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3 章(1 / 1)

抗战之捍卫者 歪打不留一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在两个战士异样的方言加翻译声中? 胡一舟跟刘敢交流了一会儿? 让刘敢给组织上打报告,就说会把两个营派出去…… 嗯? 胡一舟每次下山行动都是打报告的? 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 胡一舟这里接到了刘敢的电话,表示一切没问题,还让两个营直接去涉县待命。

这就是说? 这两个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归入八路的作战指挥体系当中。

于是,年前刚打了鬼子,还没一个月的时间呢,保安团的两个步兵营又带着满满的弹药再一次下山了…… 三天后……河北平原,桑永亮他们营正在被鬼子围追堵截,因为实行了化整为零的策略,桑永亮只带着两个连的二百来人和营部进行转移。

“营长,这小鬼子是疯了么?怎么一下子多出来这么多的鬼子兵?”说话的是桑永亮的一连长。

“咱们一下子弄死那么多的鬼子,还弄下来一个县城,小鬼子能不疯?你没听说年前年后的鬼子屠灭了多少村子?这就是在报复!”桑永亮边跑边说。

“他娘的,有本事来找咱们?拿老百姓撒气算什么?”二连长也跟了上来。

“这不就是来找咱们了?告诉同志们都加把劲,咱们一路向西,向山上转移!”桑永亮喊道。

“是!”战士们回答的很响亮。

“也不知道黄技术员他们怎么样了?希望没事吧!”桑永亮回头看了眼营部的原住地,继续带着人向西转移。

相对于没命狂奔的桑永亮,在姜家套村,河北民兵总队这里就安静的多,都待在村子里没有出去,只是把老百姓都转移到了山上藏了起来。

“队长,咱们就这么待在村里?听说外头小鬼子闹得很凶啊!”有个战士问陈文才。

“待在村子里有什么问题么?等着小鬼子上门就是了,出去干啥?”陈文才笑着说道。

“咱们在村子里,万一鬼子围住咱们怎么办?”有战士问道。

“那就围着呗,还能怎么样?咱们不缺吃不缺喝,就在这里跟鬼子干!小鬼子有本事就进咱们的地道,但是他首先能找到才行!”毕有亮接过话茬。

“报……”二春 以下是防盗内容,明天改 在这种压力之下,生活在这里的各种妖兽都安安静静的趴伏在了地上,就连那些大树都不在晃,因为风也停了。

在火峰最高处,是一颗巨大的梧桐树。

这颗树有多么大呢?这要是放地球上绝对能引起轰动,因为这棵树的直径是用你公里来算的……当然,妖怪们可没这个概念。

在这了梧桐树的树冠上,是一个巨大的鸟巢。

鸟巢不知道是用什么木头和植物搭建的,整个树冠的顶部都被鸟巢包住了。

并且这个鸟巢还依照梧桐树的树冠往下分出了数层。

整个鸟巢的布置,跟人类的宫殿差不了多少。

这时候,一只浑身火红,尾巴上带着五彩羽毛的鸟儿正在鸟巢中的最顶层来回踱步。

另一只浑身火红尾巴上没有五彩羽毛但是鸟冠上有五彩羽毛的鸟儿则是蹲在一边看着来回踱步的鸟儿。

“唳……” 来回踱步的鸟儿仰天一声啼鸣,只见空气中肉眼可见的波纹随着啼鸣向四周散去。

但是这个波纹在经过鸟巢中间的一个小平台的时候却是自动的绕了过去。

因为在那个平台之上是一个独立的小一点的鸟巢。

鸟巢之中正有一只浑身火红头顶有四彩羽毛的鸟儿趴在鸟巢中间。

在鸟儿得身下,是三枚火红的鸟蛋。

682章,姜家套

就在文才他们这里准备跟鬼子干一场的时候,胡一舟这里也终于得到了具体的情报,知道了鬼子这次行动的大体部署。

因为年前保安团的行动破坏了鬼子的冬季扫荡,小鬼子便着手报复。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之后,小鬼子华北方面军从驻守华北个处的师团中抽调了整整三万多的兵力,继而对冀鲁豫根据地进行围剿,意图一举歼灭这里的八路军,好把这里变成安全区。

冀鲁豫根据地可不小,大体范围西至平汉路,北至石德路、滏阳河,南跨陇海路,总面积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两千多万人。

不过这一次,小鬼子还是针对冀南区进行全力扫荡,继续去年没完成的计划。

不过有一个情况很是有意思,那就是鬼子们并没有倾城而出的进行拉网式扫荡,而是在城里留下足够的兵力之后,利用汉奸带路,以大队为单位进行重点打击。

并且,每个大队出动,周围并定会有其他的大队进行协作。

看来,小鬼子也是害怕城里面兵力少了再让人给掏了心窝子,也害怕出动的兵力少了被人家短时间给吃掉了。

面对这些情报,胡一舟通过电台发给了姜大江,让他注意一下,也发给了俩侦察排让他们注意别被鬼子给围了。

至于文才这里,胡一舟倒是不用过分的担心,文才他们打不过完全可以开溜么…… 再者说,我兔的指挥官们可不是白给的,有姜大江带着俩步兵营帮忙,他们就有了小兵力上的火力优势。

如果让他们逮着机会,那绝对够鬼子喝一壶的。

还有,鬼子的兵力毕竟太少,调动这么多的鬼子出来扫荡,那么其他的地方守备必定空虚,这就是机会了。

胡一舟不为文才他们担心,实际上文才对自己也有信心。

至少,他有信心在姜家套这里跟鬼子玩上一个月的捉迷藏。

姜家套,村东,文才他们一百多号人藏在了工事中,瞪着眼睛看着东边。

姜家套村又叫魏家套,村里有两户大姓,一个是姜一个是魏。

姓姜的住东半段,姓魏的住在西半段,他们都想用自家的姓氏来给村子命名。

这个村子的南边二百多米,就是漳河水下山之后冲击出来的一个湖泊,河水在这里暂缓之后继续奔流而下。

这会儿,正有五六个穿着民兵服装的战士飞也似的向着村子里跑来。

不时的,跑在最后的那个战士会停下身子给边上或者路上的地雷瓜上绊绳。

“班长,快进来,咱们班在这里,队长也在这里!” 等那些人跑进了村子,二春大声的招呼着,把他们喊了过去,钻进了一堆柴火垛,最后那人还把柴火垛给整了一下…… “报告队长,我们把鬼子引过来了!”叶建明顾不得满头大汗和草叶子,赶紧给陈文才报告。

“干得不错,你们班就跟我们在一起,等会给鬼子来个狠的咱就撤进地道!”陈文才递给叶建明一块毛巾。

“好的队长!”叶建明擦了把汗又还给了陈文才。

陈文才也不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