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2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就是出现天大的乱局,都不得出兵,说的就是你种小五!”

种锷赶紧抱拳:“谨遵国公之命!”

“五月之前,必须调整好各路军力,民夫,车辆。机宜司和军机处,会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至于打不打,何时打,怎样打,那得陛下说了算,我现在就立即回京,各位,努力吧。”

种谔说道:“国公,能否给我们一些帮助,尤其……精擅理工的?”

苏油点头:“是了,你那里的确需要,等着吧,会让你满意的。”

……

告别了众人,苏油算了算时日,能够赶在朝会之前回到汴京,于是还去了一趟商州。

十年不见,高小舅子愈发的丰神俊朗,而且苏油发现,这娃不但变白了,还变香了,有朝神棍发展的趋势。

“商州的车子凤翔的夫,狼渡的骏马赛天都。”这是如今流行于陕南的顺口溜。

车辆技术,铸铁轮套滚珠轴承的移动炮架,钢轮毂加钢筋辐条支撑的负重马车底盘,包覆铁皮留有射孔的四轮厢车,是商州胄案的拿手绝技。

交趾大战中,四轮厢车在消灭李常杰主力时发挥了绝对性的移动堡垒作用,大获军方赞誉。

事后赵顼降旨王韶、郭逵和苏油,要求详细禀告厢车作战的过程。

之后应苏油提请,由皇家理工学院,商州胄案,四通商号交通司联合研发出了一系列的四轮车。

如今的四轮厢车已经能够负重一点五吨,在路况良好的道路上,由两匹狼渡驮马或者四匹改良普通军马就能拉动。

除了作为拉货的好工具,商州胄案,还给新军提供了在厢车基础上改造的战车。

战车的轮子采用了钢质的轮毂和螺纹钢管辐条,大大加大了轮子的强度。

最绝的是,车辆的顶端,变成了一扇可收缩的防御护板,平时收起来可以遮风挡雨,战斗的时候放下,就形成了一面比车身更高的防御护板。

板上钻出了四个枪眼,胄案的工人创造性地将枪眼由苏油设计的矩形变成了三角形,大大增加了强度。

射手可以安全的躲在档板的后面,用鹤胫弩、神机铳、伏虏炮进行射击。

战车朝内方向的护板上有一个供乘员上下车用的窄门,顶部的折叠档板放下来当侧板后,真正的侧板则放下来保护车厢底部,让对手无法从车下爬进阵地。

车上还装备了水桶,铁链,麻袋,甚至还有两把斧子、两把铁铲、两把镐、两把锄头、两把铲刀等工具

斧子、铁镐可以砍伐树木,制造木板补充损坏的部件,也可以清除路障,也可以拿来砍人。

铁铲和锄头可以在车辆外围挖掘起防御箭石、保护车轮和车身的加厚土垒、沙袋,还可以配合斧子挖掘陷阵坑和设置拒马尖桩。

木桶用来灭火和饮马,甚至每个战车上都安装了旗杆。

配合厢车,宋军如今也发展出了一套战术体系,那就是车阵。

这玩意儿是以西夏铁鹞子为假想敌,作为草原上重骑兵的克星来使用的。

因此厢车不会独立使用,而是作为宋军骑军的补充。

新军除了骑军,大量的仆从军可以通过厢车随军转移,负责运送物资、保障后勤和配合作战。

车阵形成之后,每辆车之间的缝隙,还被用来放置重型火器——伏虏炮,霹雳炮和被赵顼最新命名的连珠炮。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准备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准备

临敌之时,战车需要依托地形,布成方阵或圆阵准备迎战。

所有厢车都需要倾斜放置,以便迅速套上挽马。

每辆车的车组由十六名士兵组成,八名射击手,两名长枪手和两名钉斧手,另外还有两名刀盾手,两名驭手。

这一套东西配合轻兵,进可攻,退可守,战斗方式灵活多变,机动性强大,火力猛烈,易补充和修复。

其实后世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东西,就是胡斯战车。

扬杰士卡创造的这玩意儿,依托波西米亚的丘陵地形,曾经率领着胡斯农民,将全身板甲的重装条顿骑士集群打得没有了脾气。

等到了十五世纪的欧洲,填装实心弹丸的滑膛炮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了战场上,拿破仑童鞋更是发展出了四轮马车加火炮的战术。

无独有偶的是,胡斯军除了步兵火铳之外,同样配备三种火炮:

特拉斯尼茨,轻型火炮,口径两英寸,炮长四到五英尺。安装在车内可旋转的炮架上,是典型的车载火炮。

哈夫尼特兹,榴弹炮的前身,中型火炮,口径八到英寸,胡斯军甚至有一种搭载此炮的特制战车,具有高防震、减弱后坐力的结构。

邦波尔德,大口径的重炮,虽然因为漫长的装弹时间和糟糕的机动性,导致在野战中作用非常有限,但却是攻城的利器。

不过苏油是不知道这些的,只能说,在大家都开动脑筋思考的时候,差不多的背景,差不多的技术条件下,就只能产生差不多的思路和差不多的结果。

这就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的原因。

西夏和辽国其实对科技也是重视的,不过他们更重视的是实用技术,对于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科技理论并不重视。

大宋以前好点不多,士大夫将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当做业余爱好玩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实已经是摸到了大门,可就是阴差阳错地没有这道门给推开。

直到苏油这个冒牌士大夫上去,对着大门狠狠地来上了一脚。

大门洞开后,车阵加炮阵,骑兵的组合,才能出现在今日的大宋。

因此戴着高高的东坡冠,身穿细呢,披着羽氅的高小舅子现在就在批评苏油:“明润不是我说你,士大夫的气质这一块,还是你家大苏拿捏得死死的,给妓女写诗不掉价,给社戏的戏班农妇写诗,是不是大份”

苏油夹起一块回锅肉放进嘴里:“那我回去就将你这话告诉薇儿,说蒙高国小舅子教诲,写诗送妓女是士大夫气质,要捏得死死的。”

“别别别”高士林吓得鹅毛扇子直挥:“那就该轮到我被跟个臭虫一般,被国夫人捏得死死的了。”

看到高士林大冬天里挥鹅毛扇苏油就来气:“冬日里摇扇子这不叫气质,这叫傻,是故意疏离于群众,让老百姓如何看待咱士大夫人生贵适意,做作了就不好了。”

高士林不以为意:“明润你现在是道德风标,言出法随,不过要让哥哥如你那般,实在是做不到。”

“我就认明润说过的那条,我的贡献大于享受,那我就还是一个对人群有用的人,是吧”

高士林现在用的是眉山厨子,饮食料理得精细,苏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