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和尚、屠夫和莽汉(1 / 1)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1340 汉字|6 英文 字 5个月前

第451章 和尚、屠夫和莽汉

如果想要清闲,不受打扰的话,在大宋当官是非常享受的生活。

当然,有几个前提,知州及以上的文官,进士出身,被政敌排挤无所事事。

事实上,在大宋没有几个知州会去管州内的政务,一般都是通判忙里往外。所以,在大宋,进士出身的文官绝大部分要经历通判的履历,因为这是熟悉地方事务最重要的经历。一般来说,知州级别的官员到了地方上之后,会做一两件事,比如说疏通河道,比如说修建书院,做完这事之后,三年任期就能随便划水了。这叫刷政绩。

至于说励精图治这种事,不是没有,而是绝少数。

《论语》早就说过了为官之道:多看少说,谨慎做事。这才是为官之道。两千年来,恪守这条做官法则的官员,不见得一定会辉煌腾达,但是稳中有升是不难做到的。

想想知州都不愿意管理俗务,像吕惠卿这样的高官,怎么可能揽着工匠的活计,替李逵去忙里忙外?

宣抚使衙门将事发到了延安府,然后再由军队配合,之后一层层往下,最后让李逵看不懂的是,竟然公孙胜担任了督造大炮的重责。之所以吕惠卿会对李逵拍着胸脯表示,他会给李逵准备一切,那是因为李逵是绍圣甲戌科的探花,正儿八经的文官集群之中的精英,这才有了大佬的头口承诺。但这样的承诺其实一点用都没有。

公孙胜就比较倒霉了,他被迫接了军令状,只有十天的时间。他和工匠们研究官。

可李逵心头咯噔一下,天杀星,这不就是说的自己吗?可问题是,什么梁山一百零八将,这时候还是没影子的事,突然别人提出来,顿时有种被点破的紧张。李逵佯装浑不在意的笑道:“大师,看出什么来了吗?”

“和尚最近喝粥,饿地前胸贴后背,可能眼花了!”

看着智真和尚锃亮的脑门,李逵突然想起来了,智清和尚这不是那个东京大相国寺的主持方丈吗?

他还有个师兄,五台山文殊院的智真和尚?

想到这些,李逵不仅头大,这帮和尚不会真的有法力吧?

不过,李逵还是隐忍了下来,拉来了公孙胜,两人见面,顿时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智清和尚指着公孙胜的鼻子破口大骂:“贼道,不安好心,我佛和你家真人河水不犯井水,为何与我佛过不去。今日你要是不给我说出个子丑寅某来,和尚和你这道士不死不休。”

发现智清和尚没有认出公孙胜,李逵顿时放心不少。

拉着和尚去喝茶,并让人准备一桌素菜。

智清和尚长吁短叹:“大人有所不知,我这普济寺原本就是香殊院。”

智清和尚长叹道:“我家师兄如今刚升任方丈,收留我等几个还是能做主的。”

“果然。”

李逵还真没想到在延安府能遇到智真和尚,不过这和尚不简单,要说功夫也可能深不可测。他琢磨了一阵,觉得结个善缘也不错,于是开口道:“我岳父乃当朝太师,笃行佛祖,我给你修书一封,不知大师是否愿意去京城碰碰运气?”

“多谢大人,小僧愿往。”智清和尚一点都不带犹豫的,就等着李逵说这话似的。

李逵好笑,给智清和尚写了一封推荐信,交给老对方。

智清和尚千恩万谢离开,留下两个莽汉面面相觑,不知会遭遇什么。

李逵抬手指着高个的大汉道:“你们是来应聘高级家丁的?”

“没错。”两人异口同声道。

“知道为何报酬如此丰厚吗?”

“打仗了,总有些人觉得事不关己,但某不认为能躲过去,有钱拿,还能杀党项贼人,这好事哪里去寻?”

“小人也是这个意思。”

对方的实力不错,尤其是那个高个的大汉,李逵当即决定收下他们,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们就留下来。介绍一下自己,从你开始。”

“小人郑屠,之前是学了杀猪,有点力气,学过些粗浅的功夫,但比不上行家里手的手段。”矮胖些的壮汉也不怯场,语气平缓地说道,唯独看向李逵的眼神有些飘忽,似乎难以琢磨。

高个的大汉说话鼻音重一些,有点瓮声瓮气的样子,还没开口就先笑了起来:“俺是个粗人,家里以前就是军户,俺没有别的爱好,有酒有肉不给钱也不要紧。对了,俺叫鲁达。”

郑屠也就算了,鲁达?

你个浓眉大眼的莽汉,知不知道刚才和一个坏蛋一起把自家的师叔给打了吗?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