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68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救治了回来,解除了朝廷的绝大忧患。

苏油不将陨铁项链留在手上,也是表示对皇帝的绝对信任。

见赵煦一脸的不开心,苏油笑道:“其实臣又如何舍得陛下?”

赵煦顿时露出一丝希冀:“司徒回心转意了?”

“当然不是。”苏油微笑道:“臣是想说,就算不在朝中担任职务,臣可以为陛下做的事情,一样非常多啊。”

“比如去胶州搞搞盐化工基地,去兰州搞搞机械,去徐州搞搞煤铁,留在河北接着搞铁路”

“太辛苦,不合适。”赵煦直接否决。

“那么去杭州搞搞海贸?在两淮搞搞船务?”

“太远,也不合适。”

“啊,那臣还有很多的计划,比如提举京师大学堂,推动我大宋化和科技的发展;比如司农寺,研究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比如将作监,修桥造路,研发机械;比如钟山观象台,研究天数学。”

“也可以提举皇宋银行,替陛下看管投资;还可以著书立说,大宋还缺几部经济著作,战略著作”

“臣还可以写、戏剧、丰富百姓生活;还可以提举汴京时报,为陛下把好舆论关口;还可以搞一个军烹校,传授军中退伍转业的低阶战士厨艺,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至不济,我还可以给夫人打工,帮着管理宁善堂嘛!”

“这些在汴京,中牟,最远不过郑州,江宁就可以做,陛下,这样可以了吧?”

赵煦不禁哭笑不得:“其它宰执荣退之后,可是玩不出司徒这么多花样来,准备这么充分,司徒这是早就计划好的夙愿吧?”

“不敢隐瞒陛下,还真是。”苏油赧然道:“陛下也该知道,臣最快乐的时候,却是带着你们,在中牟抓泥鳅,在东明挖山药,在尉氏钓鱼摸虾的时候。”

“臣性本散淡,除了口味挑剔,喜欢读书,其余衣室车马,一无所好。”

“仪状粗野,不习典章,多次进对失仪,若非仁皇、英祖、先帝、陛下包佑,逐于蛮荒,不为过也。”

“入仕三十五年,多蒙圣恩,不次提拔,年资浅薄,就位极人臣。故不敢不兢兢业业,理政安民。”

“经年宦游,于家人亏欠良多。如今幽云已复,天下咸安,明君良臣,荟萃朝堂。臣也想着,可以好好陪陪家人了。”

“老妻豪爽任侠,为了苏油,拘了自己几十年,我也想着是不是能抽些闲暇,陪她游历天下,寻访名山大川,让她舒展舒展平生意气。”

“现在有了照相机,陛下将圣旨焚毁之后,还可以将密折匣子还与臣,臣还可以继续给陛下拍些各地风物景观,写写游记,为陛下采察民情嘛”

“无论在朝在野,臣能为陛下效力的地方,也还多着呢。”

苏油最后抬出石薇,赵煦就再不好拒绝,沉吟良久终于松口:“茂儿今年五岁,到十二岁入中学还有七年,司徒与仙卿有什么想去的地方,想实现的愿望,我们以七年为期。”

“待到茂儿十二岁时,司徒与仙卿必须长守京师。茂儿的立身处世,眼界学识,交由他人教育,朕断不放心。”

总算是松口了!苏油心中不禁舒了一口气,起身对病床上的赵煦施礼:“臣苏油,恭谢陛下圣恩。”

三月,甲午,提举河北四路都转运司,司徒苏油以身体不适为由,上章请求交卸职务,并举荐巢谷权提举四路都转运司,种谔提举四路都经略司,章楶于京中密切掌控,全占燕云。

丁酉,判御史台张商英,右正言孔仲武,弹劾苏油懈怠机务,疏忽大事,恃宠而骄,轻慢朝廷,乞下诏责罚。

苏油乞退,其家已先出张知白故宅,帝乃令约拦行李,章惇、苏元贞勿得受司徒乞罪章奏,且召苏油回京,并遣太医按视。

诸军闻之,攻伐愈急,庚戌,种诂奏种谊克桃山、野狐;李纯元克奉圣,曹南克归化,擒仁圣伪朝太上皇和鲁斡、太子耶律大石。

范龙山取儒州;折可大取怀来、昌平;田遇取檀州、姚古取古北馆。

幽云全境,尽入宋军之手,燕山要地、长城五关,各遣大军扼控。

伪朝太上皇、太子以下,妃嫔、宫人,俘获一千四百余员;各路官吏、头下军州大小使臣,计七百有奇;灭敌两万余人,降俘六万以上。

两京府库、图书、地册、民籍,并伪朝宫室、仪仗、符印、车辇、甲仗、金宝,尽数缴获。

不日将使槛车叩阙,昭宣大捷!

消息一出,汴京城顿时陷入了疯狂的欢庆当中,人们纷纷涌上街头,朝着宣德门齐聚。

景阳宫与汴河码头大钟楼上,大钟开始鸣响,内皇城紫宸殿,也开始传出破阵乐的管风琴奏章。

满城飘洒起大胜的传单,赵煦坐着轮椅登上宣德城楼,接受臣民们山呼海啸一般的拜贺。

皇宋百年来的耻辱,一朝洗雪,中原门户幽云要地,从此回归!

在如此大的胜利之下,御史台的弹章变得悄无声息了。

癸亥,诏进章惇官三等,章楶二等,苏元贞二等,天下官吏一等。

克复幽云前方将领,诸路军伍,进职有差。

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亡辽

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亡辽

增广皇宋忠烈祠堂,朝献景灵宫,告太祖以下诸庙。

以司徒苏油,鞠躬尽瘁,戎威克捷。进位太师,燕王,平章军国重事。

忧劳国事,耗体伤神。并许其所请,以中太一宫使暂退安养,提举京师大学堂。

进封太师长子苏轶,辽东相,溥仁郡公,兼前职。

毕观进嘉泰郡夫人。

次子苏轭,进保和殿学士,安乐郡公,直国史馆,兼前职。

易安进安康郡夫人。

三日之后,汴京城州桥码头上,一艘小游艇停泊在哪里,一名头戴东坡帽,身穿淡赭色儒袍的士,手持一柄白葵扇,饶有兴致地看着前方州桥上,两侧的孩童们排兵布阵。

“冲啊”两边领头的小孩子发一声喊,一起跑向州桥的拱顶处,手里拿着柳枝,不少胯下还骑着竹马,就在桥顶“厮杀”了起来。

“马前六斩!你耍赖,快躺下!”胯下拖着竹马的孩子对自己的对手,一个没有竹马的孩子高喊。

“我不,你没砍到!”

“你是步兵!步兵打不过骑兵!”

“我是大宋的步兵,你是辽国的骑兵。大宋的步兵,比辽国的骑兵还要厉害!”对面的步兵果然开始耍赖。

“你才辽国骑兵!我们是西军!种太尉的西军!”骑兵不依了。

“种太尉的骑兵一兵三马!你才一匹!你就是辽国骑兵,不是大宋的!”

“呜呜呜”骑兵说不过,顿时哭了:“你才辽国!你全家都辽国!呜呜呜我要回家告你”

看桥的老兵走上桥:“都散开散开,大太平车过来了!李小二你敢欺负弟弟,小心我告诉你爹揍你!”

“小五你也是,他家不就是你家?荒唐!”

“我没欺负他,我把竹马都给他了!”虽然嘴硬,李小二到底心虚,一边喊一边朝汴河大堤跑:“大军随我突袭,看桃花去喽”

一群孩子乌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