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来处佛寺、佛塔。
佛教重新在吐蕃兴盛起来。
去年三月,溪哥统领边廝波结以吐蕃兵六千余人归顺宋朝。
以此为信号,羌塘、纳仓、乌敢诸酋,也在红衣和尚们的大力宣传和鼓励带领下,相继遣使兰州,亦求内附。
朝廷命赵禼妥为接待,并命董毡嫡子蔺逋比,邈川大首领温溪心幼子巴温为先导,与吐蕃各势力进行接触。
五月,阿令京抵达布达拉宫,吐蕃主陇拶举行了盛大的皈依典礼,同时表示愿意信佛附宋。
吐蕃就此和平入宋,堪称水到渠成。
然而此举在很多人看来,对大宋并没有什么切身利益,只是青年皇帝好大喜功的表现。
不过既然没有付出什么成本,大臣们也就随了皇帝的开心。
但是苏油早就跟赵煦做过科普,司马学士曾经的那套说辞是要不得的。
国家的疆域,有的地方是钱粮库房,有的地方是门户锁钥,不能偏废。
吐蕃虽然可能千年之后都还要咱们扶贫,但是对于华夏民族的地缘保卫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赵煦也同意这个观点,于是隆重封赏了陇拶为赞普,以阿令京为吐蕃佛主,拨款三十万贯,在尼色日山下为其修建吉祥须弥寺。
命青唐都护李兰、统制苗履,帅师三千,护送金册赴逻些城。
诏书是乙丑这天发出去的,大宋中书舍人苏轭童鞋,在写完这道诏书后,就跟皇帝请了假。
和自己小师妹李易安,在汴京城低调地结婚了。
漏勺是皇帝的小伙伴,易安是皇后的手帕交,他们的婚事搞得这么低调,让赵煦感觉有些不开心。
不过皇后却能够理解,毕竟现在司徒的影响力太大了,要是他在京中,漏勺的婚礼怕是想低调都低调不了,现在赶紧将婚结了,是最好的。
但是无论皇帝还是皇后,其实都想多了,漏勺只是想尽量多的拥有属于自己的二十天婚假,而不是耗费在迎来送往之上。
结婚是有假期的,漏勺准备趁此机会,带着易安,跟自家哥当年一样,来一趟旅游。
另一个时空的易安,早年的诗词颇多欢乐和开朗气象,南渡之后,才转变为哀婉消沉。
而现在竟然来了个神奇的颠倒,漏勺治理广东的几年里,易安的词多写闺房婉约幽怨,闯下了赫赫大名,而最近却又开始变得欢乐和开朗起来。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两口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小两口
即便是如今的宋朝,对于女子采出格还是颇为忌惮的,毕观虽然替苏油作了伦理和训类,但是人多将伦理归苏油,训类归毕观。
无他,就因为伦理是古,训类是白话。
易安的词作个性太鲜明,这是无法遮掩和转嫁的,李格非担心自家女儿词作流布天下,引来苏油和漏勺反感,特意将女儿的词作收集起来交给苏油,同时写信跟他解释。
大意就是我家易安虽然喝酒赌博填词制曲骄傲任性自由奔放,但她的确是个好姑娘。
苏油拿到信后不由得直乐,老李可真是想得多,你还能比我了解你女儿?
于是开始誊录词作,给大苏、黄庭坚、秦观、贺铸、晏几道寄过去。
这个大家都给看看,都给评评,反正我是要给易安出版发行的,名字都定好了,就叫漱玉集!
给了评论的,我都会附加在词集之后。
先说好啊!今后漱玉集大名得传,可不是我们家易安沾你们的光。而是你们,有一个算一个,通通都沾了我们家易安的光!
于是秦观首先就不服了,论作词我们可从来没有怕过谁,我才不信易安担得起司徒如此之高的评价,这摆明了就是因为李家穷给不起嫁妆,司徒故意在这儿哄抬人设呢
待到看过之后,秦观也不得不服气,集子里边,诗笔虽然稍弱,而词令则极婉秀,且亦妙解音律,无一字不协者。
这就叫“实倚声之正宗”。
秦观回忆了一下身边周围的人,似乎、好像、就连二晏、欧阳、苏、黄、周、柳,包括自己,都不是敌手
晏小山最感兴趣的是里边的“白话词”,其中翘楚就是那首声声慢,还有“知否知否”这等妙到毫巅之句。
白话如家常般自然,却处处出新,合声押律得毫无琢磨痕迹,这已经开宗立派的水平和现实。
说起来还有个笑话,李妹崽曾经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当时远在广州的漏勺,漏勺读过后,觉得自己的水平与之相比,好像也就只差那么一点点,于是也搞了几十首。
蒋之奇也是大行家,漏勺很想知道自己的水平和师妹相比究竟如何,于是便将师妹刚刚寄到那首醉花阴里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也掺合到了自己所创作的这些词中,拿去给蒋之奇点评。
蒋之奇欣赏完漏勺的词作后说道:“子衡啊,依我看来,这些都是不错的。不过其中有三句,却如香檀植于别户,孤云独占高峰喏就是这里,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非圣手不能制也。”
以漏勺堂堂探花之才,也只能掩面而走。
而且小妹崽乃是学全才,除了词作独树一帜外,史论诗也让苏油非常赞赏。
苏轼的学生,翰林学士张耒曾经做了一首长诗,叫读中兴诵碑,感慨天宝年间事。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
撞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
举旗为风僵为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
水部胸中星斗,太师笔下胶龙字。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
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
百年废兴增叹慨,当时数子今安在?
君不见,荒凉语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这首诗张耒很得意,当时黄庭坚、潘大临等皆有和作。
苏油作为史论诗的大擘,也收到了张耒的诗作,不过他没有时间去和这么长的诗歌。
自己写不香吗?为啥要找虐?
结果没几天漏勺的信也来了,爹呀,张学士那诗,小师妹和了俩,一首算我的,一首算你的,先给你挑?
其一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