打出来,都不关我的事。”

张象中忍俊不禁:“你呀,果真人如其名!”

出来和白胡子公公告辞,约好改天欣赏他的慢吞吞剑法和三七配出的药粉,苏油领着薇儿出得玉局观的门来。

薛忠一直守在门口,送两人上车。

穿过青羊肆,进了城门,马车朝内城行去。

苏油撩开车帘,和石薇趴在窗口上边看热闹边说话。

成都城内城为正方形,外城为八卦型,建城之人先是张仪,后是诸葛亮。两位都是与道家大有关系的人物,整座城池修得充满了哲学韵味。

成都一直就闲适,热闹归热闹,但是就连叫卖的小贩声音里边都充满了一种慵懒的味道。

不少贵人豪强,坐在一张床板一样的东西上,四角立着柱子,挂着帐幔,由人抬着逛街。

苏油看得稀奇:“薇儿薇儿,那是什么古怪?”

石薇说道:“就是,好古怪,听说叫遨床。是贵人出行乘坐的。”

薛忠笑道:“这东西商号也有,比这个精美多了,恩公要是喜欢,明天我就命人弄好,给恩公和仙卿小娘子游玩。”

苏油想着自己和薇儿睡在一张床上,然后被四个人抬着游街,四周人好奇围观,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别别别,给我们备两匹马就行。”

薛忠笑道:“成都人喜欢这个,等四月八号你看吧,到时候张学士的大遨床领头,后边是副使,通判,再后面无数士绅的小遨床跟着。一路争奇斗艳行到江边,那才叫一个热闹,这叫遨游。”

苏油就有些晕菜这词的出处要是在这里,那就不是什么好词了。

来到转运司衙前,薛忠上前通报,知客领着三人进门。

衙门占地倒是宽广,就是房屋破败,当官不修衙,看来从现在就开始了。

来到书房,就听里边在谈笑,似乎是在评说试卷。

就听一个声音笑道:“我就说巴蜀自古多高贤奇士,今独乏也?勿谓蜀无人,蜀有人焉!哈哈哈哈明允,汝家二子,非池中之物啊。”

就听苏洵说道:“明公言重了,或有可观,也得请明公督促一二。”

那声音就是张方平:“天才,都是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今后的成就嘛,或者比长者尤高。”

苏油进来,见到苏轼和苏洵站在一边战战兢兢,苏洵和一位常服老者则坐着说话。

那老者面容瘦削,身量长大,穿着一身绛纱袍常服,头戴方纱冠,见苏油进来:“这就是你家那位可待而自出者?”

苏洵笑道:“明公见笑,这位就是幼弟苏油。旁边那位是石家小娘子。”

苏油领着石薇上前:“苏油携石薇,见过明公,来迟勿怪。”

老者正是张方平,闻言笑道:“不怪不怪,桌上有一张试卷,你去做了吧。”

“啊?”

张方平呵呵笑道:“故意来这么晚,怕是打着躲考校的心思,真当老夫不明白?”

苏轼偷偷比了个三的手势,这是叔侄三人家庭考试里边用老了的招数,意思是三等难度。

三等难度就不得了了,苏家三等,那就是中解试的水平。

苏油只好硬着头皮过去,一看试题,不由得哈的一声笑了出来,拱手道:“明公,还请另行出题。”

张方平有些惊异:“哦?这题对你很简单?”

苏油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地说道:“这是土地庙小学里边平日讲解的题型,我将之称为例题,主要是启发大家兴趣用的,特点就是计算非常简单,主要用于分析思路。”

这是一道古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二,

五五数之三,

七七数之二,

问物几何?

第二百一十七章 桥的题

第二百一十七章桥的题

张方平看了看身侧那位师爷,那师爷也是一副匪夷所思的神情,便又转回头来:“你先说说看。”

苏油说道:“这类题型,我们管它叫剩余理论。简单易懂的解法如下:先列出除以三余二的数:二,五,八,十一”

“再列出除以五余三的数:三,八,十三,十八”

“这两列数中,首先出现的公共数八。”

“三与五的最小公倍数是十五,两个条件合并成一个,就是十五的整数倍,再加上八。”

“列出这一串数是:八,二十三,三十八”

“再列出除以七余二的数二,九,十六,二十三,三十“

“这就得出符合题目条件的最小公共数二十三。”

“当然这是傻解,此题其实还有另有一种解法,有个歌诀说明: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字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第一句,三人同行七十稀,意思是说把该数除以三,所得余数用七十相乘。”

“第二句,五树梅花廿一枝,是把该数除以五,所得余数用二十一乘。”

“第三句,七子团圆月正半,是把该数除以七,所得余数用十五乘。”

“第四句,除百零五便得知,则把上述三积加起来减去一百零五的倍数,所得差即所求之数。”

“如果用土地庙的算式列式的话”

说完从书包里翻出本子和铅笔,刷刷刷写了一个算式:“喏,就是这样了。”

那师爷将本子取过,见上边写着:270321215233,233-105223。

师爷居然能看懂这个神奇的算式,拱手小心问道:“敢问公子,七十,二十一,十五,这几个数何来?为何分以二,三,二乘之?之后因何要减去一百零五?”

苏油笑道:“七十除以三余一,可被五,七整除;所以七十的两倍,能够除以三余二,也被五,七整除,就满足了第一个余数条件,而不用考虑后两个余数;

“同理,二十一除以五余一,同时可被三,七整除;所以二十一的三倍能够除以五余三,同时还能也被三,七整除;这就满足了第二个余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