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2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的经验,分消冰水、桃花水、四月水、伏水、秋水、冬水进行灌溉。

其中伏水肥沃,灌溉效果最好,秋水次之,春水最差。

冬水清澈,则用以冲刷渠道,进行清淤。

引水渠口因地制宜。

位于上游的渠口,因河水位较高,为避免直接迎进冰溜,只引“倒漾水”;

位于下游的渠口,则需如都江堰那样,加设引水坝;

而中间的渠口,设于凹岸下游即可。

这些河渠如果全部修成,理论上能够得到耕地、牧地、林地九千万亩,也就是九十万顷,相当于两个两浙路!

当然这只是面积,实际产出因为轮作,当年可耕地亩只与两浙路相当,再加上适合耕种的时长、以及产量,其实只有两浙路的一半不到。

然而这里同样不可替代,因为这里,产马!

自故汉凌阳渠修复之后,渠西种麦,渠东牧马,如今已然开拓出耕地万顷。

当苏油巡视到这里的时候,三万新军精锐正在训练合成。

苏油带来了第二批货品,还有农具,军器。

种谊看过河滩上搬运的热闹场景,对苏油说道:“国公,我陪你巡视巡视这里的新军?”

苏油笑道:“军务就不用了,我就是来验收城池,送给养,另外看看你们屯田和牧马的进展的,现在有多少母驹怀上了?”

“那我带国公逛逛。”种谊一夹马腹,当先带路:“等到明年,我们能得八千之数。”

苏油也打马跟上:“这里太辛苦,给将士们伙食要开好,即使比照战时供给,我三路支撑你们是没问题的。”

种谊说道:“训练我自会抓紧,但将士久不经战的话,必定会有所懈怠。”

苏油想了想:“王相公的置将法,只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属于头痛医头。”

“让将领在地方上,从招募到成军全权负责,稍不注意,就会重演末唐的局面。”

“反倒是太祖之制,虽然也有问题,但是我觉得对新军反而更加合适。”

“所谓将不知兵,是兵的本身素质,各地相差过大。”

“如果都如新军这样,具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和统一的训练。让每个将领,不管接手哪支军队,其战力都相差不大,这个问题,还存在吗?”

“而所谓的兵不知将,同样是这个问题,如果将领都经过皇家军事学院培训,具有相同的背景,相同的学养,在指挥,组织、计划、纪律方面,都采用相同的管理方式。让所有的将士,都在统一协调的制度下被管理,被晋升,那兵们哪里还需要‘知将’?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作战任务不就是了?”

种谊点头:“这段时间一直在抓协同,其实目的就是为了这个。”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灾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白灾

苏油说道:“想打仗,不是没有机会,青唐董毡病重,阿里骨屡次持金令给众酋长施加压力,想将他们的亲眷都集中到青唐城,其实是软禁起来,此举引起了酋长们的极大不满。”

“去年我朝在沙兰大开榷市,丝路五州的贸易,让商贾们得到了极大的优惠。今年的茶市,丝茶销售量超出了我的预期。道路也平坦,大军还为其提供沿途保护,青唐的繁华,已经成了过去了。”

“青唐如今人心浮动,收入断绝,在外还有的董毡嫡子蔺逋比,旧臣温溪心,只要董毡一死,我大宋就是扶重耳入晋的秦穆公。”

种谊撇了撇嘴:“李姥姥拿稳了凉州,与熙河鼎足而三,青唐从那个时候就已经完了。那功劳,留给他立就好。”

“哎哟小八心大了啊……”苏油笑了,拍了拍种谊的肩膀:“饭要一口口的吃,人家好歹是兄弟之邦呢。”

“不过那边也不是没有动静,朝廷邸报看了吗?黄龙府女直附辽。还有鞑靼五部进献名马,就是上月的事情。”

种谊说道:“三月进马?苛剥太甚了吧?”

苏油说道:“八郎你要知道,宋辽都是大国,大国永远不会被别人打败。他们……只能是自己打败自己。”

种谊摇头:“辽国再这样下去,很快便会出乱子……”

两人跨过一个草坡,骏马来到了水边,种谊一指北方巨大的河流:“老师,这里就是乌加河。”

苏油看着望不到边的河面:“壮观。”

种谊说道:“桃花汛前,这里河面宽连六里,河床上满布沙洲、岔流,还有许多旋流,俗称‘破河’。”

“等到六月,又会成为一片汪洋。这一段河道,极不稳定,常向南北迁移,因此造成许多死河筒,形如牛轭,又叫牛轭湖。”

“沿河一带,我准备密植沙柳、梭梭,作为屏障,以免冬季封冻后,从北面过来的麻烦。”

苏油说道:“防守是一方面,关键是斥候小组,骑兵,情报,望哨,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要坚决灭敌于国境之外。”

“北面黑山威福军司,六百里都是原夏国之地,那一带的军事行动,我大宋有足够正当理由,事到临头需放胆,明白吗?”

种谊点头:“老师你放心。”

“哪怕是私下,以后也不能这样叫。”苏油又拍了拍种谊的肩膀,笑道:“大宋最忌惮这个,何况你我文武有别,而你又代理过军事学院,现在更是统军的大将。”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沿着河渠朝二人驻马之处狂奔而来:“益西威舍,活佛请你速返大陷谷!”

苏油才走到顺化渡,便收到了消息,元丰六年,夏四月,丙午朔,辽境大雪,平地丈余,马死者十之六七。

整个黄龙府以北都遭了灾,宁夏三路北面的阻卜、白鞑靼,为了躲避雪灾,大量南下,已经进入宋境,向贺兰山通道大陷谷聚集。

仁多保忠紧急召集部众,三万人守护摊粮城,三万人扼控大陷谷,同时向兴州紧急求援。

孙能收到情报吓了一大跳,亲自带领控鹤军出克夷门接应苏油。

当苏油抵达双塔寺的时候,听仁多保忠说红衣大和尚已经去了鞑靼人部落当中。

苏油看了一圈,却发现一个不该出现在这里的熟人:“呼图?你在这里干什么?”

仁多保忠说道:“便是呼图赶来报的信。”

苏油问道:“他们人到哪里了?”

呼图说:“我是在娄播贝海遇到的他们。”

娄播贝海就是摊粮城北面三百里的那个大盐池,苏油也不再多问:“走吧,去看看。”

呼图赶紧说道:“我与白鞑头人蒙根图拉克相熟,益西威舍带上我吧。”

苏油点头:“倒是的确需要一个译官,走吧。”

来到谷口,仁多保忠的三万人已经集结在了这里,修齐了寨墙,挡住了北方。

蕃人就是这样,部族中三丁或者四丁就能抽出一兵,而且立马就能打,调兵成本和中原农耕之族完全不一样,十丁一兵算好的。

苏油给孙能一个眼色,孙能一挥手,五支斥候骑兵一人三马,朝北方奔去。紧跟着一千骑兵分作三队前出,也缓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