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7 章(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所有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慈善基金全包。

课程是小妹和苏油设计的,文理并重,上午学习,下午还有劳动实践课,在周围的农庄,禽畜场,理工实验室,工坊进行劳动实践,金工实习。

高滔滔和皇后都来视察过,这里的孩子毕业之后,学业不错的,会升入皇家理工学院继续深造,毕业后充实到新军,新工厂,商号,银行,素质和业务技能让皇室非常满意。

尤其是几位文学突出的,还通过了科举,不是那种作弊性质的宗室别厅试,而是那种从千军万马里实打实拼杀出来的,虽然只是挂尾巴的三榜同进士,但是已经让赵顼兴奋莫名。

因为地方偏远,除了附近的孩子可以走读,其余都是寄宿制。

凡是进校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学习和生活上的事情都得自己料理,什么书童伴读那一套少来。

这也是很多有条件的宗室家庭还不愿意送孩子过来就读的原因。

到现在规模经过几次扩大,这里差不多有五百人左右,按入学年限分了年级,几乎就是后世小学和初中的翻版。

来到学校门口,这里立着一个木头的牌楼,赵顼亲书的“俊彦启迪”四个大字,赫然其上。

这是《尚书·商书·太甲》里一篇里的文字。

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作了三篇训词,希望他“慎乃俭德,惟怀永图。”

这是上篇中的一句,原文是“帝求俊彦,启迪后人。”

这道校训,包含这赵顼对宗室教育的殷切希望,这就是大宋版的希望小学。

王彦弼也被张敦礼送了过来,张敦礼是这所学院的实际管理者,见到苏油就笑:“苏家最重教育,我就知道明润你一定会送扁罐亲自到校。”

一副校长见家长的样子。

苏油笑道:“多谢你给子由送信,不过此时不合制度,怕是到时候有些关碍。”

张敦礼丝毫不以为意:“我这官本来就是当着玩的,爱撸不撸,没了差事每日里吟诗作对,琴棋书画,那才叫美。”

苏油赶紧制止,转头对扁罐说道:“叔叔虽然这样说,但是其实还要管理学校,还有好多事务,他的画作,是现在大宋的顶级艺术品,因此对国家还是有贡献的。”

“我们不能做社会的米虫,以后长大之后,也要为国家尽自己的力量,做出应有的贡献。对不对?”

嗯,扁罐和王彦弼乖乖点头。

张敦礼闹了个大红脸,讪讪地道:“有些话,孩子面前说不合适哈?”

苏油白了他一眼:“还山长呢,言为师则行为世范,要时刻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

“是是是……”张敦礼只好拱手:“要不咱去山长精舍细聊?”

“不。”苏油断然拒绝:“我今天是来陪扁罐一起学习的。”

张敦礼都傻了:“好些老师还是你徒子徒孙,你还有需要学?”

苏油又转头看着两个孩子:“子曰,学而——”

两孩子赶紧抢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对喽!”苏油非常满意:“走,我们学习去!”

看着一大两小朝教室兴冲冲走去的背影,张敦礼都傻了,王彦弼,刚刚过来的时候你不是还闹扁罐今天可以放假你也要放来着?这么快就叛变了?!

第九百九十三章 论教育

第九百九十三章论教育

课堂挺大,一样有黑板和粉笔,然后是一人一桌,不少孩子已经在做课前准备了。

扁罐和王彦弼有小妹开小灶,学习得非常快,扁罐四岁就已经会万以内的珠心算,不断跳年级,现在已经差不多到五年级了。

苏油扫了一眼课室,大部分孩子年纪都在十一二岁,比扁罐和王彦弼大多了。

扁罐本来不满意上课的,现在却得意地宣称:“今天我爹爹陪我上课!”

苏油只好和蔼地跟大家点头:“各位同窗好。”

扁罐的爸爸是重臣孩子们知道,但是对重臣有多重就并没有什么概念了,因此最多也只是点头喊了声叔叔好完事儿。

扁罐来到自己的桌子上坐好,苏油也坐在旁边,然后打开自己的包包,取出具盒子,砚台,贴子,开始磨墨。

扁罐也在一边摸出课本早读,苏油将墨磨好,开始闭目养神。

扁罐有些好奇:“爹爹你这是做什么?”

苏油闭着眼睛:“平心静气,上课前抛开一切胡思乱想的念头,为接下来专心听讲做准备,这可是爹爹读书的诀窍哦。”

扁罐觉得这一招不错,将书读完,也跟着学了起来。

其它同学也有样学样,别的不说,扁罐的爹爹科举名次可是探花,学习方面的事情,跟着做就对了。

等到教授来到课堂,见到一帮子学生坐得端端正正的闭目养神,扁罐的旁边还有一个大人,不由得一愣,然后看年纪相貌,立刻就想到了这位一定是保和殿大学士苏油苏少保。

赶紧来到苏油身边:“呃是苏学士吗?”

苏油睁开眼,见面前是一个年轻人,约莫二十六七年岁,也赶紧站起身来,深施一礼:“我是苏子超的父亲苏油,子超多蒙先生教育,苏油有礼了。”

教授赶紧还礼:“不敢不敢,学士这是”

苏油说道:“子超昨日说先生准假,让他陪我几天,我想着干脆来学校,这样陪也陪了,学也学了,岂不是两全其美?放心,我就是找个地方写些东西,绝不干涉先生教学。”

教授顿时觉得苏油的脑袋上有两支看不见的角,恶魔父亲啊这是

难怪人家苏家人读书这么了得,你看看,万里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陪孩子上学!

说道:“在下的学问,和学士比起来,那简直就是萤火敢于皓月争辉,就怕学士听了笑掉大牙。”

苏油说道:“不会不会,经义这东西多年不用,已经生疏了好多,而且读一遍就多一遍体会,正好跟着孩子复习复习。”

年轻教授只好说道:“那学士你自便,我这就开课。”

苏油再施一礼:“课堂之上,师长最尊,先生请了。”

等到教授回到讲座,扁罐喊了一声:“起立!”看样子还是班上的小头目。

接下来就是行礼问安的日常,苏油也跟着照做,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坐下,开始写给赵顼的条陈。

年轻人的课讲得相当不错,完全不是普通年轻士人的水平,苏油想想也是,蜀国公主都放心丢自己的孩子在这里学习,水平肯定是差不了的。

课程内容也不深,苏油手底下运笔如飞,偶尔听先生讲到精要之处,挂一耳朵听听。

教授的讲解声,孩子们的诵读声,学习的氛围让苏油如有神助,感觉今天写章状态非常好。

教育,也是苏油要讲的十件大事之一,在学校里写这个,那是正好。

华夏民族,对教育的重视,估计是如今所有国家当中最高的。

但是华夏民族,多是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