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8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1个月前

是和辽国沿海州郡的贸易兴盛,息息相关。”

“而如今辽国沿海州郡的贸易,都掌握在我大宋的手里!”

王珪眼神顿时一亮:“衡山菁茅之谋?”

这是春秋时期管仲的谋略。

春秋时期的衡山国是一个擅长打造兵器的国家,各国都采购衡山国的兵器。

齐国想要吞并衡山国,管仲便大量高价采购衡山国的兵器。

衡山国人见有大利,于是全民造兵器,没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了。

管仲又高价收购各国的粮食,使各国富余的粮食都流入了齐国。

这样,齐国虽然花了大价钱,却拥有了兵器和粮食,并破坏了衡山国的经济平衡。

之后管仲突然停止收购兵器,开始攻打衡山国。

而衡山国空有钱财,却缺少粮食,各国富余的粮食又都被齐国收购,无从筹措。

于是衡山国不战而败,俯首称降。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衡山之谋”。

这种经济谋略管仲还玩了很多,相似的还有“绨缯之谋”、“鹿鸟之谋”、“菁茅之谋”、“石璧之谋”。

都是以经济手段,为齐国谋取政治利益。

王珪蔡确都是饱读诗书之辈,这些自然是知晓。

不过他们知晓,辽国人同样知晓,苏油笑道:“大家都是读过书的,辽国人现在怕也没有衡山,楚国那样好骗了。”

赵顼想想也是,管子都烂大街了,这几个典故谁不知道呢?

就听苏油接着说道:“不过手法大致还是不变的。”

赵顼不禁有有些雀跃了:“明润,说说看。”

苏油说道:“管仲的法子,其实就是制造一种虚假的供求关系,而这种供求关系,短期内看来,是利敌不利我,但是却严重影响了敌国的经济结构。”

“在敌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之后,一旦这种供求关系终止,会对敌国的民生,国力,将会带来严重影响。”

众人都是暗暗点头。

苏油说道:“但是遗憾的是,各国都有理智之人,他们的存在,会极大的提高国家政策的容错率,而只要是水准以上的君王,绝不会干这样的傻事。”

赵顼心都凉了,那还说个什么鬼呢?

Ps:推书三国之随身魔法塔,刘秀系男主闯三国,陨石警告!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计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毒计

苏油笑道:“其实吧,事情要做,还是能做的。”

“哦?”

“陛下,记得河北数路最近的情形吗?”

赵顼有些明白了:“就是你说的,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那啥——抽水作用?”

为了让赵顼明白这个经济原理,苏油用了抽水来打比方。

“正是,国朝抑兼并的目的,就是减小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这个影响,在货币国家和经济不发达国家尤其明显。”

“比如人出生,对这些伎俩不怎么了解,不由得毛骨悚然:“这个……我朝……”

苏油笑道:“这才哪儿到哪儿,发运也不是一次性发运,总得分期分批的对吧?其实只要第二批收到再发送第一批,那地方州府官员手上,就永远有一批税金存在。”

“别说短期贸易了,即便是长期的货款周转,他们也有足够的本金供调配使用。”

王珪已经掉进了本朝钱纲转运的魔咒当中,额头上的汗水都下来了:“三司……三司知道吗?我朝怎么处理的……”

苏油懒得搭理王珪,继续说辽国:“让辽朝州府官员们做这个生意,进货出货,他们才不会愿意这么干呢。”

王珪真的懵了:“这是白捡啊,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干?”

苏油冷笑道:“因为白捡都嫌麻烦。”

“他们直接将资金转借给商人,分长短期收回本金和利息,不是更加的方便?”

“对哦……”这一刻,王珪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傻子。

苏油这才对赵顼躬身:“陛下,商贾们生意做得风声水起,有足够的利润支付州府官员的利息,整个辽国沿海州郡,都因为这贸易的红利,变得欣欣向荣。”

“百姓生活水平节节高涨,无需在种地纺织,放牧熬盐,做点小生意,就能足够一家老小美美地生活,虽然对北方有些影响,但是自己的生活总是好的。”

“一天靠做生意收入五百文,就能够买到七十斤米,这样的日子,谁不想过?”

王珪,蔡确,赵顼都心惊肉跳,知道接下来苏油要说的,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后果。

果然,苏油对三人再次拱手:“这欣欣向荣的一派大好局面,都是以獐子岛和鹿岛上的贸易活动为基础。而这样的贸易活动,大宋法理是不支持的。”

“所以要是有一天……大宋决定采取行动,让这个基础,突然消失,会是什么情形?”

赵顼猛然站起身来:“好!这是给辽人挖了好大的一个坑!”

王珪吓得直挥手:“使不得,那就是辽主集结数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的后果!”

蔡确也拱手道:“陛下,此事重大,如今河北空虚,万不能过于刺激辽人。呃……想必鱼国公还有计议。”

苏油也吓着了:“陛下,相公和执政说得在理,目前阶段,河北未安之前,的确不能过于刺激辽人。”

“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不能定得过大,要完全打击其农、牧两项产业,那是不大可能的。”

“就目前阶段来说,能够影响其经济平衡,继续制造沿海虚假繁荣,通过货币输出悄悄使其开始通货膨胀,造成沿海地区与内地巨大的收入差距,形成更剧烈的抽吸效应,让其经济失去平衡……”

“要是陛下还不满意,那就……再加上培养买办阶层,培养亲宋势力,通过他们影响辽国国策……”

“还有,扶持他们一些产业也行……”

赵顼愣住了:“明润你确定没有说错?朕替辽国扶持产业?!”

苏油摸了摸鼻子:“当年在南海占城三州,臣不也是扶持了甘蔗产业嘛……谁知道后来甘蔗刀演变成了义军的武器,推翻了暴政……”

赵顼想了想:“那该是什么产业比较好?”

苏油说道:“不能是农业和牧业这两项增强其国力的产业,这个……臣想来就是矿藏。”

“引进矿藏,使辽人的矿工增加,矿工都是壮丁,因为开矿也必须集聚,一旦最后被断了生计,最容易造反。就是……就是怕辽人不上这个当……”

蔡确忽然拱手:“陛下,相公,国公,你们觉得……伐木怎么样?!”

靠!

就听蔡确说道:“伐木和开矿差不多,同样需要集中壮丁,而且要用到刀斧等工具。”

“还有,伐木必须是森林地区,而辽东一带的森林地区,盘踞的都是女直部落。”

“女直如今渐有反意,如果能说动辽朝高层,对他们来说,通过和我们的木材贸易,是不是也可以起到安抚女直人的作用?”

“就辽人现在的德性,肯定会将这生意转包给当地部落的头人,他们从中赚取不菲的差价。”

“木料不比矿藏,不会过度刺激到辽人,而且有大利可图。”

“如此一来,他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