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实在,油茶米麦盐,各种豆子,农具,还有就是铸铁锅。
尝过炒菜的滋味后,铸铁锅在可龙里大受欢迎,好不容易今年手里宽泛,赶紧买一口,以后传家!
这想法其实没有毛病,就算二十一世纪初期,农村里木桶瓷碗传家也是普遍现象。
不过石通一个铸铁锅卖多少钱来着,怎么乡亲们都买得起了?
这事情现在也不好打听,苏油只能先叫号,让各家把自家东西先搬回去。
一通热闹完毕,两只大猪也杀翻了,丢给屠子两百文钱:“辛苦辛苦。”
屠子怪不好意思的:“这钱不敢收,以后小油你们家的猪,我和小屠子包了!满村子就数你们最晚了,少见的大肥猪!走了走了!”
苏油只好拎过一块条子肉:“那行,钱就不给了,这块肉你拿回去尝尝,味道好的话,翻年来学挑花。”
屠子推却不过,满脸笑容地去了。
苏油转身过来,喜滋滋地道:“刨猪汤,走起!”
娃子们来得多,事情就做得快,苏油插不上手,便领着苏轼乱转。
待得转到书房,苏轼见到桌上的字画,不由得眼神一亮:“明润你还会绘画?”
苏油赶紧就想收起来:“哎哟我这画见不得人的……”
苏轼一把拉住:“别别别我再看看,不错啊!能以书道入画,已经登堂入室了……咦?凤叶镌寒石,龙根透碧苔。性成香自蕴,非待解人来——你写的?”
苏油搓着手,在大文豪,即使是大文豪·开发版的面前,也一点不敢装逼,忐忑道:“我……我胡乱写着玩的……”
苏轼细细将兰石图卷起来,又取来一张宣纸卷上:“不错,这幅画我要带走,去眉山城给你扬名。”
苏油讶异道:“我还不够出名吗?这半年来,我还觉得搞出来的东西太多了呢。”
苏轼鄙夷地撇了撇嘴,意味深长地说道:“这半年来,可有士大夫造访过你吗?”
苏油抠了抠脑门:“呃……还真没有。”
苏轼拍了拍他肩膀,语重心长地道:“明润啊,浙江鄞县出了个神童,叫汪洙……”
苏油手扶脑门:“大宋这神童也未免太多了点……”
苏轼挥挥手:“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刚做了首诗你得听听——‘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看看人家怎么玩的?从小将诗词酬唱于士大夫间,无数人争着传唱扬名,再看看你,一天到晚沉迷于百工杂艺,奔忙于孩童衣食,还真应了你诗中这句了——‘性成香自蕴,非待解人来。’”
“淡泊固然是好事情,可你既然能写这样的诗,为什么还要藏着?早拿出来啊!”
苏油再次一脑门子黑线,我做了那么多事情你们都看不到的吗?仅仅因为这二十个字就认定我淡泊了?
苏轼还在自顾自给苏油洗脑:“你就算发明成千上百,造福几乡一府,什么几何初步物理初步化学初步,那些东西出一百本,都比不上这二十个字你信不信?”
苏油怒了:“这才真没道理……”
第一百一十章 对对子
第一百一十章对对子
苏轼笑了,不以为意:“朝廷以文章取士,这半年来你有些舍本逐末了,就算你认为这东西有大用,那也要先登得天子明堂,而后才能一展雄才不是?等翻过年进学后,我和子由会督促你,先将心思放在这头,不到六岁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嘿嘿嘿……我苏氏一门,敢以文章会斗天下英雄!”
好吧你是豪放派你说什么都有理!
苏油还没来得及答话,就被苏轼拉着手出门:“走走走,先搞几个急火小炒!多放辣米油!你这里的辣米油吃着才过瘾!”
宋代春节风俗,已经和后世差不太多了。
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扫尘,贴神荼郁垒,挂桃符,挂钟馗都是习俗。
刨猪汤咕嘟咕嘟炖了起来,女孩子们现在都是锅边熟手,人人都有拿手菜。
腊肉,香肠也做了起来,还多了一个款式,苏油用麦酱,香料,酱油,调成糊将肉刷上挂起来,这是风味酱肉。
鸡鸭也杀了不少,抹上盐挂着,风鸡风鸭,也是过年必备的美味。
不过苏轼得下次来才吃得到,现在只是准备工作。
一顿杀猪菜把苏轼吃美了,赖着不走,第二天早上吃过肉粥,找来一堆红纸:“来来来,明润我们对对子耍。”
苏油翻着白眼:“不是我要赶你走,明允堂哥该到家了吧?”
苏轼说道:“还有一日,我晚上吃过饭再回去。你不会怕了与我做对子吧?”
说起这个苏油就不服了,当年我可是背过联书的,还怕你?!
抬手将苏小妹招过来:“小妹,记——新年纳余庆。”
苏轼都笑坏了:“还跟我玩老字号——嘉节号长春。”
“五云迎晓日——”
“万福集新囤。”
“旭霭芝兰茂——”
“熏风琴瑟醇!”
“太乙临朱户!”
“长庚绕玉桁!”
“启户登黄阁!“
“开门见紫云!”
……
苏轼对自己真是高标准严要求,这已经不是联对,而是联诗了,苏油除了佩服还是佩服,坡仙果然是坡仙。
转眼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对了上百个,中间转了几次韵,苏小妹都有些跟不上了:“你们慢点!”
苏油又说了一个:“等下我的又来了——四序开新律。”
“等下有问题,呃——三阳应庆真。喂我说这样不是事儿啊,怎么都是你出我对?”
“呵呵,谁叫你没我出得快?已经有百十来个了吧?够用了!那就麻烦子瞻你誊抄一下,小妹,撤!”
“明润你耍赖!你给我回来!”
八公笑得见眉不见眼,上来把苏轼挡住:“轼儿你辛苦,都写下来,这下合村都够用了,红彤彤的贴起来可真喜庆!”
八公的面子苏轼不敢不给,只好一边嘀咕一边乖乖地写对联。
苏油又悄悄转了回来:“门上横梁还要来应景的四个字,叫横批。”
苏轼抬头瞪眼:“你走开!”
八公笑眯眯地看着苏轼:“轼儿你都不用看一眼刚刚小妹的记录的内容?”
苏油笑道:“他是学霸,心里都已经记得了。”
八公点头:“厉害厉害,那小妹快将稿子收起来,以后要是你们不在,就请个秀才来抄上去,这些吉祥话年年都用得上。”
过年的准备工作还很多,转眼书房就空了,丢苏轼一个人在那里孤零零地写对联。
过年吃的必须准备得多,炸丸子,炸酥肉,煮白肉,炖鸡炖鸭卤大鹅,还有各种蔬菜也要备好。
娃子们喜欢甜食,苏油在教女孩子们做这个,后世川南著名的一道小吃——米花糖。
米花糖用的大糯米,去杂质,用清水淘洗,并用清水泡一夜,装入甑内蒸熟,后倒在竹席上。冷却后弄散,阴干后重新变成米状,这种米叫“阴米”。
阴米可以久存,苏油为了孩子们来过年的时候有道甜食,早就弄好了。
现在就是先做油酥米,将阴米倒入锅内,用微火炒,等米微熟后将适量的溶化后的糖开水倒入米中,把米和糖开水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