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0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档案分柜,比如吏房,可以分官,流,政,地各柜,如此建立一个档案目录树,再以年月排序,方可纲举目张。

大宋朝廷的做法,不得朝廷许可他不能说,不过汴京苏家可贞堂,就是用的这种办法,每月借书的读书人不下千余,从来没有出现过资料找不到的情况。

辽国知国史馆萧林远大喜,请求耶律洪基让晁补之入史馆,为辽国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在这上头辽国长期被宋国欺负,一些地方归属权的历史资料,人家宋国那边保存得好好的,然后用脚趾头都想得到,对宋国不利的资料,他们肯定不会拿出来,每次都是那那些对辽国不利的出来打脸。

于是耶律洪基大手一挥,那就麻烦宋国三元了,我给你家陛下去信,多留你们几个月。

三个月后,辽国史馆焕然一新,各类账档条类分明,朝臣们查阅资料方便快捷,资料出入皆有制度,大家众口一词的好评。

耶律洪基大喜过望,可惜这是外国臣子,多的赏赐给了也没用,见苏辙对啥都没兴趣,只对产自北地的一种驮马赞赏有加,干脆选了五十匹作为国礼,送给赵顼,让苏辙带回去。

晁补之入驻辽国史馆,萧林远盯得还是很紧的,片纸都没有让晁补之带出馆外。

晁补之当然也不会干这么下作的事情,每日里除了指导工作就是看书,没事儿还要拉着萧林远请教里边的学问,尤其是关于辽国与宋国不同的风俗,礼仪之类。

比如辽国的春礼“捺钵”,里边包含的东西就很多,晁补之给予的评价也极高,说是虽然与中原典章不同,但是一样历史悠远,这种东西,叫明积淀。

对辽国化的尊重,好学好问的态度,让萧林远感到骄傲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啧啧称赞。

要不人家能成大三元呢,看看什么叫洵洵君子,什么叫谦恭有礼,什么叫兼收并蓄!

学渣遍地的辽国,没有人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真正过目不忘之人。

就算有,也不可能在三个月内背下整整一个史馆的资料!绝对不可能!

另一支使节队伍走了够来,那是辽国为了答谢大宋派出的使节。

萧禧对苏辙拱手:“此行能得先生相伴,萧禧不胜之喜。”

苏辙也拱手:“萧大使多礼了,这次无咎帮贵国整饬了史馆,又有很多官司要打吧?”

萧禧嘿嘿笑道:“哪里哪里,陈参政奏报吾皇,说岁币的事情上,我大辽吃了大亏了,这次上京,就是要与贵国再理论理论。”

苏辙大惊:“那我可否预知其详?”

萧禧说道:“我们边走边说吧,不过事先说好,萧禧虽然景慕先生,但是国事归国事,要我大辽让步,恐怕不大可能。”

西夏,兴庆府西侧平原,密密麻麻的全是大帐。

诸藩朝觐,大捷献虏,梁氏的声威在今年达到了顶峰。

朝阳升起,号角声此起彼伏,兴庆府城门缓缓开启。

太后銮仪,天子仪仗,之后是丞相梁乙埋的车驾,依次而出。

所有部落都跪伏在通道两边,恭迎这彩旗翻舞,甲兵辉煌,锦衣绣缎的队伍出行。

梁太后的銮仪当先,满脸兴奋之色,秉常的仪仗在后,骑在马上,面无表情。

李清在秉常驾后,小声提醒:“陛下,御帐都总管,枢密副使大振国威,此乃喜事,一会要好生抚喻,莫要失礼。”

秉常扭动了一下甚至,勉强扯出一个微笑,声音里却充满了苦涩:“知道了。”

仪仗停了下来,面向西方,背对朝阳。

一位俯伏在地的蕃人,突然发现自己身前的小水洼,泛起了为不可见的涟漪。

渐渐的,地平线上泛起了一些亮点,接着成为一丝白线,那是从远处反射回来的日光。

轰隆隆的蹄声越来越大,一支马匹包裹着黑色皮甲,骑士全身包覆着雪亮钢甲的盛大骑兵,猛然出现在远方。

甲光映日,士气如龙!

梁太后虽然已经中年,但是今天特意盛装打扮过,容颜依然娇美。

就见她将手举起来:“擂鼓,与我大军更壮声威!”

隆隆的鼓声响了起来,对面当先一名银甲武士对身边另一武士点了一下头,两人将直立的骑枪放平,紧跟着,身后五千甲士开始变阵,加速。

长枪排林,马蹄翻飞,蕃落中已经响起了惊呼惨叫。

鼓声更加激烈,待到重骑大阵离大营尚有一箭之地,梁太后猛然再一挥手。

鼓声戛然而止,当先两名武士猛然将长枪立了起来。

如臂使指一般,所有重骑的骑枪也跟着树立起来,然后在极短时间之内,从横阵转成纵队,灵活得如同两条游鱼,从大营两侧灵活的掠过。

单骑原地转身改换队列!要是种诂见到这样的干货,一定抓狂暴躁,将自己的学员们再赶起来狠狠操练一回。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体罚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体罚

这样的变阵方式,即便精锐如西夏铁鹞子,也会造成短暂的混乱,不过在那些跪伏的蕃人眼中,这等装备,这等技能,已经如天兵天将一般。

待到两军绕着大营各自完成半个圆圈之后,混乱已经神奇地消失了,重新变成了整齐的纵队阵列,集结在梁太后的銮驾之前。

重骑停定,当先两骑将骑枪挂在鞍边,奔行出列。

左边一骑熟练地用覆盖着细甲的手套将护目抹了上去,然后取下包裹着整个头部的头盔,对梁太后笑道:“娘娘这是考较侄儿来着,饶了侄儿甲胄在身,未能全礼。请娘娘治侄儿冲撞銮驾之罪。”

另一边家梁也取下了头盔:“家梁见过太后,尚请太后恕罪。”

梁太后轻轻一笑:“击鼓而进,鸣金而退,号令当前,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哪怕前面是万马千军。”

“哪怕前面是我和天子的仪仗!这,才是万胜之军!”

“永能和家先生扫荡三千里,所占皆克,为我朝增蓄蕃部三十万帐,剿灭不臣十三处,虏获牛羊马匹无数,一举震服国内那些蠢蠢欲动之心,居功至伟,之后自有封赏。”

“千里来归,儿郎们辛苦了,命他们解甲吧,带着哀家的赏赐,回家看看亲人,在部族当中夸耀夸耀。”

“陛下。”

秉常骑马上前,躬身道:“母后。”

梁太后似乎是在用欣赏的目光,看着秉常的表情:“你不与你两位臣子说些什么吗?”

秉常再次躬身:“是。”

说完才直起身来:“两位将军此番安定北方,震慑辽国,为大夏建立殊勋,朕已在武英殿设了宴席,特为两位将军洗尘。”

梁永能和家梁一起拱手:“臣,谢陛下隆恩!”

秉常这才又对梁太后躬身:“母后,那就摆驾回宫?”

梁太后笑道:“陛下与两位将军自去吧,哀家就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