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3 章(1 / 1)

抗战之捍卫者 歪打不留一 2000 汉字|7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木!一个字——壕! 毛熊家里就更别提了,人家用的是桦木!这木头硬度很高,做枪托的原料是真不错,虽然价格也比较高,但是人家毛熊家里的桦木多啊!再看看人家的国家形态,这还用花钱么?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曾发誓,相爱这一生……”看看,人家到处是白桦林,还见证了那么多的爱情…… 所以,人家毛熊家里的桦木就一个字——多! 至于中国……一个字——穷!不但穷,还没资源!缺铬少镍不说,就连木材都缺!这就尴尬了! 所以,满山的楸木就成了最好的枪托原料!也只有楸木,才能在硬度、抗冲击力,抗弯等性能上可以达到枪托的要求。

嗯,后世的95式采用无托结构也不是没考虑这方面的事情,就是可惜了一代经典81杠了…… 为啥胡一舟生产的冲锋枪用的是bbs-43型号的?不单单是因为它可以通用763子弹和762托卡列夫手枪弹,更是因为这个型号的冲锋枪是全金属结构的! 全金属结构的好处就是节省木材消耗,降低成本,增加生产效率! 因为枪托的加工可不简单!并不是说拿块木头加工到那个形状就可以了。

要先把木材晒干,切割成符合要求的粗胚,然后进行烘干,用车床或者手工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然后上油漆,再烘干,最后装配。

所以,找韩箫绘制一份详细的枪托生产工艺图纸十分的必要!这影响到九寨兵工厂以后的步枪生产! 再提一下,胡一舟给晋绥军那边的图纸资料是改进的能打763毛瑟手枪子弹的bbsh_41型号的冲锋枪。

还给前面,加了个小握把,用的还是71发弹鼓,所以成本就高了不少! 嗯,晋绥军老大还是很有钱的,咱就不替他操心了…… 当领导就是有这么个好处,有事情了,可以吩咐手下人完成,而不用自己个儿事必躬亲的去完成。

尤其是那些有秘书的领导,有事情可以让秘书去干,没事情的时候……秘书就靠边站…… 开完了会,把韩箫请进了办公室,胡一舟吩咐他多绘制几份楸木枪托的生产资料图纸。

而他本人,则是开着一辆日式军用卡车,拉着自己的媳妇和丫鬟回了胡家村。

胡一舟不担心韩箫会把图纸画坏掉了,人家有这个本事!至于枪支的型号,俩人在西安城的时候就制定好了,高仿马四环步枪,只是在细节上做一些调整而已。

要说咱们中国人最擅长什么、当然是仿造了!仿造马四环基本结构和马四环完全一致,只是在枪托弯度和准星形状上略作改变。

这样造出来的栓动步枪,即便是捷克人没有被其他国家坑了,没有被德国人占领,他也没法找这边的麻烦…… 因为媳妇儿怀了孕,肚子已经不小了,所以胡一舟开车开得很慢,前后还有苏老六他们的两辆跨斗摩托随行。

“苏老六,你们六个这段时间也辛苦了!车上的牛肉罐头一人两个,吃饭的时间里就别跟着我们了!你们好好的在这好好休息一下!” “是!” 在胡一舟小家的边上又起了一处房子,这处房子是保安团的警卫室和电讯室,特战侦察连也会在这里驻扎一个排的兵力负责保护胡一舟。

自然而然的,勤务班也是住在这里的! 胡一舟和二月一左一右的搀扶着崔月缥慢慢的向着父母的家里走去,生怕一步不慎摔一下摔出好歹来。

其实这也是胡一舟太过于紧张和疼爱了,这年头人穷命贱,即便是孕妇也要下地干活的!尤其是那些偏远贫穷的地方,即将临盆的产妇早上下地干活,下午在家生娃的有的是! 这年代的孩子也不当宝,死亡率还很高。

别说去什么根本就不存在的妇幼保健院了,能有个职业稳婆给接生就烧高香了!家里年长的女性给接生的有的是! 别说是现在了,即便是原本时空中的农村,一直到了六七十年代,产妇自己在家生孩子的也有的是!胡一舟家里的几个叔叔姑姑的都是在家生的! 据奶奶说生小叔的时候是农历二月,天很冷,孩子生下来没多久就没动静了。

刚要丢掉的时候大姑发现孩子动了一下,这才抱起来贴身上保温给救回来…… 转眼到了父母家里,这里已经是笑声一片了。

大嫂二嫂老娘正坐在一起和面,俩哥哥在棒棒棒的剁肉馅子,大娃二娃在瞎跑,铁蛋正拿着一小块面团捏面人……还不错,知道玩面团儿了,不再拿着尿活泥巴了。

仔细打眼一瞅,鸡圈里的老母鸡又少了两只…… 这时候,从伙房里传来一阵阵鸡汤的香味,走近一看,老爹正在熬鸡汤呢…… “爹,娘,大哥二哥,大嫂二嫂……”打了一圈招呼,胡一舟扶着崔月缥直接坐在了炕沿上等着开伙,二月很有眼色的去替换老娘擀面皮。

嗯,很美满的一家人……

360章,再临兵工厂

都说出门的饺子回家的面,但这句话在老胡家似乎不太准确。

反正胡一舟每一次出门回家,总会是一家人吃上一顿美味的饺子。

其实这样也不错!外出征战这么苦这么累,回家了自然是要吃一顿好吃的饺子了!尤其是俩嫂子包的饺子…… 依旧是爷四个坐在八仙桌边上吃饭喝酒,女人孩子坐在矮边桌上吃饭拉呱。

当然,三个小孩子不时的凑到大人桌子上拿点好吃的那就权当乐趣了。

胡一舟难得的下了趟厨,在二月帮着烧火下,用土灶炒了几个菜,起了几个牛肉罐头,再加上老爹炖的老母鸡,爷四个的下酒菜就有了。

胡一舟做的菜很简单,油焖茄子土豆丝,干煸豆角拌黄瓜,全都是时令蔬菜。

哦,土豆可是从德国那边买来的产量高的优良品种,九寨这里已经在试着种植了,就看气候土壤等条件是否合适了。

其实,满桌的菜品,只有一道是胡一舟给自己个而特意做的——一大盘的韭菜炒鸡蛋!至于这个菜是干啥的?咳咳,韭菜在彩云省被称为壮阳草…… 有菜当然得有酒! 一坛子窖藏汾酒和一瓶子杏花村,这就是今晚的酒水了!爷四个都是能喝的主,即便是汾酒是5斤装的,也搁不住爷四个豪饮。

所以多一瓶杏花村算是添头。

好吧,其实杏花村酒跟汾酒是一个地方的,都是汾酒,就是叫法跟口感有点不一样罢了!嗯,竹叶青也是那里的! 别说不知道杏花村啊!“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的就是这里! 杏花村可不得了,千年古村不算,6000年前的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