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拿出图纸和绘图笔,开始绘制图纸资料。
都不用去研究,这些资料清晰地躺在脑袋里,只需要按照实际图纸给画出来即可!都不用魔改的! 正版g42的图纸就躺在兵工厂的绘图室里面,这是准备跟德国人完成交易的!胡一舟现在画的,是德国人的一款突击步枪——stg44突击步枪! 这款枪是德国人在二战时期发明并大规模使用的,现在提前几年换给德国人,说不定还能换来些好东西。
这款枪用的也是中间威力步枪子弹,只不过口径是792的,是把现有的步枪子弹缩短三分之一后的产物。
实际上,stg42是正经的参加过二战的,据说在库尔斯克把小毛子们揍的那叫一个惨。
现在胡一舟决定把它提前鼓捣出来卖给德国人。
至于小胡子元首看不看的上,胡一舟就不多加考虑了。
你要就卖给你,不要就自己留着,或许还可以卖给晋绥军? 似乎也有道理,晋绥军大佬应该很喜欢这种火力凶猛的武器的。
绘制现成的图纸,总比设计修改的时候要快的!所以等中午吃饭的时候,胡一舟这里已经把stg44的图纸资料弄完了。
现在,就等着吃饱饭后跟德国人完成交易了。
下午两点的时候,德国人准时的被送到了一线天的外面,胡一舟和崔耕亲自迎接。
双方简短的见面之后,德国人及要求参观一下g42的实际生产情况。
这是在之前的谈判中就规定好了的,胡一舟也没当个事。
然后,一行人就进了兵工厂特意弄出来的车间里面。
看着一块块钢板被冲压成型,看着一个个零件被简单的工序给生产出来,德国人的心理多少还还是有些震撼的! 原来,g42这个交易的核心价值除了枪械设计的本身,还有加工工艺! 原来金属冲压工艺的大量运用,居然能够提高这么多的加工效率,甚至还能降低这么多的成本。
看来,这才是这次交易给国家带来的最大的好处! 不理会德国人的感叹,一道道流程就这么看了下来。
因为生产工时和加工工艺的原因,德国人也可能等着从原材料到成品出来。
所以,在组装线上组装好两挺通用机枪之后,胡一舟他们就领着德国人去了射击场。
人走了,生产线继续运转,反正造的是可以和慢版g通用的零件,不影响的。
好吧,九寨兵工厂这里就准备了两挺原版的零件…… “哒哒,哒哒哒……”ak清脆的枪声老远就能听得到。
很明显,这是在进行短点射的射击。
“哒,哒……”这是在单发射击了。
胡一舟和德国人到射击场的时候,听到的就是这些枪声。
“好了,今天实验结束,你们都带回吧!”有人看到胡一舟他们过来,连忙喊道 “等一下,报靶,我看下成绩!把靶子给扛过来!”胡一舟喊道。
“是!”这边红旗挥动,那边把靶子给扛了过来。
“300米靶,这个散布面积……精度还要再提一下!你们先回去吧,准备靶场,咱们演示下机枪实弹射击!”胡一舟喊道。
“是!” 立刻有人去准备了,就连刚才还在试射的ak突击步枪也被人带走了……
363章,交易完成
在德国人那热切加羡慕的眼神中,战士们带着ak走了,靶场上只留下了胡一舟带着的人和崔耕以及德国来的交易代表们。
看着德国人看ak那热切的样子,胡一舟微微一笑。
很明显,刚才的一波操作是胡一舟故意的,目的就是引起德国人对ak的兴趣,继而推出stg44突击步枪。
虽然ak比stg出来的要晚,性能要强一些,甚至在原本时空中生产的数量也最多,但这不代表德国人会希望拥有它!这个给毛熊家还可以,德国人就算了! 毕竟ak的子弹跟德国人现有的子弹差别太大,给他们他们也不会去装备!stg就不一样了,只需要把现有的子弹生产线进行略微的调整即可!德国人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其实九寨目前的情况看,最适合的恰恰就是stg44而不是ak系列。
但是……这个要从长远考虑,还要从未来的趋势考虑,更要从胡一舟前世今生的中人的情结考虑! 中人永远的爱国心,老兵心中永远的81杠…… 虽然九寨用的ak不是81杠,但是终究是一个系列的衍生品不是? 突击步枪的出现,其实是随着战争机械化水平的增加,交战双方从一战时期的堑壕战到现在的闪击战,运动战,城市防御战,城市巷战甚至是坦克大战转变后的产物。
冲锋枪适合战壕战,适合在城市狭窄的地方作战,步枪适合远距离的射击。
但是在200米到400米的这个交火距离之内,现在世界上还缺乏一款火力凶猛的武器。
轻机枪倒是可以,但是终究是火力太弱了一点,重量也重了一点。
所以,随着中间威力子弹的研究成熟,突击步枪也就应时而生了。
就在靶场上的战士们准备g42的射击位置和靶位的时候,几个德国人交头接耳的用德语在小声的交谈着。
胡一舟耳朵好,听得出来德国人是在相互讨论刚才的突击步枪射击。
胡一舟没去管德国人怎么讨论,上赶着不是买卖,现在先把g42的交易完成才是正经的! “报告团长,准备完毕,请求射击!”实验员的声音打断了德国人的交谈。
“尊敬的汉克上校,我方已经准备好了样品枪的实弹射击,是否可以开始了?”崔耕作为中方代表,自然要跟德国人客气一下。
“嗯……可以开始!不过可否让我们的机枪手试验一下?”汉克上校说道。
“自然可以!”崔耕跟胡一舟对视一眼同意到。
“谢谢!弗兰克,该你了!”汉克上校表示感谢之后,喊过他们带来的机枪手。
“是的,上校先生!”弗兰克敬了个军礼,带着他的机枪副射手到了一挺通用机枪跟前。
检查枪机,上弹链,拉动上弹,如何更换枪管……在保安团实验员的指导下,弗兰克就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实际上g42跟德国现有的g34在操作上大体相当,一个好的机枪手很容易上手。
“可以射击了!”客随主便,射击的命令是胡一舟下的,不过还是得让崔耕翻译一下。
胡一舟是会德语的,不过呢,现在这个场合也算个外交场合了,还是说汉语更合适一些,崔耕权当翻译了…… “呲啦啦……”类似于电锯的枪声响起,g42的枪口上出现了四散的枪口焰,随着金属弹链的飞速滚动,一颗颗的子弹极快速的被打了出去。
而在机枪手的后方,胡一舟也好,崔耕也好,德国人也好,一水儿的蔡司望远镜一人一个,纷纷举在眼前看向了400米处的靶位。
g42被称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