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1 / 1)

抗战之捍卫者 歪打不留一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跟日寇同归于尽! “胡团长,感谢你给我军所做的一切!”边上的李师长端起酒盅对着胡一舟说道。

李师长看着高兴的士兵们,再想起一路所到的遭遇,心里不禁感叹人心的复杂。

他们只是想要抗日而已,可是一路上步行赶路,沿途没有补给,到了西安没有武器弹药补充,到了山西居然连一张作战地图都不给 求爷爷告奶奶,阎老大好不容易给了一批武器,居然还都是淘汰下来的破烂货,得亏了新近补充了大批手榴弹,否则都不知道拿什么跟鬼子打! “不敢当不敢当!”胡一舟赶紧站起来说道。

“坐下坐下!今天这里没长官,只有兄弟!看年龄,我痴长你几岁,你就喊我大哥!”李师长佯怒道。

“大哥!”胡一舟借坡下驴也端起了酒杯。

“感谢大哥带着弟兄们不远千里来捍卫我的故乡,先干为敬!”胡一舟一口闷了杯中的酒。

“好,干!”李师长别看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喝起酒来痛快得很。

“感谢你送的重机枪,我部的重火力又增强了不少!也感谢你生产的手榴弹,我们试过了,比上峰发的巩造手榴弹可是好用多了!还轻巧!”李师长笑着说道。

“那是上峰给的材料足,否则咱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胡一舟说道。

“只是不知道,胡团长手下可还有富余的手榴弹?别误会,我们军长散尽家财凑了一笔钱,想要买些武器给弟兄们!思来想去,还是手榴弹更合适!上峰发给我们的枪械都是破旧不堪使用的,打出去子弹都是横着的!所以,还不如用手榴弹跟日寇近战来的痛快!” 李师长这是谈生意的?胡一舟一想也就明白了,这就是谈生意的,不可能是谈战斗合作的!保安团现在没什么名声,即便是有也是自己的名声。

人家再落魄也是正规编制的部队,保安团从名号上就差了不少。

s:求票,求票,求票求票啊!

159章,卖给你五万个

“李大哥,不瞒您说,我在太原当修械所所长的时候,特意买了大量的炸药,足够做出六万个手榴弹的!如果您真的想要,我卖给您五万个!就是这个个价格” “价格好说!我给你一块钱一个咋样?你这个手榴弹我们知道,别看轻巧,用料绝对比巩造的手榴弹足!巩造手榴弹是9毛2,我给你凑足一块钱!” 李师长就不是个生意人,还没等胡一舟说完就直接说了底价,并且人家买东西是按照性能来定的价。

不过,这似乎也没啥毛病。

“李大哥如此痛快,小弟我怎么好意思赚大哥的钱?我的意思是您给个成本价就行了!都是为了抗日杀敌,我手里压着这么多手榴弹也扔不完不是,我那里留下一万来个自用剩下的五万个,您给九毛钱一个就行!若不是炸药啥的是买来的,送您都没问题!” 胡一舟合算了一下成本,决定少赚一点,九毛钱就是最低价了,能赚三毛来钱!再便宜的话会让人找麻烦,这事不能干!另外,等以后运输困难了,这个成本还会上扬很多的!资料:军兔黑火药手榴弹成本5毛 另外,不赚钱可是不行,好多人要养着呢,没钱玩不转的! “好!痛快!”李师长看了眼李军长,得到同意的暗示之后就同意了。

傻子才不同意好吧?人家都主动降了一毛钱了,手榴弹还轻巧,爆炸威力还大,知足了!当年自家又不是没搞过兵工厂,可是没弄这么好的手榴弹出来。

要不是把当年的那些家底都带来了,真不知道那什么跟鬼子打? 再者说,战争时期什么最贵?军火最贵!能买到就不错了,谁还敢讲价格? 不过说起来,胡一舟的兵工厂这家事情,知道的人还真不少,但是知道兵工厂规模有多大的人还真不多!嗯,九寨里的人不算! 在外面,能知道自家兵工厂规模的,也就是大舅哥崔耕,可能兵工署和军需署的署长会知道一些,但也只是猜测!至于其他人,知道的还真不多!毕竟兵工署也好、军需署也好,在铁拳火箭筒这件情上做得有些不太地道,还真不好大肆宣扬! 可即便是崔耕,也只是知道胡一舟这里有多少他送来的设备,只是知道兵工厂就在山里面具体的就不清楚了。

运输队送设备材料,也只是送到了胡家村而已。

而外面人知道的最多的,也就是保安团这里能造一些手榴弹出来而已!嗯,虽然好用一些! 五万个手榴弹,过年之前给送过来,生意就算是谈完了! 九寨的生产能力一直在提高,如果动员全寨的妇女青壮生产,一天一万个民兵版手榴弹轻松的很,所以胡一舟答应的很痛快。

只是,家里存的炸药就还剩下十来吨了,有些捉襟见肘了。

要不是炸药厂已经开始投产了,手榴弹还添加了黑火药和硝化淀粉,这些炸药根本就不经用。

胡一舟最近在寻思着给九寨弄起来小型的酸厂出来!找侯老板就是干这个事情的!有了酸厂,再生产炸药就方便多了 “还是缺乏能够独挑大梁的人才啊!”胡一舟一边跟众人应酬,一边暗自感叹。

吃吃喝喝间,舞台上的乐队也换了好几个曲目了,这会儿停了下来,幕布被拉上了,这是要换节目了。

随着幕布再一次被拉开,台下的士兵们终于又看到了幺妹们,顿时就有胆大的吹起了口哨。、不过舞台上从一边走出来的一个穿着花棉袄的身影,缺让战士们安静了下来。

只因为这个幺妹儿的背后背着一个小小的背篓,而这个小小的背篓,却是承载了士兵们太多的童年记忆的东西。

谁小时候没有被被妈妈放在背篓里背着到处去过? 悠扬的乐声再一次响起,不再是那么的激昂,而是绵软当中带着淡淡的怀念的的感觉。

小背篓晃悠悠 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 头一回幽幽深山中尝野果哟 头一回清清溪水边洗小手哟 头一回赶场逛了山里的大世界 头一回下到河滩里我看了赛龙舟 哟啊啊哟啊啊 童年的岁月难忘妈妈的小背篓 随着歌声的响起,战士们再一次的沉默了下来,就连嘴馋的都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而随着歌声的继续,他们的思绪也飘啊飘的飘回了故乡,飘到了小小的山村,飘到了自家妈妈的跟前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记事的呢?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每天都被妈妈背着上山下田,赶场下河似乎在晃悠悠的小背篓里,渡过了一天又一天 小背篓圆