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兰陵王说的第一条,北上金山找寻陛下,才是重中之重。若陛下得返,无论魏王还是王丞相那里的麻烦,皆可迎刃而解。”
萧夺里懒和萧奉先的脸色顿时好看起来,就听萧夺里懒说道:“便依兰陵王与王参政所言,一路寻找陛下踪迹,一路遣使与南朝商议通关之事。”
大名府,黄河码头,苏油在给王晦和自家子侄送行。
王彦弼守制结束,赵煦征求了长公主的意见,同意将他放出京城去,于是任命王彦弼做了梓州路转运判官。
梓州路是川峡四路之一,且只比成都府路次一等的繁华。
北面有绵州,遂宁,是大宋传统的糖霜产地,如今更是提升到著名产品绵白糖。
而南面,则有川中最大的食盐产地富顺监。
境内又盐亭县、铜山县,矿藏资源也非常丰富。
还是传说里发明丝织的嫘祖的故乡,是蜀中著名的蚕桑基地。
王晦这段时间可是帮了苏油的大忙,如今又要投奔自家公子去了。
黄河边上,苏油看着这位被大宋科考耽误了的宰执之才,不禁叹气:“老王,我是真舍不得放你走啊”
王晦也有些惭愧:“辽国多事之秋,东翁这里事务越见繁忙,现在离开东翁,其实我心里也很惭愧。”
“不过辽国泥沙日下,不日就将自行分崩离析,趋势已经难以逆转。”
“东翁智计圆融,举重若轻,设施于十数年之前,如今已到收获之期。”
“硕果垂坠,只待唾手摘之而已。相比公子初涉仕途,倒是那边更让人担心。”
苏油就不禁瘪嘴:“要是梓州转运判官都不好当,那天底下也没几个官好当了。”
王晦不好意思笑道:“官家给自家表哥这个安排,也是煞费苦心了。”
梓州路是蜀中四路之一,旁边就是成都府,王彦弼既是宗亲,又是状元,还是苏油的弟子。
将王彦弼的首任,安放在老师的基本盘蜀中熟悉政务操作,和漏勺初任大不一样。
这既说明了之前赵煦对漏勺能力的信任,也能说明如今的赵煦,对朝堂的控制力远大于数年之前。
苏油又对身边一名中年人说道:“维康,一路要照顾好王公,多多请益。”
那中年人躬身:“小幺爷请放心,苏迈理会得。”
这一期与王彦弼同时转任的,还有苏迈,如今苏迈以老成稳妥,细致入微,仁德爱民的施政风格,深得朝中大佬们好评。
在京东路转运判官任上政绩卓著,不等不靠自己就搞起了四百里铁路,打通了登莱半岛四州的交通,还以此为契机,打造起各州的五小工业体系。
且因地制宜各有偏重,加在一起相得益彰,形成胶东半岛的盐铁工业联合体,最终总结成经验,如今已经成了大宋各地方州府兴建小工业的纲领性件。
朝廷因此直接让苏迈坐地升级,成了京东路转运副使,这次入京陛见,蔡京和沈括正在打御前官司。
结果就是苏迈此去,到底是出任开封府尹,还是任工部侍郎,到现在都没定下来。
苏油的意见是最好任工部侍郎,或者降一格先做开封府通判,这样仕途会更加稳妥。
当年苏迈他爹大苏就担任过开封府推官一职,以政绩优良决断明敏著称。
安石相公欲“困以俗事”,结果不理想,大苏手脚和嘴巴一样快,处理政务的同时丝毫不影响大放嘴炮。
“俗务是非常锻炼人的,尤其是开封府的俗务。”苏油也是做过开封府尹的人,知道那官有多难做:“不过现在开封府的重点工作在推进新城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因此维康此去,不管是开封府还是工部,总之都是讨了个巧。”
大佬的眼光一针见血,苏油早非当日吴下阿蒙。
苏迈对自己前途不担忧,反倒对京东路的政务颇为关切:“淳甫那里,还请小幺爷今后多担待操心一些,他史固然优长,但对工业体系不算是太熟悉。”
淳甫就是范祖禹,高滔滔夹袋里的人,留给赵煦的政治遗产,现在从河北东路调过来接替苏迈。
“有时间替朋友担心,多担心担心自己吧。”苏油白了他一眼:“刘公都在自学数理化,维康不要小看天下聪明人。”
送走王晦与苏迈,回到府衙,高公纪拿着一份电报过来:“使相,雄州转来的,辽国北廷的请议电报。”
现在河北四路都转运司,密切把握着辽国的动向,私下里将皇太叔和魏王的班子称作西廷,将皇后元妃的班子称作北廷,将妃王经的班子称作东廷。
苏油将电报接过来看了,不禁叹道:“人家夹袋里头,一样有能人啊耶律延禧有消息了吗?”
高公纪摇头:“还没有。”
苏油说道:“今年天冷得早,估计快有了,那就慢慢议吧,我们不急”
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
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延禧之死
十月,辛未,大宋海洋武装改造完成,大宋水师中的海上力量,正式独立出来,成为大宋皇家海军。
海军司令部设立在登州,总司令由大宋皇帝赵煦亲自担任,下设军令总长、参谋总长、海港司令、舰队司令、两栖陆战队司令。
军令总长由张散出任,参谋总长由皇家海军学院院长赵宗佑兼任。
以镇守南海多年的钱小侯爷为南洋舰队司令,以绕过好望角,发现宝瓮玉瓮两城的赵孝奕为东洋舰队司令,以扁罐为北洋舰队司令。
三个舰队司令的任命,让朝野侧目,海军真特么是一个年轻的军种,连司令官都特么一个比一个年轻!
扁罐上书固辞,自己现在的主要业务需要专注于辽东,人也长期呆在辽阳府,不方便管理舰队。
最终赵煦以原东洋舰队主官龙海生为权北洋舰队司令,但依旧保留扁罐北洋舰队司令职务,只是不任实职。
从由上到下的各阶级主官就能看出来,海军身上“皇家”二字气质,真是拿捏得死死的。
但是你不能抱怨皇家偏心,海洋利益,堪称大宋经济改革的动力源,如今每年一亿五千万贯的金银宝货输入,近国用三分之一,足以支撑章惇和蔡京的金银本位改革。
十月,章惇和蔡京完成了三司的改造,财政部从户部独立出来,正式命名为计部。
也是在这个月,沈括也完成了工部的改造,不过部还是一个,由工部尚书总领,其下两个侍郎分领工业司和工建司。
这次改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皇家海军的正式成立,标志着大宋由传统内陆国家,朝海陆国家的转换;
中央六部到七部的升级,工部一部两司大格局的形成,标志着封建朝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