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4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易,就怕起兵之后,那里变成一处烂泥塘般所在,让我大宋牵扯更多的精力在其中,最后反而伤及根本。”

“因此我与孙公商议,大局非明润不可,否则,必力荐陛下不得出兵。”

孙固说道:“司马君实也特意来信,说明润持重,就算是不竟全功,至少也能保得我大宋西军不失,国家的积蓄,来得不容易,战争的消耗是非常可怕的。”

苏油说道:“的确是如此,我对这次战事能取得的战果,其实也没有太高。”

“此次环州之战,暴露出了西军存在的问题,环庆路地利没有全在我们手里,这是大宋防线上最弱一个短板,既然西夏又乱,那我大宋必须将萧关、磨脐隘、米脂寨三处拿到手,从今以后,再也不畏惧夏人进犯,这是底线。”

“如果战事有利,那就分割西夏,进一步占据汉长城以南,拿下河套,实现兵囤自足,巩固战果,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还有余力,那就合击西平府,占据黄河南岸所有地区,当然这个不敢强求,必须保证我军军力,士气,后勤粮秣的基础上,才敢试试。”

“至于说渡河攻陷兴庆府,隳灭李氏宗庙,断绝夏国祭祀,这个却不是可以随意妄想的了。”

孙固与吕公著对视一眼,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就怕们贪功冒进,损兵折将,明润可得将他们看紧,严加督责,切记谨慎。”

苏油将茶杯端起,敬了孙固与吕公著一杯:“这是自然,俗话说得好,有多大脚才穿多大鞋。”

“我其实是不会打仗的,之所以能够有以前的那些功绩,不过就是因为从来不希图侥幸,不贪慕虚功罢了。”

“二公觉得,如果巩固了宋夏边境,拿下萧关、磨脐隘、米脂寨,能不能给陛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孙固说道:“要是明润能拿下这三处,再加上夏主天都行营,就已经是天大的功劳了,老夫必定给明润请功。”

“一帅无能,累死三军,非老夫固执,明润你看看西线,臣范纯粹,吕惠卿,李稷,沈括,徐禧;武臣高遵裕,种谔,李宪,王中正,李若愚。你觉得谁有大帅之才?”

“没办法才只能劳你走一遭。你放心,有什么要求只管告知,老夫在陛下那里还有几分薄面,我去求陛下,陛下怎么都会给我几分面子。”

苏油对着虚空拱了拱手:“陛下不以我愚钝,此番信任有加,苏油只有感激涕零的份,我没有别的要求,就四条。”

“第一,六路都经略使司不会固定,首先我会设在渭州,之后设在宁夏城,再之后设在萧关。以便处置戎机,不至于耽误。”

“第二,皇家军事学院我要带上,作为六路都经略使司的构成班底和拱卫力量,因为有三千人,足一军之数,请陛下给我派遣一位监军。”

“第三,请陛下在宫内设立电信班,如今渭州至汴京城,电报传递用时不过一个小时,苏油会日日奏报军事详情,请降指挥。”

“第四就是军机处的几位老节度,他们精于行伍战阵,对夏的大战略也是讨论演练过多次,陛下要多听取的意见和建议,还有用兵的意图和解释。”

“这些我们一定代为转达。”孙固说道:“不过军国大事,就算之前计划得再周全,也难免不出意外,考验的是大帅临机处置之能,也是我和诲叔一定要你去扛住的原因。明润你千万要多加小心啊”

送孙固和吕公著下了船,张麒看着他们的背影冷笑:“看来二公也不信任少爷的能力,认为一战灭夏是不可能做到的。”

苏油皱眉说道:“他们其实没说错,陛下希望一战就能灭夏,却忘了夏国不是南唐北汉后蜀,其实更像匈奴。”

“汉灭匈奴,整整用了一百年,到最后还是鲜卑完成的。对于游牧政权的强悍,我们要有绝对清醒的认识。”

西夏,兴庆府,梁屹多埋正战战兢兢地承受着梁太后的怒火。

“这就是你从宋人那里要来的答复?!不是说只要杀掉罔萌讹,宋朝就会恢复岁币吗?现在你告诉我,岁币在哪里?!”

梁屹多埋说道:“姑姑,那使臣沈括坚持国书体例不对,又说经过比对,国书上的签押不是陛下的手迹,而且在李清的事情上,也一直模棱,他们要求派遣使臣来兴庆府,面见陛下,直接与陛陛下商讨国是”

梁太后大怒:“那就告诉他们,秉常失心了,我们准备另立新君!李清意图谋反,已然被诛灭九族!这些都是我朝内政,不劳他们干涉操心,就问他们岁币给还是不给,不给的话,我必将点起兵马自取之,替罔萌讹报仇雪恨!”

“使不得!”梁屹多埋赶紧跪下:“姑姑,罔萌讹擅自兴师,丧士马万余,又临阵脱逃,陷驸马都尉于死地,其罪本来就当诛,何来报仇一说?”

“擅自兴师?”梁太后冷笑道:“没有梁永能的指挥,他一个罔萌讹,就敢带两万人打环州?环州城破,保泰军司主力却在数百里外,这分明就是帅臣借刀杀人之举!”

“屹多埋,你当姑姑是汉人女子,不懂军事吗?”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顶级武力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顶级武力

梁屹多埋顿时吓得冷汗都下来了,叩头不止:“姑姑,真不是叔父借刀杀人,实在是……”

一咬牙:“那罔萌讹曾……曾将与姑姑的……往来,于教坊夸张宣扬,被宋人探知了去,在环州城头唱出来,才吓得连夜退兵,结果才中了狄咏的奸计。”

“什么?!”梁太后又惊又怒:“他敢?!”

梁屹多埋说道:“因此杀他是侄儿的主意,还有那支部众,我也让叔父扣在了保泰军司。此事真与叔父无关,都是侄儿为了姑姑的声名作想,绝无它意!”

梁太后申斥道:“起来说话,跪着干什么?”

这就是没事儿了,梁屹多埋这才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

梁太后问道:“如今宋朝如此固执,却又该如何是好?”

梁屹多埋说道:“这个……听闻宋朝派了益西威舍任陕西六路经略安抚使,他与侄儿交情不错,正旦还特意请我游览大相国寺,安排宴席。”

“苏明润不是好战之人,等他到了陕西,或者便有转机……”

“胡说八道!他不是好战之人?”就听大殿外一个虚弱的声音怒道:“宋朝狼子野心者,以苏明润为甚!”

一见到来人,就连梁太后都起身离座:“皇叔。”

西夏大相梁乙埋,扶着一位病体沉重的老者走了进来。

老者的身份非同小可,乃是西夏宗室嵬名景思。

秉常被囚之后,各路皇族纷纷自立,梁乙埋节制无果,最后只有请宗室里辈分最高的嵬名景思出山解决问题。

嵬名景思只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梁氏必须善待秉常,同时更换看守秉常的统领罔萌讹。

罔萌讹恃宠而骄,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