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8 章(1 / 1)

抗战之捍卫者 歪打不留一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1个月前

说滇军刚跟小鬼子接触的时候,鬼子们不认识这伙人啊,看军服就不一样的,全都是法式装备。

小鬼子可不含糊,都面对面了,上刺刀杀唧唧啊! 好吧,滇军的战士们看傻子一样的看着一群小矮子向着自己冲过来,很是自然的抬起手中的枪就是一阵排枪。

人离得近了,比平常打靶打的都准…… (要不说高卢雄鸡不行呢,同样的装备在咱们手里就是不一样啊!) 以上,就是五月份徐州这里的战场形势。

而在徐州西边的兰封这里,鬼子土肥圆的14师团孤军深入,被中央军的12个师给围了起来猛揍。

兰封在哪里?现在找不到了,只有一个兰考县在那里。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12个师围着一个师团猛揍居然没揍过人家,还让人家翻了盘,甚至一路撵着这12个师一路后撤,最后还自己把花园口给炸开了…… 花园口这一炸,89万老百姓葬身水底,一千多万百姓受灾……当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一次! 古人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花园口这一下子是杀敌一千自损89万!当时小鬼子还没杀这么多中国人呢!就这个玩法,那么抗战到底是为了个啥? 所以说,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为百姓们好,百姓们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为啥后世一旦遇到灾难,百姓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我种花家的军兔们?“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可不仅仅是喊口号,而是真正的在干的! 现在是1938年的5月份,花园口决堤是6月9日,这是一起人为制造的人家惨剧,是! 而时隔一个甲子零一个月,长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是天灾,而在天灾面前,挡在百姓前面的是谁?果粉们可以自己去查资料! ps:这一章有点乱,权当给大家介绍下背景了。

376章,步枪生产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胡一舟从靶场离开之后,带着人来到了专门生产栓动步枪的车间。

进门的时候,韩箫正带着高磊他们对面前的一排步枪进行检验。

“团长,团长……”见到胡一舟进来,众人不自觉的围拢了过来。

“听说你们的步枪生产线建立的差不多了,我就过来看看!这是新出的步枪?质量如何?有没有实弹射击检验?”胡一舟也看到了那一排步枪。

“报告团长,这是我们第一批次的步枪,总共20支,从测量的数据上看,质量没有问题,只是还没有进行实弹射击!”韩箫回答道。

“嗯,这些枪用的枪管钢是哪一种?”胡一舟问道。

“据说是您之前从兵工署那里得到的那一批!”韩箫说道。

“哦,那就没问题了!这样,等会儿咱们在靶场实弹射击一下,再测试下极限条件下的性能如何!老韩,给我说道说道你这个步枪生产线!”胡一舟说道。

“好的!”韩箫自然没意见。

“团长您看!这个车间从那头到这头就是整条的生产线!因为咱们的设备有限,工人也有限,所以一些地方就进行了分散粗加工,集中精细化处理。” “这里,是最终的组装平台,前面各工段造好的零件会在这里进行组装测试!那边是枪栓的生产组,因为我们不需要自己切削枪管,因此省去了一部分工序,只需要……” 韩箫这小子还真是有两下子!栓动步枪的零件总共就那几个,枪簧枪管都有专门的工坊生产,他这里只需要进行最后的精细加工组装调试就行。

比如枪栓在锻打车间经过铁建师傅们锻打和粗制打加工之后,会在这里进行精细的加工。

然后和其它精细加工后的零件在组装平台上组装起来就是成品枪了。

就连组装平台也是分了几道工序来的。

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每道工序都有好几个工人师傅在进行加工,最终组装的人员反而少一些。

“如果合格的枪托管够,枪管管够,原材料不缺,那么你这里一个月最多能造出多少支步枪?”胡一舟问道。

“就目前的设备人员来看,一个月在800支步枪左右!这已经是咱们的极限了!再想多生产,就得增加人工和设备!”韩箫回到道。

“嗯,那就保持这个样子吧!枪托的问题,咱们九寨周边的木工师傅都被征集的差不多了,你这里只能等一下!用不了多久,枪托就够用了!” “但是,我要强调一点,那就是标准化!一定要做到标准化生产!这是我一直在强调的!同样型号的枪支,必须做到零部件通用!” 胡一舟一直很注意标准化生产这一点,因为它太重要了! 士兵到了战场上,可没有谁去给他们修理打坏的枪支的,胡一舟也没空。

即便是有空,没有设备也是白搭。

所以,能用几条打坏的枪拆零件凑一条好枪就很重要了! “您放心,我懂!”韩萧说到。

“既然你懂得这个道理,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记住了,宁可产量降下来,也要把质量搞上去!你们造的是枪,枪就是战士们的生命!容不得半但含糊!” 最后一句话,胡一舟是对着在场的工人们大声的说的。

“明白!”工人们喊到。

说完了,胡一舟又打眼看了一圈整个车间和车间里的工人们,满意地点了点头。

目前,九寨兵工厂占用工人和设备的地方有好几个,一个是冲锋枪的生产,一个就是半自动和ak的生产了!子弹生产线倒还是少的,手榴弹有老百姓生产,反而用不了多少人。

因为起步较早,这冲锋枪生产占用了大量的人手和设备,并且还培养了一批只会干一手活的熟练工。

这些熟练工目前也只能待在原本的生产工坊,一旦换工序反而会跟新手一样不出活了。

也因此,能给韩箫调动的人手是真心的不多,这还是之前试着生产生产和修理栓动步枪的时候留下的人手。

凭借着这么少的人手就能一个月保证800支步枪,韩箫功不可没。

你说为啥不把冲锋枪生产线的工人技术员调到栓动步枪这里?挣钱啊! 兵工厂运转没钱怎么行?目前兵工厂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冲锋枪!这东西可不能随意舍弃,这都是钱啊! “团长!那咱们现在就去试枪?”韩箫问道。

“行!我记得这里就有靶场,就在这里试验了!”胡一舟同意到。

“好的!高磊,带上新枪和弹药,咱们去靶场!团长要亲眼看着检测!”韩箫喊道。

“好的!弟兄们,搭把手,走!”高磊带着人拿着东西去了靶场。

“啪……啪……啪……”很快,靶场上就响起了清脆的枪声。

“报告团长,这是靶纸,您看如何?”韩箫拿着几张靶纸过来问道。

“这个散布面积……在标准之内!这就算合格了!那么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