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 章(1 / 1)

抗战之捍卫者 歪打不留一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一舟说道。

“行!吃饭去!你是不知道,每次到你这里来,那些小子都抢着来!就为了能吃上一顿带肉的饱饭!”刘敢说道。

“唉难啊!师兄,赶紧建立一些根据地,发动群众种地瓜土豆,养猪养鸡养鸭子,放羊也行!咱们总要吃饭的,还要吃肉!手下那么多战士呢,可不能缺了吃的!”胡一舟说道。

“嗯知道了!” 一顿饭吃过,刘敢带着手下的战士们走到了三里峡的谷口:“师弟,骑四师最近有没有跟你联系?听说你送给他们一些粮食武器,他们也没感谢一下?” “联系倒是有,只是我跟王师长没见过面,他们只派来一个团长,我连九寨都没让他进来!”胡一舟说道。

“现在晋东的各路军队都归咱们指挥了,家里的意思是尽量的帮衬一下吧,都挺难的!”刘敢说道。

“已经在帮衬了,粮食武器啊,还想咋样?他家小六子不管,咱们管那么多干啥?”胡一舟不太想跟骑四师接触。

主要是吃不准这个师未来的走向,万一有个投敌叛变当伪军的咋办 “根据家里的调查,这个骑四师对抗日还是很积极的,你可以适当的接触一下!哦,对了,你那些缴获的卡车带回来了?”刘敢问的是涉县那里缴获的鬼子卡车。

“开回来了!为了这些卡车,我们团带着百姓生生的在北边开出一条山路来,光是木桥就架了三座!小山头也炸了好几个!就这样,还是只能走空车,装了货会把桥给压塌了!”胡一舟说道。

“这也很不错了!”刘敢说道。

“哦,对了师兄,给你说个事!”胡一舟想起了记得的事情。

“啥事?”刘敢问道。

“也没啥,谁家要是弄到鬼子卡车开不走的,千万别只顾着烧掉!那些轮胎啊、减震钢板啊可都是好东西,能拆的千万记得拆下来带走它!到时候可以来我这里换东西!” 胡一舟记得很清楚,就在31号,军兔们在响堂铺伏击了鬼子运输队,灭了四百多头鬼子,烧毁了180多辆汽车,缴获了130多条枪支和4门迫击炮。

更是有大量的军需物资入账! 只是,由于鬼子的汽车没人会开,也没地方开,只能给烧毁了事!胡一舟可不想让这些汽车被烧毁了,最起码把轮胎拆下来啊! 即便是打坏了没法用的轮胎,也可以把橡胶展开做鞋底子啊!著名的3520布鞋啊,多好的东西!打仗的时候没有一双好鞋怎么行? 虽然九寨缴获的鬼子军靴很多,并不缺鞋子穿,但是夏天穿布鞋可比穿皮靴要舒服多了啊!光脚?穿草鞋?似乎也不错个球啊! 刘敢带着手枪走了,走得很匆忙,他需要把这些手枪送到队伍中。

刘敢走了,九寨又恢复了平静!该造武器的造武器,该训练的训练,该干啥就干啥去 第二天 “团长,都准备好了!周边十里八乡的枣树我们看了个遍,砍来了一堆堆的树枝!只是,您要来干啥?” 说话的是道爷,他不明白为啥胡一舟会让人在各村各寨寻找那些枣树给砍一些枣树枝子回来。

“当然有用了!现在到了春季了,万物复苏,动物们又到了咳咳,这不关咱的事!这时候正好是求票的时候啊!没有推荐票月票的我怎么会告诉你?” s:推荐一本系统抗战文系统派我来抗战

236章,生产和形势

九寨,孙家集,北山,荒坡,胡一舟带着自己的勤务班和二营一连以及民兵连的战士们聚集在这里。

周围是好奇的群众和各村的民兵代表们。

早晨跑完步之后,胡一舟就招呼着手下把一捆捆的枣树枝子带了过来,还带了锯子刀子等工具,草绳也带了不少。

这一回,胡一舟要客串一把林木专家,指导着战士们进行枣树的嫁接工作。

“都看好了!这叫插皮接,又叫皮下接!具体操作步骤”胡一舟不是很熟练的接好一棵枣树。

“都看好了!笑什么笑?老子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以前在书本上见过,能弄成这样就不错了!再说了,不就是弄的丑了一点么,能长枣就行!” 胡一舟看着被自己接好之后绑的歪到一边的树枝子,说得理直气壮。

“看好了,这个是带木质芽接” “这个是劈接” “这个是腹接” 胡一舟把四种接法给演示了一个遍,再让战士们自己操作一遍,学会了的再去教导别人。

等在场的所有人都学会之后,胡一舟就没别的事情干了。

还是当官好啊,教会了手下,看着别人干活就行了! “团长,这么接上就能长出枣子来了?”有胆大的战士问道。

“当然了!要不我费那么大劲干啥?告诉你个王八蛋,这些酸枣树嫁接上枣树枝子之后,就能长成枣树!还有那个核桃楸木,嫁接上核桃枝子就能长成核桃树!”胡一舟也不摆架子,直接回应。

“可是团长啊,这么小的酸枣树,等长枣的时候还不知道啥时候呢!咱们有用?”另一个战士问道。

“滚蛋!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道理不懂啊?就跟咱们出山的大路一样,没有祖辈们开山搭桥,你们能轻易的走出去?”胡一舟笑骂道。

“团长,咱们就嫁接这么一片山头的还是九寨的酸枣都给嫁接了?” “废话,肯定是都给嫁接了!你们看看啊,这十里九寨,周围这么多的山头,山上那么多的酸枣树!你们小时候可没少上山摘酸枣吧?你们估么估么这九寨得有多少酸枣树?”胡一舟笑着问道。

“这个俺们还真没数过!我估摸着就孙家集这里,少说也得上前棵酸枣树!要是往更高的山头上还会更多!”一个战士想了下说道。

没跑了,这小子就是孙家集的! “俺们毕家村多!南山上都满了!开荒都不好开,还扎人!”说话的是毕家村的毕有亮。

“这不就结了!这些酸枣树不挑地,还刨不干净,到处长,尤其是沟边上,山坡上这些没法种庄稼的地方!” “可是呢,咱们把这些酸枣树都给嫁接成了枣树了,这不就是变废为宝了么!酸枣这东西也就咱们小时候才去摘一点尝尝,可是枣子就不一样了啊!” “这些枣树就长在这些荒地上,咱也不去管它们,就让他们长!你们都给老子算一笔账!咱就按照整个九寨只有一万棵枣树来算,等过几年开始长了,一棵枣树给长出十斤枣来,这是多少枣?” “十万斤!”胡一舟说完挥了挥手。

“这十万斤枣子有多大一堆?能让多少人吃饱?可若是枣树再多一些呢?产量再多一些呢?到时候啊,这漫山遍野的沟边,石岗子地,山坡上都是枣树。

等到了秋天,枣子红了的时候,这漫山遍野的枣树能养活多少人?” “所以啊,你们现在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