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我大宋的福分,臣生于当世,幸何如哉!”
章惇却不是蔡京这样的佞臣,轻易绝不会夸奖皇帝,琢磨道:“如果不考虑大举出兵,那么有效控制东京道,就是重中之重了。”
“鸭渌四州,须得再遣军队镇守,锦州也必须加强控制,如此一旦有事,我水师便可沿大宁河隔断析津府。此外,辽河海口我军也要加以把握,免得王经等南院群臣反复。”
蔡京说道:“长春也不能放过,鞑靼入上京道后力量顿时分散,如今李夔那里已然力有不济,上京道契丹各州勤王之师开始聚集,对鞑靼渐渐形成了包围之势。”
章惇点头:“李夔对鞑靼的控制力还不是绝对强势,因此他已经决意撤军了,至少要将解活军和车军,在冬季来临前撤回金山以东。”
“应该说李夔很冷静,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至于其余三部听不听他的……”
蔡京微笑道:“章楶说三部听话最好,如果不听,对我大宋也没啥损失。”
章黑心太黑心了,没把鞑靼三部当人。
如果他们听李夔的话撤退还好,如果利令智昏,搞不好就要失陷在金山以东,至少也会遭遇巨大损失。
这样草原上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对于大宋控制草原更加有好处。
赵煦不禁摇头:“好事儿别想得太美,先将能做的做了吧。”
“沧州号可以移泊,开到辽河海口的耀州驻扎,距离锦州海路不过两百五十里,旦夕可至。”
“锦州一千人太少了,至少要扩至一军三千之数。”
“鸭渌四州需要恢复到六千军力。”
“开州门户,和王经商议一下,许我一部共同驻防,方便输送兵力拱卫辽阳。”
“义勇军的机动数量,三千人也实在太少,让苏利涉和阿骨打动一动,吓他们一吓,我们再送一万两千人过去。”
章惇笑道:“陛下圣明,阿骨打对长春州一直垂涎,正好利用向南的机会整顿军马,之后嘛……长春州又该热闹了。”
蔡京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不武之谋,如今两府上方才知晓,台谏近日对司徒和苏制置屡加弹劾,认为苏制置此举乃是……以大宋军职入辽国为臣,乃叛国之罪。臣那里,已经有些压不住上官均了。”
赵煦点头:“东京道的使臣到了吗?”
蔡京说道:“已经到了。”
“下次朝会让辽使上殿谢恩,之后可以宣布天下,就说遣四十三节度和苏制置营救辽国文妃和晋王,是我之前的密旨,两人乃奉旨而行。”
“苏制置那里,早有我许其便宜从事的内降指挥。替辽国保住王朝正朔和一道安宁,本也是大宋作为兄弟之邦应尽的责任。”
“因此二人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加上辽使的谢恩国书,这事儿可以过去了吧?”
章惇立刻给上官均上眼药:“那上官均如果坚持弹劾,是不是需要发落?”
赵煦摇头:“司徒曾经这样评价过台谏——我不赞同你对我的弹劾,但是我绝对维护你可以弹劾我的权力。”
“站在上官均的立场和职责上,他只是信息不全而已。在此基础上,其弹劾却是有充分理由的,因此不能算作什么过失。”
“既然说不上过失,那朝会之后,上官均就该明白节度和制使是奉命行事,且所为也是为了匡扶天下正气,那弹章最多应该算是无效,我这里留中即可,你们却不该因此发落他。”
“章爱卿之能渥,朕是非常清楚的,不过气量上,还要多从前辈贤臣那里取法。”
章惇不禁满脸羞惭:“臣知过了。”
“些许小节而已,不要影响了今日宴赏的心境。”赵煦笑道:“召诸卿聚会星台,本为一乐,这聊着聊着却又聊到了政事上……”
赵茂残忍地拎着一只小白兔的耳朵,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赵煦赶紧蹲身将他抱住:“茂儿将兔子放下好不好?你这样它会不舒服的……”
赵茂奶声奶气地报告自己的新发现:“兔兔拉豆子,给爹爹看兔兔拉豆子……”
“好好好……”赵煦左手抱着吃手吃得口水直流的寿宁公主,右手忙着从赵茂手里解救可怜的兔子:“我们将兔子放到篮子里慢慢看好不好……”
绍圣二年八月,辽国东京道遣使,献上“制书”,感激宋朝的扶危济困之恩。
同时宣布晋王提前出阁,改名耶律崇仁,经制辽东道,称大总管,统领辽东五十六州和南院群臣。
文妃垂帘临制。
南院宰相王经,代表辽东上下,感谢大宋派遣义士拯救文妃母子,宋人义勇军入辽维护纲纪,保卫锦州,使王绪不隳,一道安稳,恩同再造。
鉴于如今局势危机,辽东道决意施行自治,先保辽国根本。
此次事件中尤其要感谢三个人,大宋彰节军节度使赵仲迁,鸭渌江四州制置使苏轶,大宋义士魏五常。
晋王愿意奉宋朝陛下为伯,以子侄之礼事之,永申盟好。
恳请大宋继续施以援手,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扶持辽东道。
如果大宋愿意提供三百八十五万贯舶来钱,一揽子收购辽阳铁厂全部债券,解决辽东道的经济危机,辽东道愿意以辽阳铁厂十年产出进行交换。
同时辽东将开放锦州、耀州、苏州、开州,许宋人置产投资,兴工举业,并且许大宋在四州驻军,为宋国投资商人提供保护。
鉴于义勇军强悍善战,请许辽东道委托义勇军教官苏轶,继续招募,扩充军力,北上平息高永昌之乱,还辽东一道清宁。
上官均的弹章现在就在袖子里,听到辽使这般彩虹屁人都傻了。
这尼玛也太夸张了,就算在自己最魔幻的迷梦当中,都不敢做这样的妄想。
辽国,曾经疆域上万里,带甲七十万,饮马澶渊的辽国,竟然乖乖认怂,甘称子侄,以军国相托!
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旧城改造
第一千八百零九章旧城改造
上官均是差点当上大宋状元的人,他只是忠直,并不是傻。
因此赵煦担心和章惇期待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相反,上官均在朝会上表现得很淡定,甚至和群臣一起恭贺赵煦为天下太平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对辽国百姓一视同仁的高尚情操。
不过朝会之后,上官均请求赵煦私下接见,赵煦也同意了他的请求。
能力不论,对于保守派的人品,赵煦比改革派更加信任,因此赵煦也给上官均看了不武之谋。
上官均看后却纠结了,宋国司徒这是传授君王机诈之道,与儒家对君上的要求背道相驰。
但是你不得不说,这样做的效果却非常好,好到上官均虽然心中感觉有些不妥,却也没脸说出这样做不对的话来。
而且以司徒一贯的品行,说他导君入恶,只怕天下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