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7 章(1 / 1)

抗战之捍卫者 歪打不留一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1个月前

用机枪,咱们有活儿干了!”胡一舟说道。

“行!没问题!”施厂长说道。

“那行,暂时没什么事情了,散会吧!”胡一舟战了起来。

“再见!”众人离场。

把重点转移到自打那生产线的制造上,这是胡一舟早就制定好的计划。

只是没想到自家的通用机枪又成了香饽饽。

胡一舟的原计划,就是在兵工厂完成了保安团所需要的枪炮制造,在保证了崔耕那边的交易需求之后,兵工厂就该多生产子弹才行! 因为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发作,胡一舟从来就没有觉得保安团的子弹够用过!在消化了新购进的子弹生产线,做到了子弹的稳定生产之后,不妨多弄出来几条子弹生产线出来。

即便是这些子弹生产线的效率低,占用的人工多,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再说了,占用人工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儿,谁叫咱家人多的! 其实,保安团的装备发展,一直就是受制于子弹的生产的! 要是兵工厂一天能造出10万发的中间威力步枪子弹,胡一舟还会让二营三营装备栓动步枪?早换装仓库里存着的半自动了!甚至给突击步兵们全换成突击步枪他都敢! 只是……没得子弹,他啥也不敢,只能是看情况慢慢的增加。

现在保安团完全装备半自动和突击步枪的作战单位,就是特战侦察连和警卫一连,二连。

其他主力步兵班只有正副班长装备了半自动而已。

至于胡一舟心心念念的56 轻机枪,到现在还没有弄出合适的枪管钢,只能望图纸而长叹息! 上一次崔耕带走了8000支冲锋枪,6万块肥皂,还有各式香水200瓶子!另外也带走了慢版通用轻重机枪各10挺作为样品。

现在,经过崔耕俩月的奔走,订单来了,还是兵工署和军政部下的订单。

崔耕给胡一舟专门发了一份电报,还有军政部兵工署的联合电报也发给了保安团,中间还有兵工署的一份命令。

主要就是让九寨兵工厂给造出2000挺通用轻机枪来供应抗日战场。

军政部和兵工署会拿着相应价值的原材料来换取! 兵工署和军政部倒是没有对冲锋枪产生多大的兴趣,毕竟这玩意儿耗弹量太大了,他们也头疼得很。

可是呢,他们对于通用轻机枪的兴趣却很大! 军政部的头头们清楚得很,可以不给底下的部队装备冲锋枪,但是不能不装备机枪!这东西绝不能少!关键时刻全指望机枪来扭转战局了。

而相对于弹匣只有20发的捷克式,底下的战士们更喜欢这种用弹链供弹的轻机枪。

不为别的,就为了鬼子集团冲锋的时候,这个轻机枪可以突突突的打个不停。

虽然这个枪比捷克式要重那么一点点,但有啥关系呢?它的子弹多,可持续射击时间长啊!50发的弹链是它,组合成100发的弹链也可以! 实在是不想过了,跟民二四似的弄个250发的长弹链放在那里突突突也行啊! 相比较笨重的民二四,这个枪关键时刻可以扛着就跑啊…… 其实吧,兵工署和军政部军需署从九寨购买武器也是个无奈之举,那是莫得办法了啊! 为啥啊?德国人不跟果脯做生意了呗! 为什么呢?日本鬼子有意见啊!咱们是盟友啊,你们怎么还卖给中国人武器呢? 就因为这个,中国这里缺乏了武器的有效来源,这可是个大问题。

步枪这东西还好说,咱家就能自产!可是轻机枪就不好办了!国内倒是有仿造捷克式的兵工厂,可是那产量和质量就算了! 另外,因为连续战败,工厂迁移,一些设备还没有投产,工厂也没有运转…… 即便是运转了,产能也不够啊!还不如直接从九寨兵工厂购买呢!关键是好用还不怎么贵! 现在国内的兵工厂,能稳定出产枪支的也有那么几家,比如阎老西家的兵工厂最近就开始出产胡氏冲锋枪了!可人家阎老大自家都不够用的,就别提往外卖了。

嗯,往外卖估计也不能像是晋绥军似的大批量装备。

所以,在看了崔耕带去的慢版g机枪之后,兵工署和军需署就决定购买一批了!2000挺通用机枪,其中1800挺通用轻机枪,200挺通用重机枪。

这么算起来,这些枪就可以装备1800个步兵班,大约两个师的兵力了! 说起德国不跟中国做生意,唉……还是那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小胡子元首在其他方面是没得说,就是在选择队友上的智慧太差了!两个有技术没资源的国家凑一块儿……战争潜力能有多大?除非你一口吃掉天下…… 现如今别看中国工业基础差,缺铬少镍的,但是像是钨砂,猪鬃,桐油等等的军事物资的产量可是很丰富的!桐油在其他的混合油脂能够代替它的作用之前,可是正经的战略物资! 还好还好,现在军工科技还没有点开稀土这个科技树,否则鬼子的战略目标绝对会改变的! 另外,鬼子也没有找到咱们的大庆胜利等等的油田,否则就真的麻烦了……

451章,都在偷着加强火力

因为离开了好些天,胡一舟对于九寨的生产规模还需要重新的掌控一下,所以他决定这几天的时间里在九寨的各个产业和各营连排的驻地去看一下。

他让特战侦察连去抓纪律,又何尝不是在对保安团的家底进行一次摸排,好做到心中有数? 九寨的队伍中,特战侦察连和警卫一连,算是胡一舟正经一手带出来的,用着最放心。

实际上,保安团的运行已经完全步入了正轨!至于纪律问题,从八路军过来的营连排长们在看着,能出什么问题?即便是有,不还是有九寨子弟的暗卫存在么。

平心而论,跟军政部做生意不如跟崔耕做生意来的痛快。

别看每一支冲锋枪卖出去,崔耕都能赚到好几百的大洋,可是上下打点之后,落到手里的也剩不下多少。

反而胡一舟能赚好些钱。

可是跟军政部做生意,这乌七八糟的事情就来了,麻烦。

当然,如果是崔耕代表军政部过来做买卖的话那就两说了。

“道爷,您老弄得那个英雄帖办的如何了?有没有各路英雄来投奔?”开完了会没了旁人,胡一舟问陈北玄。

“回来的时候,我特意去看了下,已经有十七八个武林人士入住了咱们在南委泉那里的宿舍,其中还有两对夫妻。

不过会来的匆忙,我还没有去见面。”陈北玄捋着胡子说道。

“哈哈,还真有人来投奔啊!不过也对,现在哪都不好混,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