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0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中的,也有自己管理的家当。”

“四通与皇宋银行,一年的收益,呵呵,如今在一亿五千贯以上,其中以商贸、矿冶、海运、机械、盐业、化工、粮油、毛纺为大宗。”

苏油问道:“那其中免税的部分,又有多少呢?”

高滔滔有些犹豫:“这个倒是没有统计过。”

苏油说道:“天下是皇家的天下,为臣估计,这些产业里边,除了国家鼓励,本应当免税的军械、甲器、矿冶之外,剩下那些因宗室勋贵得以免税的收益,规模不下六千万贯吧?”

“四通从生产到销售,两边渠道都走完了,也就是说,行坐两税,我们按合十分之一计,一旦纳税,国库每年凭空会多出六百万贯盈余!”

“太皇太后,陛下,就在元丰四年,国家虽然税赋突破两亿贯,但是支出也颇多,出入相抵,盈余也就两千万贯而已。”

苏油暗示得够直白了。

高滔滔现在差的不是钱,而是政绩,掌权第一年,让国家盈余增加三分之一,其效果远比什么征求直言广开言路强出一百倍!

关键是大宋本就是赵家天下,肉烂了始终在锅里,这政绩完全就是白捡的!

苏油继续说道:“然而产业分散出去之后,如何保证这些产业能一直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就需要保持其技术的先进。”

“技术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创造,臣想请太后推行一部法令——《专利法》。”

“这在大宋其实是有先例的,比如程舍人书坊的书籍,其版式就需要先在官府备档,然后官府会予以保护,别家书坊想要盗用,便会受到制裁。”

“还有比如织锦的花色管理,也有类似规定。”

“臣想请太后将这项法令推广到更多的领域,对于那些有用的发明,比如新型纺纱机、打梭机,对大宋纺织业技术提升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其发明人或者发明机构,理应从其中获取收益。”

“这部法令,就是仿效书籍印版的专有权属,对发明人的这部分收益予以保护。”

“这样做的好处,是这些智慧的亮点,具有了实际的价值,发明人可以通过收取专利费,获得发明的收益,而不一定需要用发明去从事生产活动之后才能得到。”

“四通的产业划分出去之后,如果要保持技术领先,就得重视发明创造,以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投入会很巨大。”

“要鼓励这些投入,就得保证这些投入获得的收益。”

“如果直接制止别人使用,可能性不大,因此让使用发明人技术的工坊,交给发明人一笔费用,才是合理的措施。”

“还有就是对外国的制衡,有了这部法令,辽人想要生产或者购买我们的机械,也应当将这部分计算到成本里去,形成对其技术和贸易的壁垒。”

“当然说到底,这些还不是根本,根本还是在于人才的培养。”

“因此臣的那部分资产,捐给皇宋慈善基金后,臣希望能够专款专用。”

“专款专用?”高滔滔如今对苏油这个散财童子一百个的顺眼。

“臣想请太皇太后和陛下,将之用于培养大宋的人才,以皇家的名义,在汴京成立一所大学堂,京师大学堂。”

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弹劾

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弹劾

“京中不是有太学和国子监吗?”

苏油摇头:“臣心目中的京师大学堂,是纯粹的学术机构,如今其下起码应当包括文学院、史学院、经哲学院、数学院、天文学院、地理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医学院、农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

“这个学堂,将延请全天下最优秀的人才,发给最优厚的待遇,给予最崇高的地位,以及最好的研究条件,让他们能够不以俗事为扰,专以精研学问为务。”

“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断专精,并且培养人才,为大宋培养出无数的大苏、司马学士、横渠山长、陈昭明、赵宗佑、苏小妹、张敦礼、李公麟、王从之!”

“我大宋的聪明人不计其数,但是很多人一边经历仕途,一边研究学问,比如沈括,要是他不为政务分心,臣估计火车这样的军国神器,早在十年前就能研发出来。”

“太皇太后,陛下,如今各地理工学院、财经学院、海事学院、已经培养出来了一大批的人才,而这些人才,他们完全可以走到更高的学术高度,我们也需要他们,为了大宋攀升到更高的学术高度。”

“主持这件事,臣觉得,自己也是合适的人选。”

“另外,臣还想请太后成立一个基金,大致可以命名为‘皇宋学术进步基金’。”

“臣的股份中,有不少是不能拆解的,臣希望将那一部分股份的收益分红,奖励给对皇宋学术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

高滔滔已经被苏油的宏伟蓝图给震惊了。

大宋如今也的确有了这样的底子,这样一所大学堂,对大宋的好处,对新君和自己的好处,不言而喻。

这是第二项白捡的大政绩!

而苏油,也的确是不二的人选,这娃在学术界的朋友那是多得不计其数。

苏油搞学院的本事儿也基本不用怀疑,眉山理工、眉山财经学院,就是当年他给打下的底子。

后来的嵩阳书院跟他也脱不开干系,直接开启了关蜀学派一门理学大宗。

而皇家理工学院,脱胎于苏油开创胄案夜校;郑州理工学院和钟山理工学院,更是直接照搬了皇家理工的格局。

杭州经济学院和海事学院,名义上是钱家的大力资助,但是一看其中理工和金融学的痕迹,就知道跑不了苏油的参与。

至于说文学,大苏是他侄儿;医学,石薇是他媳妇;化学,张天师是他义兄;数学天文有陈昭明苏小妹两口子;物理,沈括和他亦徒亦友;美术,驸马张敦礼、大画家李公麟都跟他讨教过透视画法和写意画法,交情深厚;音乐,当年靠十二平均律赢取过赵抃的白龟,还主持参与了太常礼乐正音大工程。

也就史学差点,但是一个商州甲骨文,一个敦煌遗书,让史学大擘们趋之若鹜。

而且那些大擘们,跟苏轼是一党。

放眼天下,只能是苏油,何况本来就是人家的钱,只不过将名声让给了皇家尊享而已。

明事理,知进退,能力顶格,为人谦退,不计声名得失,事事致君尧舜。

苏油的意思非常明白,他想要做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拆分四通商号这个庞然大物,让它回归到正常的大宋商业体系里边去,通过国法来管理。

第二件,就是将大宋的学术再次拔高,建立一所古往今来最大的学堂,集中一批专业的学者,建立起专门的学院来从事研究。

那么,朝政呢?

苏油的意思,是要放弃朝廷中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