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55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礼仪,升降皆依制度。

临制以来刷新朝政,爱惜人民,虽辽人有水旱饥馑,也难免伤怀动容,命边州妥为收治,岂是武则天可比?

虽亲私如二王、公绘,但有小过,即行黜罚,可谓大公无私,不偏不坦,岂是武则天可比?

礼敬元老,奖拔仁臣,爱行宽政,减免天下欠逋,这是武则天能做到的?

太皇太后与武则天,相去不啻天壤,如果因为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就连讥刺武则天都成了忌讳,这是将太皇太后看成什么了?

以太皇太后的心胸、仁德、品行,会连这个都忌讳?

苏轼也远在京师大学堂上书,认为蔡确固然是小人,但是吴处厚同样是小人,小人之间使用这样的手段相互坑害,希图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本是常态,本就是小人的惯用伎俩。

可是要是正人君子也跟着起哄,就是中了小人的圈套。

然而更严重的,却是此举会打破朝堂本来的清宁,给后世创下以文字罪臣的坏榜样。

这却又是小人无所顾忌,而君子不得不忧惧之处了。

但是台谏依旧愤怒,认为蔡确的罪状显明,不用申辩,甚至指责有大臣在包庇他。

刘安世上书:“确不知图报,犹怨望作为诗什,辄敢谤讪,罪状显着,法所不赦。

陛下以天地父母之德,不忍加诛,俾全要领,已出再生之赐。

谓宜投诸四裔,以御魑魅,而尚玷卿列,中外之论,皆谓失刑。

臣闻赏罚者人君之大柄。伏惟太皇太后陛下保佑圣躬,恩德隆厚,而确恃逆不道,妄有诋斥,人神之所共怒,覆载之所不容。

今来责命太轻,未厌舆议,非惟央釭宗之意,亦恐伤陛下孝治之风。

伏望圣慈更加详虑,更行窜殛,以慰人望。”

这个角度相当清奇,意思是如果纵容蔡确诋毁高滔滔,那么赵煦童鞋就是“不孝”,大宋以仁孝治天下,这招完全可以将蔡确置于死地。

范纯仁、王存、吕大防、刘挚认为蔡确本已贬罚过重,朝廷刚刚复其学士,就算要罪,也不能如吴处厚一般,搜罗文字成罪。

丁未,高滔滔出旨,让苏油觐见。

苏油如今算是体会到了司马光和吕公著等大佬在前头顶着的好处,台谏这番作为,实在是牵扯了宰相太多的精力。

天气开始变热,杭州最近传出疫情,让苏油高度紧张。

他对谁都信不过,而且疫情当中派谁去都不合适,正好他也要请见高滔滔,准备让苏轼带着医学院的人才奔赴杭州。

来到偏殿,高滔滔与赵煦都在,苏油问过起居,方才问道:“未知太皇太后相召,所为何事?”

高滔滔不答,反问道:“近日奏事,见明润有忧色,是吕公去后,朝政上有什么为难之处吗?”

苏油赶紧欠身:“劳太皇太后垂询,是臣失职了。是这样,杭州府奏报近日有疫病流行,知州杨绘又受王永年案牵连去职,臣想让子瞻出知杭州。”

王永年本来是个商贾,因为娶了宗室之女,得右班典殿直,兼汝州税。

后来王永年想要回京城,便委托之前结交下的汝州知州窦卞帮忙,窦卞便找到了杨绘。

杨绘是大名士,大词人,当年赵顼的翰林学士,后来做到知谏院。

杨绘是出名的热心肠爱帮忙,石薇怒杀驸马府车马的时候,是杨绘第一时间赶到赵顼身边,与吕惠卿硬怼,拖延到王中正赶来奏报实情,保住了石薇的声名。

不过杨绘这回倒霉,本来又是帮窦卞个小忙,给王永年谋到一个监金耀门的差遣而已,没想到因此牵连进一桩大案。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终极解决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终极解决

金耀门又名“故纸仓”,里边存放的是武德二年至今,三司的国家财政档案。

苏油入相第一件事就是掌握国家财政,结果一调档案发现国家档案局居然失窃,立即禀告吕公着,文彦博,高滔滔。

所有人都是大惊失色,这玩意儿要是落入有心人手里那还了得,立即让钱勰立案追查,限期破案。

最后查到这个王永年胆大包天,竟然将金耀门的这些“故纸包”盗卖,得钱一千五百贯!

钱勰追查到了圣心庵,找到了这些档案,但是下家却没办法继续追查了。

圣心庵的老尼姑在官府上门的时候就投井自尽,而王永年也莫名其妙死在狱中。

对于苏油来说,这案子压根都不用查,也没法查,对这些档案感兴趣的人,如今就只有辽人和京师大学堂经济学院的那位。

辽人不用考虑,他们虽然感兴趣,但是借王永年一百个胆子都不敢,而且这些档案宋人料理起来都头大,以辽人的经济学能力,能不能看明白这些档案都难讲。

但是赵颢肯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然而他现在身份特殊,高滔滔将二王丢在京师大学堂,不乏敲打的意思。

于是赵颢才搞出了这么一出乌龙,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借阅”档案。

偏偏事事情被苏油发现,赵颢估计是好不容易想办一回正事儿,结果差点惹上一身巨骚。

那王永年和老尼姑就只有死了。

事后苏油上奏高滔滔,要求将档案重新摘录一份,送到京师大学堂存档。

高滔滔估计也是暗中掌握了情况,准了苏油所请,正好借着赵颢赵頵派人去成都买锦的事情,小题大做,罚了二王一年的俸禄。

二王俸禄差不多一年各自能拿一万五千贯,刚好是王永年倒卖档案所得的十倍。

只可怜赵頵被蒙在鼓里当兄长的陪宰,怕是至今都没闹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说起这摊子乱麻,高滔滔都不禁叹气,她不怪自家儿子,却道:“唉,让王永年一无德商贾,得以攀附宗室看守要枢,也怪老身当年,对宗亲照顾不周。”

这就是给自家儿子生扛了,苏油赶紧劝慰,说如今宗室基本都有产业,生活已然无虞,以前国家贫困,那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高滔滔说道:“之前台谏赵挺之、贾易弹劾大苏,杭州士民沸议,遣他去杭州也好,可让杭州老百姓知晓朝廷本意。”

苏油赶紧躬身:“臣替子瞻,谢过太皇太后。”

高滔滔这才让赵煦送上一道疏奏:“司徒看看这个。”

苏油将之接过,却是一道一年前的密奏,上书者是当时的御史梁焘。

梁焘是保守派,攻击蔡确不遗余力,高滔滔想用新党的张舜民入台谏,被梁焘竭力反对,因此外放。

将疏奏打开,却是梁焘极论蔡确朋党的奏章,后边列了长长的一串人名:“臣等窃谓确本出王安石之门,相继秉政,垂二十年,群小趋附,深根固蒂,谨以两人亲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